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期的本欄目中,向讀者朋友介紹了騙老族的七種現(xiàn)象,受到許多讀者的關(guān)注。這期將繼續(xù)向讀者們介紹其他幾種騙老族的案例,希望老年讀者朋友注意。
(八)假僧假道游蕩城鄉(xiāng),冒充和尚尼姑化緣騙錢
案例:
裝神弄鬼調(diào)包騙錢
家住南陽市中州西路的一名60多歲的老太太,外出閑逛時碰上了幾名中年男女,都是和尚和尼姑的妝扮,他們先是主動和老太太拉家常,閑談中得知老人常年患病,多方求醫(yī)無果,幾個人便謊稱老人得罪神靈,他們可幫助化解。老太太信以為真,急忙回家拿存折取來幾萬塊錢,一人佯裝用包裝紙將錢包裹作法,實則已將錢掉包,其他幾個人便同老人親切攀談,轉(zhuǎn)移老人的注意力。之后騙子將紙包歸還老人,并叮囑其一定要回到家后方能打開,否則就不靈驗。老人興沖沖地回家打開紙包方知上當受騙。
胡謅“血火之災”敲詐錢財
家住南陽市車站路的陳老太外出買菜時,碰到一名30多歲的中年婦女,向她打聽附近是否有一名能趕鬼治病的“大師”。兩人正在說話間,有一名年輕尼姑從旁邊經(jīng)過,口念號,并搭腔說她知道這個“大師”的住處,并要帶中年婦女過去,中年婦女力邀陳老太同行。一路上這兩名女子不停詢問老人的家庭情況,毫無戒心的陳老太有問必答。待走至一僻靜處,碰到一中年男子,年輕尼姑便稱這是“大師”的徒弟,而且該男子張口就將陳老太的家事侃侃道來,并稱老人近期家有“血火之災”,搞不好當司機的兒子要出車禍傾家蕩產(chǎn)甚至蹲監(jiān)坐大牢。陳老太聞聽此言,非常害怕,心急如焚,憂慮重重,因為他兒子前不久開車外出被迎面開來的車子刮傷了,因此生怕兒子再出事。這些人看陳老太焦急的樣子,便說他們有“破解之法”,但需要陳老太捐些財物方能消災。陳老太便糊里糊涂地將身上的首飾和現(xiàn)金都給了對方,該男子又支使陳老太到附近買香火,然后這幾個人便?留之大吉。
解讀:
騙子除了上述利用心理戰(zhàn)術(shù),一驚二嚇三哄四騙的伎倆騙人錢財之外,最常見的是那些經(jīng)常游蕩在城鄉(xiāng)的假和尚尼姑和假道士、道姑之類的騙子。一些打扮成和尚、尼姑的人手捧碗缽、脖掛念珠,說自己是何方古剎、寺廟的僧人,因造廟修院出來化緣,凡是捐錢的人都會被記在寺廟的功德簿上。他們同時還像模像樣地出示一些諸如寺院的證明、佛教學會的信件之類的東西給你。他們利用城鄉(xiāng)中老年人樂善好施的品格,相信捐錢給寺廟是“積德”,菩薩會保佑家人的心理實施騙局。其實,國家宗教政策法規(guī)規(guī)定,宗教職業(yè)者,如和尚、尼姑,道士、道姑等,只能在政府依法開放的宗教寺院教堂廟宇才能從事宗教活動(法事),不得到社會上從事任何法事。清楚這些政策,便知道什么叫假借宗教活動從事詐騙了。
據(jù)調(diào)研,此類騙術(shù)的受害者大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大爺大媽,騙子大都兩人以上行騙。他們基本上都是抓住了老年人的迷信心理或急于為家人消災治病的心理,或以利相誘,或危言聳聽,最終目的就是騙取財物。為提高大家的防騙意識,特支幾招,供借——
支招一:路遇陌生人主動與你打招呼,幫忙應該,但也不能掉以輕心,要存防范之心。如果是向你尋求財物幫助,不要急于支付,可以推遲決斷,騙子大都急于得逞,如果你一拖再拖,很快就會讓對方露出馬腳。如果對方詢問的事情自己不能做或不知道時,應讓他向別人或警察及有關(guān)組織求助,不要擅自行動。
支招二:不要把自己或家人的一些信息隨便泄露給他人,尤其是自己不認識的人,不管對方多么親熱地與你拉近乎,都不能輕易說出自己的家庭情況和個人信息。
支招三:騙子的騙術(shù)并不高明,只要大家稍稍注意就不會被騙。有些人尤其是老年人的心理比較脆弱,容易相信別人,騙子就是利用這種心理施展騙術(shù)。要克服這種心理弱點,大家就要常學習、增見識,多了解社會上的人和事,遇到大事要多和家人溝通、商量,遇到陌生人花言巧語也要多打幾個問號。
支招四:雖然各種騙術(shù)層出不窮,花招屢屢翻新,但“莫貪小便宜”、“天上不會掉餡餅”等警示語,仍是最有效的防騙格言。只要大家增強防騙意識,堅決不貪意外之財,再“精明”的騙子也無法得逞。
