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于我國的教育制度改革,基建項目在近年來蓬勃發(fā)展。高?;ㄍ顿Y大,服務對象特定,經濟效益不明顯。過去長期以來以政府投資為主,目前校方需要結合多方投資渠道。這些都特別要求高校的基建管理低耗高效。本文結合了高校基建項目自身的特點,對新形勢下國內外常用的基建管理模式進行了描述和分析。為將來基建管理模式的選擇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基建;管理模式;基建特點
0 背景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發(fā)展,以及教育制度的改革,國內高校近年來也迎來了全新的面貌。特別是擴大招生以及全國各地新建大學城作為大學集中的發(fā)展模式已經確定成為新的高校形式。據統(tǒng)計,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計劃一直呈增長趨勢。2007年,全國計劃總額567萬人,2008年增加到599萬人。2009年,招生指標首次突破600萬,達到629萬人。2010年,招生計劃達到657萬人。2011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規(guī)模安排為675萬人,比2010年實際招生人數662萬人還增加了13萬人,增幅約2%。因此,原有的基建已經不能滿足新的需求,需要大量的基建以滿足教學規(guī)模的擴大、新校區(qū)的成立。這些都為高校的基建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1 新時期的高?;ü芾砟J?/p>
1.1 代建制
2004年7月,國務院作出了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對非經營性政府投資項目加快推行‘代建制’。代建制是我國目前希望大力推廣的模式,但是新生事物還未成熟。目前還存在代建關系的法律關系不清楚,高校可能承擔更高的法律風險,以及雙方合作結束后高??赡苊鎸⒐を炇蘸蟮馁|量風險等等。國家相應的法律還未完善,國內也沒有先例可以參考。
1.2 OPM模式(業(yè)主項目管理模式)
高校較為常用的模式。但是,該模式涉及業(yè)主要與多方簽訂合同與溝通協(xié)調,管理和協(xié)調工作比較復雜,效率較低;業(yè)主需要從調研開始進入整個項目操作過程,導致項目的建設周期長,回報時間長;容易在施工過程中因為變更,對造價的總體控制難,容易發(fā)生超支現象。
1.3 PMC模式(項目管理承包模式)
該模式由于項目管理承包商可能不熟悉學校的具體情況,導致不能順利達到學校各部門的使用要求;施工承包商只和專業(yè)管理承包商有合同關系,與業(yè)主沒有合同關系,可能會在施工中出現問題難與溝通;目前對專業(yè)管理承包公司的法律約束不明確,因此不能保證能夠達到業(yè)主滿意的效果。
1.4 PM模式(項目管理模式)
該模式可以彌補PMC和OPM的缺點,但是也會增加業(yè)主的費用,項目管理單位的職責不易明確,也不利于溝通的質量等的缺點。所以,只是適用于大型的或者復雜的項目,并且業(yè)主的管理能力不強的情況。
1.5 PFI模式
這種模式可以將私有資金和公共項目相結合,有效的解決了公共項目資金短缺的現象。但是現階段我國在政策、法律和行政幾方面,都有著比較大的障礙,制約了民營資本進入基礎建設領域。
1.6 BOT模式
該模式也可以有效減少業(yè)主的投資量,將業(yè)主的投資風險降低,也能夠將先進的技術帶入到較落后的地區(qū),帶動該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但是,這種方式的融資成本高,投資大周期長但是收益不確定,也只是適用于營利性的項目。
2 啟示
2.1 建設規(guī)模的大小、建設周期的長短是影響基建項目模式的選擇其中因素。例如,大學城在前幾年的建設,由于規(guī)模大,建設時間短,大都采取了指揮部的形式,一個大學城設一個指揮部,各個高校只是作為第三方介入。待大學城基本建成后,指揮部退出基建,學校的基建部門繼續(xù)本校的基本建設。這種方法可以統(tǒng)一調配專業(yè)技術人員以及加速了材料的供應,極大的縮短了建設時間。但是竣工驗收后,使用時期遺留的施工問題以及規(guī)劃問題,給接任的各高?;ú块T帶來很多交接上的困難。也不適應小規(guī)模的基建項目。
2.2 學校所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也會影響基建項目模式的選擇。例如,某高校是當年多個學校合并而來,同一個學校有多個地塊,分布在大學城以及繁華的市區(qū)。其中有一校區(qū)正好位于某高級大型樓盤的對面。便利的地理條件適合聯(lián)合辦學,該開發(fā)商也很有興趣希望投資給該校區(qū)做基建項目。這樣,有助于該樓盤的知名度提高,也可以很快速的解決高?;ㄙY金難的問題。
2.3 建筑對象的不同類型,也需要找到合適的管理方式。高?;椖款愋投?,除了非經營性的教學樓等,還有學生公寓、食堂、招待所、浴室等以經營為主的非教學設施建設。這些以經營為主的基建項目,鑒于其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直接的經濟收入可以引入BOT模式。而事實上,BOT模式的運行取得了諸多成功的經驗,BOT模式在學生公寓、食堂、浴室項目中運用的可行性最強。
2.4 資金來源的不同,很多時候決定了基建項目的管理模式。比如,社會的捐資方可能會有自己的設計團隊參與基建過程,或者要求校方選取專業(yè)項目管理公司來管理。所以,由于不是單一的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模式的選擇是需要投資方來選擇。
綜上所述,要選擇合適的項目管理模式是需要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不同的項目,不同的時期選擇不一樣的管理模式才是合適的。在新時期的校園建設中,新舊模式都普遍存在。我們將努力推進新的模式的應用,但是需要國家政策上的扶持、法律上的完善以及相應基建單位和管理公司素質的提高。我們也仍然需要探討符合本校特色以及本地區(qū)特色的相應的管理模式,做到多元化的管理,才能做到高效的管理。
參考文獻
[1]關于政府投資非經營性項目管理模式轉變的思考杜婷婷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0年33期
[2]基于OPM和PMC模式的劣勢研究以促進高校基建項目管理工作張磊中國房地產業(yè)2011(6)
[3]國內外房地產項目管理模式對高?;椖抗芾淼膯⑹緩垏鴹澇鞘薪ㄔO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21)
[4]日本高?;ㄖ蠵FI模式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啟示王瑩瑩,銅仁學院學報2010,12(3)
[5]高?;ㄌ攸c及其管理模式的探討黃遠智建筑管理現代化2007(3)
[6]代建制引入高?;ü芾淼目尚行匝芯坎惕ど萍假Y訊2006(25)
[7]高?;üこ檀ㄖ乒芾砟J教轿隼詈茨下殬I(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1)
[8]高?;ü芾砟J教骄可驍⒃?,嘉興學院學報2007,19(4)
[9]高?;椖抗芾砟J教轿隼畛袓?,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27(6)
[10]高校基建項目實施BOT模式初探劉文清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2(3)
[11]淺談高校大規(guī)?;ㄖ笓]部管理模式蔡正立山西建筑2007,33(4)
[12]現階段高?;椖抗芾砟J降倪x擇段明梁云南建筑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