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鋼混結合段是結構特性和材料特性的突變點,因而成為混合梁橋施工的關鍵部位。鄂東長江公路大橋是一座主跨926m的混合梁斜拉橋,在其施工過程中,通過混凝土配合比的優(yōu)化設計及現場澆筑工藝試驗,將自密實混凝土成功應用于主梁鋼混結合段。
【關鍵詞】自密實混凝土;鋼混結合段;配合比設計;工藝試驗
引言
自密實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SCC)指混凝土拌合物主要靠自重、不需要振搗即可充滿模板和包裹鋼筋,屬于高性能混凝土的一種。該混凝土具有高流動性、良好的施工性能和穩(wěn)定性,混凝土硬化后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和耐久性。此外應用自密實混凝土還有許多優(yōu)點,如:加快施工速度、節(jié)省勞動力、提高混凝土質量、減少噪音污染、降低綜合造價等。由于自密實混凝土的許多優(yōu)點,世界上許多國家相繼進行了研究和應用。日本于1983年研制開發(fā)了自密實混凝土,并在明石海峽大橋工程中大量應用;德國預制行業(yè)應用自密實混凝土可降低造價3.5%~6.8%,并頒布了自密實混凝土技術規(guī)范;丹麥在地鐵和隧道中都應用了自密實混凝土。
1 工程概況
湖北鄂東長江公路大橋是國家“十一五”重點交通建設項目,其主橋為橋跨布置(3×67.5+72.5+926+72.5+3×67.5)m的雙塔雙索面半漂浮體系混合梁斜拉橋,跨徑位居同類型橋梁世界第二。主梁中跨采用PK斷面鋼箱梁,邊跨采用與中跨同斷面外形的混凝土箱梁,鋼混結合段設在中跨側距索塔中心線12.5m處,設計為有格室的后承壓板結構,該構造形式在國內混合梁斜拉橋中尚屬首次應用。結合段單個格室長2m、寬1.2m、高0.8m,格室頂、底板布置有Φ22×140剪力釘,腹板上設有PBL鍵,格室內填充混凝土,縱向通過鋼筋和預應力鋼束與混凝土箱梁連接。鋼混結合段結構如圖1、圖2所示。
圖2 主梁鋼混結合段縱斷面圖
鋼混結合段靠近橋塔根部,受主跨傳來的最大軸力達25000tf以上,軸力通過鋼格室承壓板及PBL鍵傳遞至格室內的混凝土,再由混凝土擴散、過渡至混凝土箱梁。因此,混凝土在鋼格室內的澆筑質量直接影響結構受力。但鋼格室內鋼筋、預應力管道、PBL鍵和剪力釘分布密集,澆筑空間狹窄,且混凝土只能通過格室頂板上的澆筑孔進入,再加上PBL剪力鍵要求混凝土與其緊密包裹。因此,鋼混結合段混凝土要求具有優(yōu)良的施工性能,以保證密實澆筑和良好的穿越開孔的性能,為此采用自密實混凝土。
2 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2.1 設計要求
混凝土的自密實性能等級為Ⅱ級,目標坍落度250±20mm,坍落度損失1h不超過20mm,抗離析性好,坍落擴展度650±50mm,T50為3~15s;強度等級C55,28d抗壓強度不低于70MPa,彈?!?.0×104MPa;氯離子擴
初始坍落度均在230mm以上,擴展度均在600mm以上,滿足Ⅱ級自密實混凝土的設計要求。60min后坍落度保持在220mm以上,損失值僅為10mm,表明兩種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動性好,間隙通過能力強,易密實澆筑。相比而言,微膨脹聚丙烯纖維混凝土拌合物較粘稠,流動較慢,T50時間較長。
從表2力學性來看:兩種混凝土的28d抗壓強度均超過了70MPa配制強度的要求;GH-1的劈拉強度與彈性模量較GH-2高,說明鋼纖維混凝土更有利于提高鋼混結合段的抗開裂能力與剛度。
混凝土彎曲韌性試驗采用Instron1346伺服式試驗機,參考ASTM C1018方法進行。從表3看出:鋼纖維對混凝土的阻裂效應明顯優(yōu)于聚丙烯纖維。聚丙烯纖維混凝土彎曲韌性指數增長幅度很小,說明聚丙烯纖維的增韌效果不明顯;GH-1的三個彎曲韌性指數較GH-2分別提高了88%、119%、136%,表明鋼纖維的增韌效果十分顯著,更有利于提高鋼混結合段的抗沖擊能力。
3 混凝土配合比優(yōu)選
在綜合比較混凝土工作性、物理力學性能的基礎上,通過鋼格室混凝土澆筑工藝試驗研究,進一步檢驗混凝土的性能,并為確定混凝土配合比提供依據。
在工藝試驗中,未發(fā)現混凝土拌合物泌水、離析、纖維結團等現象,混凝土不經振搗,在一個鋼格室布料時,能順利的流到另外兩個格室內,混凝土粘聚性好。兩種混凝土在試驗時的工作性和力學性能見表4,鋼纖維混凝土各項指標優(yōu)于聚丙烯纖維混凝土。
第一組模型(非振搗成型)養(yǎng)護14d后,將鋼格室頂板拆卸,發(fā)現混凝土頂面平整,沒有不密實、脫粘等現象,但氣孔較多,經分析是因為受頂板覆蓋且排氣孔數量較少,混凝土中的氣體積聚在頂面不能順利排出,正式施工前,設計單位根據試驗結果對鋼格室頂板結構進一步完善,增設并重新布置了排氣孔。
第一組模型繼續(xù)養(yǎng)護滿28d后,用切割機沿隔板方向將模型切開,經檢查,混凝土在鋼格室內填充密實,未發(fā)現蜂窩、麻面、空洞、收縮裂紋等缺陷,鋼與混凝土結合緊密,PBL鍵被混凝土充分包裹,表明混凝土工作性良好,達到預期目的。
從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和澆筑工藝試驗結果分析,雖然兩種混凝土均能滿足設計和施工要求,但鋼纖維混凝土具有更優(yōu)良的自密實填充性能與更高的力學性能,更能保證鋼混結合段在施工和運行階段的抗裂性與抗沖擊韌性,提高鋼箱梁與混凝土箱梁的協(xié)同工
[1] 高鶴,李北星,崔鞏,查進. C55鋼纖維自密實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與試驗研究.混凝土,2008.9
[2] 張國志,劉秉京,徐長生,屠柳青,雷宇芳. 自密實混凝土在橋梁工程中的應用.中國港灣建設,2004.2
[3] 李克亮,陳健,祝燁然,黃國平.自密實混凝土在潤揚長江公路大橋中的應用.混凝土,2005.1
[4] 李北星. 超大跨徑混合梁斜拉橋PC寬箱梁及鋼混結合段高性能砼防裂技術與耐久性研究報告. 2007.11
作者簡介
楊軍,男,湖北宜昌人 1992年畢業(yè)于西安公路學院,一級注冊建筑師,注冊造價工程師,長期從事公路橋梁工程設計及建設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