(九)假貨“賤賣”說“讓利”
案例:
買玉奇遇記:假借老鄉(xiāng)之情,行誆錢騙人之術(shù)
春節(jié)期間,同事老吳的父親給作者講述了元旦旅游途中的受騙經(jīng)歷——
我和老伴到中緬邊境旅游。到達瑞麗后,大家都忙著逛玉店、買珠寶。我對玉石外行,就看別的景致去了?;氐嚼ッ鳎覀冞@些游友又在車廂中相遇了,那幾位老師,眉開眼笑,顯得特別高興。一見到我老伴就手舞足蹈地拉著她說:“我們在瑞麗遇到老鄉(xiāng),買到便宜好貨了?!毕蛭依习檎故玖藙傎I的項鏈并講述了她們購買的經(jīng)過。
我們來到瑞麗一家珠寶店,售貨員在知道我們是從河南省來的后,說她的老板也是河南人,要親自接待我們。老板請我們到會客室,給每人泡了一杯咖啡,然后開始自我介紹。他說:“我是河南人,5歲隨父親來云南,開始的時候,父親是做服裝生意的,擺個小攤賺不到幾個錢,一次,他從這邊帶了一些玉器回老家,一下子都賣光了。因為這里的玉石原料多來自緬甸,比南陽獨山的玉料便宜,所以,玉器也就比南陽的玉器便宜。從此父親改賣玉石和玉器。我父親是一個教子很嚴的人,也是比較注重鄉(xiāng)情的人……”他說他這個店是個誠信不講價的店,今天遇到河南鄉(xiāng)親,他要破個例,大家買玉器一律按五折結(jié)算。這個重鄉(xiāng)情講義氣的老板,每一句話都擊中我們的心。他叫營業(yè)員把我們帶到柜臺前挑選,并親自給我們介紹。我們最后選中一款標價是1.8萬元的項鏈,問他能否再優(yōu)惠一點。最后他說:“如果你們每人都買一條,就算6000元好了?!蔽覀兙瓦@樣每人都買了一條。
第二天車到貴陽的時候,有一位女老師突然大叫一聲:“我的項鏈怎么褪色了?”其他的人也趕忙拿出自己的項鏈來看,和那位老師一樣,全都褪色了。原來,所謂的緬甸玉石項鏈只不過是用化工原料人造的冒牌貨,遇上汗水就掉色,5年左右就會風化變成粉狀物,這樣的項鏈一條只不過30元而已。
如此“何首烏”,騙你美滋滋
鄰居何大伯也給作者講述了類似的經(jīng)歷——
那天,下著小雨,在雨中游張家界真是別有風趣。小雨稀稀落落下個不停,進入景點,突然前面有幾個打著、花傘的人向我們招呼,我們便即刻奔過去??粗麄儨喩砩舷聺皲蹁醯臉幼?,手還帶著泥巴,拎著剛剛從山上采來的何首烏。他們介紹說何首烏是名貴中藥,專治白發(fā)和掉發(fā)的,特別好使,并抬起手向我們介紹他們剛采的何首烏??吹胶问诪跸噙B的兩個葉脈在雨中顯得鮮靈靈的,特別是那雌雄成對頑童般的模樣,渾身還有黑色的泥巴護著,讓人感到十分驚奇,也感到十分真實??吹侥菐讉€人急匆匆的樣子,好像真的剛從山上下來,由此對他們的貨也真的認作是“貨真價實”了。
于是,我們同他們砍了價錢,很快就成交了,根據(jù)何首烏的大小,有的花了幾百元,也有的花了幾十元。我們樂呵呵地把買來的何首烏裝進塑料袋,準備回家送親朋好友,從心里感到這次觀光沒有白來,心里美滋滋的,仿佛是占了便宜。我知道何首烏是名貴中藥,在張家界能買到真品實在是不容易。但也不時地思量是否是真品。
回到住宿地,我問當?shù)氐睦险?,他說用水一沖就見分曉。于是我們拿過鮮亮亮的何首烏在水龍頭下沖洗,一會兒工夫黑色的泥土都沖掉了,這才看清了何首烏的真面目。原來這些何首烏是拼湊的,每一部分都是用竹簽連接的,就連上面的葉脈也都是連接的,根本不是人形何首烏。
解讀:
近些年來,旅游購物詐騙已經(jīng)給年輕人太多的教訓,因此各旅游景點(經(jīng)營點)甚至是導游便把目光瞄上了中老年游客。為了避免上當受騙,作者不妨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寫出來,送給老年朋友,與大家分享——
就是8個字:不懂不買,寧缺勿濫。旅游途中,主要任務是觀光而非購物,如果拿不準,寧可空手而歸,也不要胡亂購買東西,免得氣傷身體。旅游途中,對導游和當?shù)厮略簭R宇神吹海侃的什么神醫(yī)、圣水、靈丹妙藥等稀奇古怪的事,看過哈哈一笑就行,千萬別信以為真。對于什么“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兩眼淚汪汪,為的家鄉(xiāng)情,好貨便宜賣,貴物讓利銷”之類的“老鄉(xiāng)情誼”,任憑對方說得天花亂墜,說得情同手足,說得雙眼淚花長流,也要防忽悠,寧可信其無,千萬別信其有!
