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讓學生嘗到成功的滋味,就能提高他們主動學習的可能性。實訓中以成功為導向的教學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明顯降低課堂上的破壞、混亂、挫敗、沖突、不合作行為的發(fā)生。
關鍵詞:教師計劃成功的機會定義公平
在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專業(yè)實訓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能是依靠實訓教學來完成的。學生專業(yè)技能的高低,是衡量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馬克·艾塔曾說:“我們的工作不是記錄失敗,我們的工作是防止失敗的發(fā)生?!敝挥挟攲W生認為他們可以獲得成功時,學習才會成功。如果我們真的想讓學生在艱難的環(huán)境中取得成功,讓他們體驗成功比失敗更有效。
一、教學計劃的設定應有實效性
教師是學生技能學習的引導者,教學計劃是否科學、合理,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實訓質量。教師課前需做多方面的工作,不僅包括對教材的解讀,對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的設定,還包括對學生原有知識結構的把握,對學生在交流中有可能出現(xiàn)的偏差,課堂上有可能發(fā)生的影響教學進度與目標達成的其他變數(shù)等因素的預先思考,以及應變策略。稍微有些預期或深謀遠慮都可以阻止許多讓人頭疼的事情發(fā)生,以及這些情況所帶來的紀律問題。
在進行車工實訓教學時,如果學生分組不合理,比如有一組學生的素質普遍較差,他們在整個實訓教學過程中就會因為缺乏學習能力而導致學習失敗,跟不上大家的節(jié)奏,而對技能練習缺乏興趣,最終的結果是放棄技能學習,造成技能教學質量的下降。如果在技能訓練前,教師能對學生的知識水平作出評價,結合技能訓練的要求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制定好實訓項目、步驟和規(guī)程,那么完成教學就有了保證。
二、尋找成功的機會
在實訓課的教學中,經常聽一些專業(yè)課教師報怨實訓課的教學問題多,比如實習質量問題、安全問題、紀律問題、衛(wèi)生問題等等。教師覺得成功不可能發(fā)生在學生身上,學生覺得練習技能較難缺乏自信,從而失去興趣放棄實訓,導致教學達不到預期目的。
教育學者黛博拉·斯迪佩克和凱西·西爾認為沒有什么比能力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生越是對學業(yè)能力感覺良好,就越會對學校作業(yè)感興趣,也越會刻苦學習。換句話說,能力產生自我動力?!?例如,在進行車工實訓時,教師指導學生根據(jù)車刀角度的要求進行刀具刃磨訓練,要求學生把自己刃磨好的車刀進行車削實驗。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生磨刀積極性很高,特別是自己刃磨的車刀能夠使用時,筆者在他們的臉上看到了成功的喜悅,他們的自信心肯定能得到很大提高。
成功的教學案例令筆者想到,知識不是被動接受的,而是認知主體積極構建的;學習是學習者個體主動的行為,是以先前構建的知識為基礎的;學習的過程不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生自己建構知識框架的過程。因此,課堂學習不是學生從外向內不斷被動填入新知識,而是他們主動利用已有知識作為新知識的增長點,不斷對課堂知識進行加工和轉化的過程。
三、重新定義“公平”
不管是予以指正、反饋還是教學,以成功為導向的目標都能為學生清除成功路上的障礙。教師不應滿足于目前大部分學生所取得的成績,更應關注高水平和低水平的學生可以取得的成績。即使教學內容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相同的,也能做一些事情使每個人都取得成功。
學生的接受能力存在差異,在技能練習中表現(xiàn)也很明顯。而教師在教學中,在任何班級或學生群體中都存在一定數(shù)量的失敗。同時,結束教學時會有許多學生脫節(jié),有些學生會將厭倦、漠視、憤怒或挫敗付諸行動,只有當他們對學習重拾信心時,才會有學習的動力。
以成功為導向的計劃會帶來教學的成功,除了要考慮具體任務的細節(jié)和配備,教學計劃也要考慮學生能做什么,其興趣是什么,以及強化學生對義務的擔當、冒險精神、堅定的意志以及自己能夠取得成功的信心。讓學生嘗到成功的滋味,這樣就能提高學生因為學習而熱愛學習的可能性。實訓中以成功為導向的教學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明顯降低課堂上的破壞、混亂、挫敗、沖突、不合作行為以及浪費時間等情況的可能性。而這些情況通常發(fā)生在學生認為反正自己怎么做都不會成功,不如痛痛快快玩時。以成功為導向的教學不能消除我們在實訓中可能遇到的每一個問題,但它確實會對實訓質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曉楠.智者的啟迪:教育學經典名言的智慧[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2]Jane Bluestein(美).雙贏課堂—積極課堂管理新視點[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1.
(作者單位:徐州市賈汪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