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每個人對故鄉(xiāng)都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因為那里記錄了我們童年的歡笑,承載了我們兒時的夢想,見證了我們的成長。當我們遠離家鄉(xiāng)時,思鄉(xiāng)便成了我們心中難以割舍的情思。故鄉(xiāng)的山、故鄉(xiāng)的水、故鄉(xiāng)的樹、故鄉(xiāng)的人……總會時不時地出現(xiàn)在我們的記憶里,勾起我們心底的那一份溫情,那一份牽掛……
選文1寧靜淡泊的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的蘆花
□李笙清
在灘涂上看蘆花,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那種騎著牛走在湖堤上看一望無垠的蘆花的感覺,至今仍然令人回味無窮。柳笛聲中,那大片大片茂密的蘆葦迎風招展,雪一樣的蘆花便如旗幟般潮涌浪卷。寧靜中,仿佛隱約有濤聲,忍不住驅(qū)牛進入那片蘆葦花海,任由葦絮蘆花輕拂臉頰,然后折一根長長的蘆葦頂在頭上,自己就儼然成了蘆葦王子。
我常常將蘆花看做是水鄉(xiāng)的女人,她們是我的祖母和母親,還有更多系著圍裙下河下湖的女人。
蘆葦拔節(jié)的季節(jié),正是麥地出苗的時候。這時候的水鄉(xiāng)是清閑的,河邊往往是最熱鬧的地方。男人們會光著膀子修理漁具,將那些終年漂在水上的船抬到岸上,曬干后,頂著日頭,一遍遍地給船體上桐油??椌W(wǎng)是女人的活計。樹蔭下,那些巧手忽上忽下,令人眼花繚亂。一級一級的石板臺階,一個一個的水埠頭,女人的嬉鬧聲里,常常摻雜著漢子粗粗的嗓音,泥土一樣樸實。間或有水鳥撲愣愣地從岸邊的蘆葦叢中飛出,引起一串更響亮的笑聲。
湖風溫暖地沿著葦蕩穿行的日子,蘆花開始出穗,男人們開始下湖忙活。這時候的女人也忙碌起來,她們像蓮花一樣開放在近湖和堰塘里,一個個小小的木桶,一根根細長的竹篙,讓女人們?nèi)谌氲揭黄娨庵?。草帽下,那些淌著汗水的臉,總是笑意嫣然,揮手間,沾滿菱角葉。在我的家鄉(xiāng),采菱一般是女人的專利。說笑之間,她們的纖纖十指飛快地摘著水面上的菱角,熟練得就像在做納鞋底一樣的針線活。不一會兒,木桶就滿了,女人們將木桶劃到岸邊,麻利地用筐簍裝好,然后舀干木桶里的水,又輕盈地劃進菱花叢中。一趟趟下來,岸邊的菱角成了小山,女人的衣服開始濕透,會顯出好看的曲線。
蘆葦長得更高的時候,蘆花開始在風中怒放。秋風中,那銀白如絮的蘆花飄逸而柔情。男人們開始頻繁地出湖,而女人們的扁舟會像蜜蜂一樣輕靈地穿行在荷葉叢中。那些蓮花凋謝的荷桿上,已掛滿熟透的蓮蓬。每當扁舟劃過,女人唇邊的漁歌,夾雜著蓮蓬與荷梗斷裂的脆響也緩緩蕩開。這時候的女人,就像迎風飄拂的蘆花一樣美麗動人。
和家鄉(xiāng)眾多的女人一樣,母親的那雙勤勞的手,除了摘菱采蓮和忙她那永遠也做不完的針線活外,還會用蘆葦編織很多東西。夕陽下,母親坐在院子里,用鋒利的篾刀將蘆葦去皮,劈成篾條,編織成葦簾、葦席、葦籃和葦簍等用品,連圈養(yǎng)鴨子的籬笆和菜地的柵欄都是用一根根的蘆葦夾成。有時候坐在小凳上,看著母親那雙靈巧的手上下翻飛,我總會出神。
……
如今,祖母早已過世,母親也已不再是當年的采蓮女,但家鄉(xiāng)的蘆葦仍然一年又一年地花開花謝,牽動著我的一抹鄉(xiāng)愁,一抹遙遠的記憶。讓我再一次徜徉在蘆葦花海,走進那種難得的寧靜淡泊之中。
(選自《中國鐵路文藝》2008年第4期,有刪改)
含英咀華
牛背上,柳笛聲聲;天空中,蘆花飄飄;湖水中,采菱女笑聲陣陣,這是一幅多么美妙動人的水鄉(xiāng)畫面??!作者通過對故鄉(xiāng)這些景物尤其是蘆花的描寫,表達了熱愛、懷念家鄉(xiāng)的感情。相信讀罷文章,作者故鄉(xiāng)的蘆花與自然、寧靜、優(yōu)美的鄉(xiāng)村生活圖景會深深地印在每一位讀者的腦海中。
思考練習
1.從標題看,文章是寫故鄉(xiāng)的蘆葦,然而實際上文章更多的是回憶了故鄉(xiāng)的人和事。這樣寫是否離題?
2.文章結(jié)尾說故鄉(xiāng)的蘆花“牽動著我的一抹鄉(xiāng)愁,一抹遙遠的記憶”,這句話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請結(jié)合全文內(nèi)容分條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