【摘 要】目前我國一部分高等醫(yī)學院校開設了英語專業(yè),而日語作為學生的第二外語越來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如何在日語教學中培養(yǎng)及提高學生的日語水平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本文針對醫(yī)學院校二外日語教學現(xiàn)狀,就日語能力的培養(yǎng)措施和教學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二外日語 課堂教學 培養(yǎng)措施
隨著我國高校進行文理滲透,許多醫(yī)學院校也開設了英語專業(yè)。日語作為英語專業(yè)首選的第二外語,學習人數(shù)穩(wěn)中有升。然而,在教學方法、師資配備以及教材選用等方面,卻存在著諸多問題。針對此種現(xiàn)象,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教學實踐,提出一些日語教學方法和措施僅供大家參考。
一、醫(yī)學院校二外日語教學的現(xiàn)狀
(一)受傳統(tǒng)教學法的影響較深
我國大學二外日語教學一般以傳統(tǒng)教學法為主,教學方法單一。老師在課堂上主要是填鴨式的滿堂灌,沒有調(diào)動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聽眾,沒有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即便通過幾個學期的日語學習,學生實際運用日語的能力也顯得有限,存在“學完就忘”的現(xiàn)象。
(二)師資配備有待調(diào)整
在專業(yè)英語課程的教學中,由于日語是第二外語,往往易被忽略其重要性。二外日語教學一般集精讀、泛讀、聽力、會話和翻譯課為一身,普遍由一位教師擔任以上所有課程,這就對教師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而在師資配備方面,學校一般安排講師以下的教師授課,有的還安排新進教師和教輔人員授課,教師素質(zhì)還存在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這給二外日語教學帶來了一定影響。
(三)適合選用的教材不多
目前,大部分高校均選用《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教材》或者新版《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教材》。然而,該教材存在著語音部分內(nèi)容零亂,動詞講解分散在各章節(jié)不成整體。有的院校選用《新編日語》教材,但是該教材對于二外學生又顯得難度大了。因此,如何選用適合的教材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提高二外日語教學的措施
(一)結(jié)合實際,靈活處理和選用教材
針對《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教材中存在的語音部分凌亂的問題,我們可以自備其他教材進行語音教學。比如采用《日語語音入門》教材,同時,還可以參考一個學習50音的網(wǎng)頁,即http://jp.hjenglish.com/subject/pronounce/。由于《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教材中存在著種種問題,可以考慮另外選用《新世紀日語課程》。該教材編排合理,難易適中,實用性強。此外,還可以選用一本原版的日語會話教材,以此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二)加強對二外日語的重視程度
為提高二外日語教學水平,應該配備綜合能力強的師資進行教學。要把教學效果作為年終考核的依據(jù)之一,以此加強教師對日語的重視程度。同時,在課程設置上,要適當增加課時,延長學習時間,比如每周安排四個學時,總共學習四個學期。此外,要利用各種機會對學生說明學習日語的重要性。比如利用第一次課,向?qū)W生闡明學習日語的好處,讓學生變被動學習日語為想主動學習日語,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采取多種方式進行教學
1. 聽力訓練與會話課相結(jié)合,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
在日語教學中,聽說是緊密相連的,不會說就聽不懂。同時,只有聽者本身首先做到語言正確、語調(diào)得體,在會話練習中培養(yǎng)了固定的語感后,才能更好地聽懂對話內(nèi)容,也才能使別人聽懂自己的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聽說法、交際法等教學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比如通過課堂討論、課前演講、設定情景對話進行會話表演等方式,提高學生說的能力。通過進行辨音聽寫、用視聽法放送課文、做聽力題目等方式,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此外,教師要盡量使用日語進行教學,用日語提問學生,要求學生用日語回答。教師在上課前可以用日語介紹日本的風土人情,也可以布置任務,讓學生用日語敘述天氣、學習和生活等話題。
2. 注重文化背景的導入
語言是文化的產(chǎn)物,學習一個國家的語言,重要的是必須了解該國的文化背景。日語教學必須和日本的文化聯(lián)系起來講解,要讓學生了解日本人的行為方式、思維習慣和風土人情,才能避免在和日本人交際的過程中,由于不懂得日本文化而產(chǎn)生誤會。在教學中,教師要向?qū)W生介紹日本的相關習俗,讓學生了解日本人忌諱的事情和日本人怎樣為人處世。比如告訴學生日本人崇尚以和為貴,一般喜歡采用含糊曖昧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習慣省略很多句子成分,不想說的太直接傷害對方;不喜歡別人侵占自己的私人空間;忌諱別人詢問自己的收入、年齡、宗教信仰;喜歡用否定方式來表達委婉的語氣,體現(xiàn)出為對方著想的心情。比如邀請別人出去喝一杯一般說“一緒に飲みに行きませんか”。只有讓學生了解日本人的思維習慣、文化習俗和語言背景,才能有效提高學生使用日語的水平。
3. 進行寫作訓練
寫作能力直接體現(xiàn)了學生對語法和詞匯的掌握程度。為了讓學生能用日語清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初期可以要求學生每周寫一篇周記。教師可以規(guī)定一個寫作題目,也可要求學生自擬題目。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就可要求學生每天用日語寫日記,記錄下每天的相關事項。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文,圈出學生的錯誤之處并加以改正。通過寫作這種訓練方式,可以幫助學生牢固掌握句型和詞匯的用法,加深印象和了解,從而能鞏固課堂所學知識。
4. 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教師要充分利用投影、電視、錄像、多媒體和網(wǎng)絡等現(xiàn)代化教學設施,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日語學習環(huán)境。比如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時間,每周播放日語電影,讓學生模仿日本人的發(fā)音和動作,提醒學生注意在不同的場合里各種人物怎樣使用不同語氣和語言形式進行交流;引導學生談電影觀后感,鍛煉他們的口語;要求學生收聽日本NHK廣播電臺,增強日語語感。通過觀看電影和收聽廣播等方法,學生不僅可以直觀地感受日本文化,讓枯燥的日語學習變得生動有趣,還可以了解日本社會習俗,對日語產(chǎn)生濃厚興趣,從而提高日語教學效果。
三、結(jié)語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語言教學也要與時俱進。針對醫(yī)學院校二外日語教學的現(xiàn)狀,作為一名日語教師,如何提高日語教學質(zhì)量,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教師要不斷提高業(yè)務素質(zhì),不斷探索日語教學方法;要根據(jù)具體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進行課堂設計,采取各種教學措施;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學生為主,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只有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二外日語教學,才會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才能不斷提高醫(yī)學院校二外日語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陳穎超,吳迪,殷薇.高職院校日語教學法初探[J ].人才與教育,2007(10).
[2]姜洋.大學日語口語教學的問題及對策[J ].消費導刊,2009(2).
[3]黎剛.多媒體投影下的“任務教學法”在大學日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 ].教育科學,2008.
[4]謝敏.高校二外日語教學改革研究[J ].教育培訓,2009(6).
[5]李福貴.日語專業(yè)基礎階段傳統(tǒng)教學法的探索[J ].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