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字交互展 Jacob
這個展覽是IBM為紀念公司成立100周年而開辦的,地點位于紐約的林肯中心。展覽結合了數(shù)據(jù)墻、電影等形式,將數(shù)據(jù)可視化,藝術地呈現(xiàn)了IBM是如何改變?nèi)祟惿罟ぷ鞯姆绞健BM希望大家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體會科技為生活帶來的變化與影響。展會中IBM設置了巨大的實時屏幕墻,并循環(huán)播放全景電影。
導演Mathew Cullenm與他的團隊橫跨七個國家,拍攝了100小時的影片剪輯設計而成,展現(xiàn)出從人類歷史的起源到現(xiàn)在再到未來的趨勢。屏幕墻由40塊7英尺高的屏幕墻組成,它改變了傳統(tǒng)展覽中用走廊墻壁上懸掛畫或者照片作為展覽主體的形式,將走廊的墻變成了完完全全的數(shù)字展示屏??梢暬膬?nèi)容和IBM研究的一些主題,比如交通、能源、環(huán)境等。在不同屏幕上根據(jù)時間變化而變化,和觀眾以前觀看單一屏幕墻單一焦點不同,整個墻上可以看到同一物體在不同時間段的展示效果,產(chǎn)生置身可視化中的沉浸感。
設計者:IBM
時間:2011
www.03.ibm.com
海灘食風巨獸 Jacob
Theo Jansen是一位動感雕塑藝術家,曾求學于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物理系,后轉為學習繪畫。他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啟動“海灘野獸”系列動能藝術項目,經(jīng)過了20年,始終在深求動感雕塑行動的逼真度,最后他以塑料管和塑料瓶的組合模式印證了雕塑可以擁有自己的生命甚至是移動自己。他創(chuàng)造了一群巨大多足,以風為食的海灘生物。它們依靠風能運作,藉由簡單的感應器躲避障礙,風暴來臨時,懂得打樁將自己固定在濕沙里。他讓生物們之間互相比賽,選出優(yōu)勝者進行再造而進化成越來越復雜的生物。這些生物體以風力系統(tǒng)為行動的基礎,Jansen希望他的生物最終能擁有神經(jīng)系統(tǒng)、肌肉以及先進的感應裝置,自行在海灘上生存進化。他認為生命的形式有可能是風,也可能是水,這些巨獸便是自然元素的化身。他用一雙“上帝之手”創(chuàng)造出這些我們似曾相識卻又從未見過的“生命體”。
設計者:Theo Jansen
時間:2012
www.strandbeest.com
云之城 Jacob
在過去15年,每年從夏天到秋天,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都會在樓頂推出一名當代雕塑或者裝置藝術家的作品。今年,博物館的頂樓選擇了阿根廷出生的藝術家托馬斯·薩拉切諾(Tomas saraceno)的裝置藝術品“云之城”,讓觀眾可以從更新的視角來欣賞紐約中央公園的景致。這個作品是由16個有棱有角的多邊形中空“盒子”堆砌而成,這些盒子以鋼鐵為骨架,以透明塑料板或者玻璃鏡子作為鑲板,中間是空心的。整個裝置作品體型巨大,長54英尺,寬29英尺,高度為29英尺,相當于為大都會博物館頂樓上增加了兩層左右的高度。所有的“盒子”堆砌在一起,遠看像一朵云,近看像蜜蜂的巢。薩拉切諾還設計了一條從地面延伸至作品中間的觀光路線,觀眾可以順著樓梯走進作品之中,通過自己的視覺感受別致的景色。大都會博物館每天發(fā)放一定數(shù)量的參觀票,幸運的觀眾可以進入藝術品之中,欣賞作品和體驗紐約城。進入裝置之中,抬頭仰望,在玻璃的反射之下,大都會博物館頂層花園的建筑、植物以及中央公園的森林和紐約的天際線混合在一起,以往熟悉的景色全部被打亂,甚至,可以茌鏡中看到你自己。
設計者:Tomas Saraceno
時間:2012
www.tomassaracen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