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從橋頭跳車問題所產(chǎn)生的形成原因、危害和應對措施等對相關存在問題、現(xiàn)狀、進行具體分析,還提出了應對橋頭跳車的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橋頭跳車;沉降修復;土工格柵;橋頭搭板;臺背填料
1 危害
(1)使道路所提供的服務水平下降
專家通過運用車輛——人體——座椅的振動系統(tǒng)模型,對差異沉降所導致的在路面問題上的不平整度所帶來的行車舒適性進行分析。研究表明,橋頭跳車使得行車舒適度和安全問題降低,減少了公路服務水平和使用功能。司機不得不減速或剎車來達到防止車輛劇烈跳動的目的,這樣以來,道路的使用功能就大大降低了;附近居民還受到由此帶來的噪聲污染,身心健康受到影響。
(2)影響行駛的安全
由于在路橋過渡段存在沉降差,車輛很容易偏離行駛的軌道,從而導致事故發(fā)生。
(3)增加養(yǎng)護成本
對路面、路基、橋臺臺背、車以及橋頭伸縮縫形成沖擊損壞,增加增加車、公路的維修油耗和養(yǎng)護成本。
2 橋頭跳車的形成原因
(1)設計不完善
①受到造價方面的限制,孔徑的尺寸被壓縮,不得不利用小跨徑,部分時候還不及河面寬度的一半。導致橋頭路堤過高過長,且大部分處在土質較弱的、排水不良的地基上。
②在橋臺結構以及路面銜接方面的設計不合理,在二者的連接部位,雖然設計了連續(xù)鋪裝或者接縫,為了調(diào)節(jié)沉降不均勻,部分還配有搭板,可是,橋臺與路堤相鄰處所形成的沉降差導致了橋頭路面縱坡不順和路面裂縫,部分還在突變點構成了錯臺。
③在橋臺路段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處,由于存在不合理的接縫設計?;蛭茨芮‘斕幚頌r青路面的接縫,導致臺背與路基接頭處形成裂縫,滲入的雨水導致了路基土被沖刷和流失,致使路基沉降,因為滲水侵蝕,臺后填料就沉降和變形。
④未能恰當處理橋頭路面的水,導致了沿裂縫或接縫向下滲路基而導致了病害。
⑤部分時候,未能恰當處理臺前和臺背之間的防護工程,路堤填土的側移而形成沉陷。
(2)地基土質不好而導致的沉陷
①地基沉降。與一般地段相比,橋頭路基的填筑高度相對大一些。受到路堤的荷載作用的影響,基底應力通常比較大,地基更容易沉降下去。
②因為路堤填土壓縮而使得其自身不斷下降。缺乏優(yōu)質的排水通道,含水量比較大的臺背填料,受到車輛荷載及自重的影響,排水固結的孔隙率不斷下降,逐漸將填料壓實,沉降的過程時間較長,也比較緩慢,橋頭跳車現(xiàn)象在很長時間內(nèi)連續(xù)發(fā)生。
(3)施工的質量不能嚴格控制,埋下了沉降隱患
①施工的要求不達標,在臺背時,填土不均勻,不能切實壓實,導致沉降很快;若沒有及砌筑擋墻和臺前護坡等結構物,很可能會導致土體的滑移,壓實的效果受到影響,進而影響橋基。
②臺背,特別是在翼墻內(nèi)側及臺墻后側填土過程中,因為受到施工作業(yè)面的制約,壓實機械不能充分利用等因素,很難達到既定要求。
(4)業(yè)主的原因面
①不合理地劃分施工標段。在劃分施工標段的過程中,如果未能充分協(xié)調(diào)諸多施工單位間的工作速度,很容易在回填區(qū)內(nèi)導致施工工不銜接。
②不合理的工期要求導致了此問題。因為某些方面的需要,業(yè)主單方面地強調(diào)施工進度,工期要求卻不合理,監(jiān)理工程師卻不能把牢質量關填土速率過快或者預壓期不夠,導致了橋頭路基的沉降量過于強大,產(chǎn)生了橋頭跳車。
3 應對橋頭跳車的措施
