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大規(guī)?;A建設的進行,各種室內(nèi)大面積整體地面越來越多,但沉降、平整度控制、裂縫、耐磨性等問題仍未得到完全解決,尤其是裂縫問題嚴重影響地面的觀感和使用壽命,本文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對此方面問題作相應分析。
關鍵詞:大面積地面,地面施工,耐磨性,砼配置
設計配置:設計:300㎜3:7灰土、C25鋼筋砼200㎜厚內(nèi)配ф8@200單層雙向鋼筋網(wǎng)片。
1 砼配備要求
(1)砼強度C25,水灰比控制在0.50以下。
(2)砼骨料級配采用10~30㎜。
(3)采用泵送砼,坍落度控制在12㎝~14㎝內(nèi)為佳。
2 砼澆筑
(1)砼澆筑要按震動橋?qū)к壍姆指粲行蜻M行,否則會因為砼凝結時間不均衡,導致無法進行機械鏝抹施工。
(2)澆筑砼要一次性施工至設計標高,在砼澆筑的地方,要保證地面砼墊層處于濕潤狀態(tài)。
(3)在2根14#槽鋼上安裝平板式砼震動機,采用焊接及螺栓連接方式將平板震動機固定在槽鋼上現(xiàn)場制作,一般槽鋼長度超過砼每副澆灌寬度兩邊超過300㎜為宜,砼澆筑過程中,先采用插入式振動機將砼振搗密實后,再開動砼振動橋使之振動,通過牽引鋼繩使振動橋緩慢平穩(wěn)往前移動,確保砼密實、表面平整,一般每幅砼澆灌寬度在4米以內(nèi)。
(4)在砼振搗作業(yè)時,注意邊角部位一定要人工振搗密實。
(5)砼振搗后,用水平儀檢測砼的平整度,對偏差部位及時進行調(diào)整。
(6)砼澆灌完成后,間隔1小時,出現(xiàn)積水部位說明此部位砼出現(xiàn)底陷情況,采用加砼料方式,然后表面采用3米長尺進行刮平,采用人工局部木蟹抹平。
3 施工方法
(1)正確掌握好硬化劑的撒料施工時間,當基層砼初凝前5~6成干時(據(jù)氣候情況定,一般約二至三小時;人踩其上,下陷3~5mm),應進行硬化劑的撒布施工。
(2)撒布地面硬化劑材料應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將2/3的材料均勻撒布在初凝前5~6成干的砼表面。撒料要厚薄一致,走向分明、無遺漏、無堆積。
(3)撒料戴好防護手套,先撒邊角部位,保證用料充分,然后拋撒大面。撒料時出手距砼20-30cm,沿垂直方向直線出手,展料長度3m左右,寬度約20cm,然后距15cm左右按順序依次撒料。對邊角處撒料得當,拋撒時不得對墻、柱面等產(chǎn)生污染。
(4)待硬化劑材料表面顏色變暗后(表示已從砼中吸收了足夠的水分),即可開始第一次磨平。工具采用帶圓磨盤的電動抹光機進行粗磨,應注意不要搓磨過度。
(5)抹平提漿:磨光機可大幅度提高砼地面施工的平整度和工作效率,當待抹平的耐磨地面過于干燥時,還具有提漿的功能;當硬化劑耐磨材料鋪撒完畢并充分濕潤后,先人工木抹子將墻、柱等邊角部位抹平,其余的大面積用抹光機磨平。抹平施工時間以抹光機運行時圓磨盤不甩漿為宜;磨光機應由前往后、左右反復運行,圓磨盤每運轉一圈抹光機移動約100mm效果最佳。運行時若要填補凹坑或去除凸起部位,可將磨光機在凹凸處前后左右移動即可。
(6)待第一次粗抹找平后,將剩余1/3的硬化劑材料進行均勻的撒布,施工方向與第一次垂直。第二次的撒布應針對第一次撒布缺陷作彌補、修正,以求均勻。待材料表面顏色變暗后,即可進行第二次粗抹找平。
(7)第二次粗抹找平后,待砼地面已有足夠的硬度不會被破壞時,拆卸抹光機粗磨圓磨盤,裝上抹光機配置的四片鋼抹頁片,結合人工完成最后的抹平、收光工作。
(8)地面的最后收光工作主要是采用磨光機進行,依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必要時可搭配人工再次精光,但需注意刀紋的順向性。抹光機的四片鋼抹頁片,組成十字形狀,其傾斜角度可根據(jù)砼表面的硬化程度而隨意調(diào)節(jié)。移動方式:當將手柄輕微抬高,磨光機向左移動抹光;輕輕向下壓手柄,抹光機向右移動抹光;當手柄在水平狀態(tài),抹光機則在原地旋轉。磨光機在耐磨地面上每次抹光作業(yè)的時間間隔和抹片的傾斜角度調(diào)整,與手工操作相同。磨光機運行由前往后,左右反復三遍以上。部份提早硬化的區(qū)域,應迅速進行收光程序。
