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岷縣,古稱岷州,這里天高地厚,人文資源璀璨。走進這個“花兒”之鄉(xiāng)、洮硯之鄉(xiāng)、當歸之鄉(xiāng),如同走進了英雄的土地和精神的高地,我們的希望在激蕩,靈魂在飛翔。
這里是回、藏、東鄉(xiāng)、撒拉、裕固和滿族等多民族聚集之地,民風曠達強悍、憨厚淳樸。高高的二郎山就像岷州人不屈的頭顱,滾滾洮河奔騰著滿腔熱血和真誠詩意。古老文化、現代文明、和諧之風吹拂與催生著萬物,人文氣韻像萬山峽谷中奔涌出湍急的溪水,在神州大地上匯聚出前所未有的恢宏與熱烈。
岷州,一個村莊,一個街坊,一個巷道,一個家族,一個堂屋,一個碑刻,一個人名,就是一部流傳不朽的偉大傳奇,是一部蘊藏著厚重歷史,深刻文化內涵的書籍。
岷洲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獨特的地域特征,孕育出了岷州人的執(zhí)著。古往今來,岷州大地上的學者、作家、書畫家層出不窮,絢麗多彩。
岷州文人熱愛土地、熱愛生活、熱愛文學,充盈著智慧,在各項創(chuàng)作活動中充滿了勃勃生機和無限的活力。他們用汗水、心血、智慧書寫歷史,描繪未來,解讀人生,探索與追尋生命、生活的光明。他們的作品既有厚重的地域特色、詩情畫意,又有道德擔當。岷州文人始終不渝地堅守著精神樂園,為迎接文學的春天,一心一意為文學事業(yè)四處奔波……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純粹的文人有強烈的使命感,不會迷失自己,不會泛浮在各種誘惑和喧囂之中,更不會低下高貴的頭顱,去趨炎附勢和攀高結貴,把自己肩負的責任與道義,權利與義務變成無限膨脹的貪婪私欲。文人有獨立的人格和高貴的靈魂,胸懷像草原一樣寬闊。古往今來,在官場,岷州文人做官者不少,而文人做官多能以民為本,重視民生民意,功不言祿,令人肅然起敬。岷州文人往往沒有過高的奢望,不會因身份卑微而焦慮,只要能夠走進書香縈懷的天地就足以自慰了。
文學是精神食糧,源自于生活,反映生活,高于生活;文學謳歌進步與文明,給時代增添亮麗的色彩。岷州文人為文學事業(yè)的繁榮與發(fā)展作出了不懈努力,無愧于時代賦予的重托。當我們漫步在岷州街市上,目睹現代繁華錦繡氣象,傾聽小巷里民間對話;當我們在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會議紀念館參觀時,每個人都禁不住被定格在鄉(xiāng)村深處的歲月里:錯落有致的小村,一座座黃土屋默立在老舊的時光里,裸露著粗陋的墻壁,經不住風雨剝蝕而斑駁掉渣,然而岷州人并沒有舍棄它,而是依然與它廝守在一起,這讓我們多了一份牽掛和憂慮。
煙雨迷漾過后,陽光炫目,照出晃動的影子,青苗如燭如焰,吐出幽幽的甜美氣息,沁人肺腑。我們身臨田埂地頭,背起鄉(xiāng)民的背簍,手持勞動工具,感懷真情,體驗鄉(xiāng)村生活的酸甜苦辣,沉思生存的哲理,總有一絲恍若隔世的苦澀縈繞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