(1)地基處理
控制跳車的關鍵是如何有效地處理橋頭的軟弱地基。眼下,對橋頭軟弱地基,國內(nèi)在處理這個問題的方法有:塑料排水板堆載預壓法、深層攪拌法、換填法等措施,以下是常用的方法。
①深層攪拌法
這種方式屬于加固土樁的類型,主要應用在軟弱粘性土范圍內(nèi)。通過壓縮空氣以及利用特殊的深層攪拌器械,其主要施工工藝程序:整平原地面一鉆機定位一喵桿下沉鉆進一上提噴粉、強制攪拌—復拌—齪桿出孔—鉆機移位。
②采用砂樁加固
此法屬于料粒樁類,在雜填土或軟土和松砂地基比較適宜,豎向排水、器換地基土及擠密作用。該法起源于20世紀30年代的歐洲。通常情況下,依據(jù)實際情況,緊密配合超壓施工或堆載預壓,顯著提高地基強度,不斷完善整體穩(wěn)定性能,使地基加速固結,減少后期的沉降。
③塑料排水板堆載預壓法。
這是豎向的排水體預壓類型,在透水性比較低的軟弱粘性土應用廣發(fā)。芯體和濾套組成的復合體就是塑料排水板,多孔管道板帶由單一材料制成。為了達到排水加速固結,后期沉降減少,通常都結合超壓施工或堆載預壓,增加地基土的有效應力、提高穩(wěn)定性。抗剪強度和承載力。這個方法造價較低,簡便快捷,實際效果不如前兩種,還有少量施工后形成的沉降。
(2)路基處理
①臺背回填辦法。應該在橋臺后選擇如巖渣、礫石、砂礫等強度高、可壓縮性小、壓實性強、透水性好、摩擦角大的填料,而且填料的級配應該恰當。
②壓實臺背回填處。壓實機的選用應該是小型機具,有利于分層壓實,應及時采用人工補充夯實那些機械夯實碾壓不實的地方。
③利用“填筑路堤預壓”方式。橋臺結構物與橋涵兩端路堤的相對沉降應盡可縮小,這樣就可以減少橋涵兩端路堤的工后沉降,通常都利用填筑路堤預壓施工達到此目的,這樣路基排水容易固結,路堤沉降總體完成以后,再開挖橋臺或涵洞位置土方,之后再施工橋涵。
(3)路面處理
①配備橋臺搭板。設置搭板能使在柔性路堤上所形成的較大沉降慢慢過渡到剛性的橋臺上,跳躍現(xiàn)象大幅度下降。
②運用變厚式埋板。為了達到不再二次跳車,通常在搭板尾端,設置一段淺埋的變厚式埋板,通常都是3-5m,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也可以把搭板連接處的路面板換成厚式板。采用回彈漠量及強度都比其它路段相對應的路面高的結構層材料,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可以實現(xiàn)橋臺連接部位的剛柔層次逐漸變化,這樣可以增強該部位的抗沖和整體受荷能力,對調(diào)整不均勻沉陷,減少錯臺幅度,改善橋頭跳車現(xiàn)象有極大幫助。
本文對橋頭跳車問題進行了討論和分析,并提出了建議,設計部門、養(yǎng)護部門、施工部門應該全力協(xié)調(diào),根據(jù)不同原因提出針對性的方案,使得造價以及施工期合理減少,這樣才能減少乃至避免橋頭跳車的產(chǎn)生,有效地改善行車的條件。
參考文獻
[1]楊今銘,王雅新.對橋頭跳車問題的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
[2]任明,褚明生,林旭東.高速公路橋頭跳車問題的分析與研究[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3(1)
[3]屈戰(zhàn)輝,楊曉華,塒永利.路橋過渡段柔性搭板的設計方法[J].中國公路學報,2007,20(1)
[5]王國鼎,康俊濤.防治橋頭跳車的措施[J].公路,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