一年春節(jié)期間,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制作了一期《關(guān)注少林寺景區(qū)整治》的節(jié)目,一個退職的資深導游在制作節(jié)目時,談到了旅游宰客現(xiàn)象,談到旅游購物防騙的時候,說過這樣的話:“虛情假意,老鄉(xiāng)騙老鄉(xiāng),騙得眼淚長。俗語說:熟人不捉,后悔半月。何況老鄉(xiāng),宰你不商量。況且根本就不是老鄉(xiāng)。如今會講方言和普通話的人多得很哩。所以,旅游購物一定要注意氛圍。氛圍上,越是有溫暖、有親情,危險性就越高?!币虼耍糜畏莉_,最好的警察是自己,保持警惕最重要。
(十)意外得寶換路費
案例:
500元換來泥疙瘩
有一次,村里的趙大爺家來了一個中年人,自稱是外地人來本地打工的,幾天前,他給一家人拆房屋時撿到一壇金元寶,現(xiàn)在家中老母病重住院,他著急回家,身上卻沒有現(xiàn)金作路費,又不敢拿金元寶到銀行換錢,怕人家沒收。中年人說著就從口袋里掏出lO個金元寶對趙大爺說:“你借我500元,送你10個金元寶,我一回到家還會將錢寄還給你?!壁w大爺信以為真,就借給了那人500元。誰知那人一走便杳無音信,再看那些金元寶全都是假的,全是泥疙瘩上面涂脂抹黃粉而已。
解讀:
近些年來,類似的詐騙實在太多,受騙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問題的癥結(jié)主要是一些中老年人企圖發(fā)財賺錢,換句話說,就是貪心貪利。因此防范的措施就是內(nèi)去“癡心”,外防“老千”。中老年朋友對錢財?shù)摹鞍V心”,企圖“一生二,二生三”,甚至利滾利,往往會成為被騙子利用的把柄。外防“老千”,指一個人為托兒,兩個人為雙簧,三個以上叫局。騙子才開始拿出的金元寶也許是真的,可是最后給你的絕對是假的。所以,眼見不一定為實,如同魔術(shù)師眼疾手快不露破綻,騙子的演戲也會讓你信以為真。但是,說一千道一萬,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一定得保持理性。
建議:
嚴厲打擊游蕩城鄉(xiāng)的“騙老族”
2012年第二季度,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與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聯(lián)合25個省、市消費者協(xié)會(委員會)圍繞老年人消費權(quán)益保護展開調(diào)查活動。
據(jù)悉,河南省南陽市消費者協(xié)會采用隨機走訪與召開座談會相結(jié)合的方式,對南陽市老年消費者的消費意愿和需求、自我保護意識、消費權(quán)益保護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調(diào)查。調(diào)查顯示,食品、醫(yī)療、餐飲分列老年消費者日常消費支出的前三位,旅游、營養(yǎng)保健、養(yǎng)老服務等正成為新增需求點。此外,有超過1/3的受訪老年人表示消費權(quán)益曾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害,而導致消費糾紛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質(zhì)量問題、虛假宣傳、價格欺詐和退換貨難等方面。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保健意識逐漸增強,“花錢買健康”的觀念逐步被人們所接受,保健品消費首當其沖地成為老年人養(yǎng)身的最佳選擇。然而,當前的保健品市場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有些推銷商往往盯住孤單的中老年消費者,以贈送禮品、上門套近乎、免費診療等各種方式誘導消費,久而久之,老人把推銷員當成了自己人,就上了當。
老年人之所以成為騙子的目標,不僅在于騙子準確地把握了老年人的心理和現(xiàn)實需求,方法手段多樣,并具有一定的誘惑力,還與老年人的孤獨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心理專家稱,老年人最怕的是疾病和孤獨,不少子女只把滿足老年人的衣食住行作為“養(yǎng)老”的全部,很少陪老人散心,甚至嫌老人落后于時代,不愿與之交談,因此,一些老年人便熱衷于參加保健品講座,明知道是促銷活動,就想湊個“熱鬧”,結(jié)果深陷其中。
老年人受騙不僅在錢財上受到損失,一些假冒保健品更是對老年人的身心帶來巨大的危害,因此,本欄目建議中老年朋友力戒貪心,保持警惕,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在當今詐騙分子主要以中老年人為對象的時候,這句話可謂放之四海而皆準啊。同時,本欄目建議,各地有關(guān)執(zhí)法部門應高度重視,對于“騙老族”應切實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嚴厲打擊。另外,作為被騙老人的子女不應該抱怨父母無知,應設法寬慰老人,協(xié)助他們報案,尤其是那些常年在外工作的人,平時要常回家看看,把新鮮的資訊講給老人聽,讓他們多了解社會,精神不再空虛,這樣,騙子就沒有可乘之機了。
(責編:千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