(9)邊角等部位處理。在機械粗、精抹時,要安排人工用抹子對無法進行機械作業(yè)的管溝壁、墻腳邊、凹凸面、預留孔洞、轉角等部位進行手工作業(yè)處理。
4 技術要點
(1)對砼的澆筑速度、初凝與終凝時間的掌握將直接影響該施工工藝的成功。根據(jù)砼凝結性能,確定硬化劑撒布施工時間,組織人員不失時機地進行硬化劑的撒料及后續(xù)施工。如太早撒布硬化劑材料,過多的表面水將使面層強度降低,硬化劑材料下沉影響硬化層性能;太遲撒布,硬化劑材料無足夠的水來進行完整的水化,不能與砼面層良好結合,將導致起殼、裂縫、空鼓等現(xiàn)象。因此撒布時間的掌握至關重要。
(2)為使擴孔達到要求要進行多次洗孔直到成孔,頂管前成孔系數(shù)必須符合施工要求,尤其泥漿配制應滿足施工工藝要求,以減少管道回拖時摩擦系數(shù)和扭矩系數(shù)的增加。
各階段的施工時間控制,因氣候條件不同而有差異。高溫和有風的情況下,需減少硬化劑撒布作業(yè)的時間。尤其注意保證有足夠自由水可完全濕化兩次施工的地面硬化劑。墻根、柱根等構筑物與地面交接的部位砼凝結時間變化較大,應隨時掌握。
機械粗磨:粗磨前,應清除表面多余浮漿及泌水。抹光機裝上粗磨圓磨盤后,啟動抹光機沿“之”字形路線多次磨壓砼面。
(3)對裂縫的控制:使用大面積地面澆灌,采用分倉跳躍方式對地面砼澆灌,分倉尺寸一般為4米寬,8米長為宜,槽鋼模板制作頂標高必須符合設計標高,而平面控制采用槽鋼上安置震動機來控制平面標高,第二次對砼澆灌與第一次砼澆灌部位采用隔離劑,待砼干縮自然形成伸縮逢,在砼澆灌完成36小時,對準砼施工縫進行表面切割,切割寬度為5㎜,完成后表面縫隙一致。
5 注意事項
(1)密切注意氣象預報,雨天施工確保室內(nèi)工作面不滲水、漏水,露天工作面則嚴禁施工。
(2)撒布硬化劑粉料的施工不應在風或氣流太大的地方進行。
(3)硬化劑內(nèi)含堿性水泥,施工時應避免長期接觸皮膚。不慎接觸到眼睛要立即用水清洗。
6 養(yǎng)護及成品保護
(1)硬化劑地面拋光完畢,干燥1h后噴灑養(yǎng)護劑,要采用專業(yè)地面養(yǎng)護劑進行養(yǎng)護處理,能防止其表面水分的激劇蒸發(fā),保證耐磨地面強度穩(wěn)定增長。養(yǎng)護劑用量為0.1-0.2kg/m2,養(yǎng)護劑與自來水的配比應為1:8,攪拌均勻后噴灑。
(2)耐磨地面完工12h后用撒水方式對地面進行養(yǎng)護,撒水次數(shù)應能保持砼表面有足夠的潤濕狀態(tài),地面完成后采用表面覆蓋塑料薄膜養(yǎng)護,養(yǎng)護期不得少于7d,添加抗裂膨脹劑等外加劑的地面不少于14天。
(3)鋸伸縮縫:硬化劑耐磨地面在達到2~3d齡期時,采用切割機鋸切伸縮縫??s縫,縫內(nèi)注入填縫料。
(4)養(yǎng)護期間在進出口處應設置護欄、派專人看護、嚴禁上人行車。
7 結語
(1)一次性成型耐磨地面摒棄了傳統(tǒng)的砼基層與面層分開施工的做法,從而消除了因基層與面層結合不良而導致裂縫和空鼓的質(zhì)量通病,簡化了工序,縮短了施工周期,節(jié)約費用。
(2)本施工方法簡單易行,操作方便,機械化程度較高。與傳統(tǒng)的人工抹平壓光地面相比,能夠節(jié)約大量的勞動力,可以大幅減少人工抹光技術工人的投入;機械壓光、抹光質(zhì)量遠遠超過人工收光質(zhì)量,地面耐磨性大幅度提高。
(3)完工后的地面面層平整度、水平度極佳,光亮如鏡。與業(yè)主及監(jiān)理人員一起,用4m標準靠尺檢查地面平整度,抽查30處偏差均在2.5mm以內(nèi),表觀質(zhì)量良好,得到業(yè)主方、監(jiān)理方的充分肯定,收到了良好社會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