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首《千兩茶賦》從各個方面對干兩茶進行了生動的描繪,形象地表達了千兩茶王的無窮魅力。作為安化的一個傳統(tǒng)名茶,以每卷(支)的茶葉凈含量合老秤一千兩而得名,因其外表的篾簍包裝成花格狀,故又名花卷茶。近年來,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士對千兩茶進行收藏,很多人甚至將其作為家居裝飾品之一。臺灣茶書有言:千兩茶為“茶文化的經(jīng)典,茶葉歷史的濃縮,茶中的極品”。此次有幸邂逅數(shù)款千兩茶,特邀資深茶友數(shù)名,共同品鑒千兩茶的獨特韻味。茶樣有三款,分別為2002年、2008年、2011年茶坨,茶友討論后決定按照2008年、2011年、2002年的順序進行品鑒。
2008年千兩茶坨
干茶:干茶緊結度勻稱;色澤油黑有光澤;茶面間星散地點綴著金花;微有松煙香。
茶坨乃手工緊壓而成,外型緊實勻稱;干茶間點金花。
湯色:經(jīng)洗茶后,湯色保持透亮有光澤。此款茶湯色始終較淡,在同等時間與方式的沖泡下,湯色保持金黃。
滋味:2008年千兩茶坨的第一泡,茶湯略有雜味,估計是保存上的方式有誤,微有串味現(xiàn)象;第二泡后,雜味消失,口感漸順,但口感始終略欠醇和。
葉底:葉片較為粗大,梗多
小結
此款千兩茶在泡飲過程中,湯色和滋味存在一定問題,可能是倉儲的因素。千兩花卷茶一般要求在常溫和濕度不高于85%、防潮、可通風、無毒無異味的環(huán)境中保存。因黑茶有吸異性的特點,尤其要避免與異味物質長時間一起保存。同時黑茶還有陳化性的特點,如果存放環(huán)境濕度過低,亦不利于千兩花卷茶陳香的形成。
2011年千兩茶坨
干茶:此款茶坨乃手工緊壓而成,外型緊實勻稱;干茶間點金花。
湯色:湯色橙黃透亮,三道過后,湯色比較穩(wěn)定。
滋味:口感濃烈,入口較澀,澀后回甘強。這款茶較新,在沖泡過程中茶氣較足,內(nèi)質香帶松煙香,滋味醇厚;第一道茶湯整體表現(xiàn)刺激,而后逐漸綿長稠密,回味無窮。
葉底:葉底散發(fā)淡淡松煙香,均勻有光澤。
小結
新茶的口感較為刺激,具備一定霸氣,需要放置一段時間陳化。
2002年千兩茶坨
干茶:在三款茶中,它的外型最為緊實平整,每個邊角都經(jīng)過精細壓實;干茶勻凈度很高,色澤烏黑透寶光;金花茂密,散發(fā)著淡淡花香。
湯色:湯色透亮如琥珀,十多道過后依然通透鮮亮,在三款茶中顏色最深。
滋味:用水輕輕地醒茶,開泡后便有感于淡淡的陳香,沉香馥郁持久;入口有陳味,陳韻綿長;滋味醇和綿厚,令人回味,同一壺茶泡上數(shù)十道滋味不減;長期的自然發(fā)酵,使茶略帶點弱果酸味?;槨o刺激性。
葉底:葉底均勻,烏黑發(fā)亮,茶氣十足。
小結
“千兩茶”采用茶學界俗稱為“后發(fā)酵茶”的黑茶為原料,只要存放在干燥、無異味的場所,時間越久,口感往往更醇厚、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