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 言
人物言語與思想是小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塑造人物形象、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同樣的話語或思想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小說家可以利用不同的引語形式來完成某些既定的藝術(shù)效果。變換人物言語與思想的表達方式是小說家用以控制敘述角度和敘述距離、變換感情色彩及語氣的有效工具。而往往人們只注重對其內(nèi)容進行分析,忽視了它的表達形式所產(chǎn)生的藝術(shù)效果。
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以簡潔凝練、內(nèi)涵豐富的風格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他筆下的人物鮮明生動,這與其獨特的展現(xiàn)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動的藝術(shù)手法是分不開的。海明威的《一個干凈明亮的地方》主要通過描寫三個主要人物的對話及心理活動,展現(xiàn)文章的主題——虛無。在這篇文章人物對話的過程中,作者有意隱去了說話人的身份,而是讓讀者通過自己的領(lǐng)悟去感知說話人的身份,從而突出文章主題。本文將以Leech與Short對人物言語與思想表達形式的分類,對《一個干凈明亮的地方》中人物的對話及思想進行分析,探討海明威巧妙的藝術(shù)手法。
二、利奇與肖特對人物言語和思想表達形式的分類
英國文體學家Leech和Short把小說中人物話語的表達方式分為5種,其中,我們接觸最多的是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另外還有三種方式:自由直接引語、自由間接引語和言語行為敘述體。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是我們所熟悉的,如果把直接引語的引號或引導句或二者都去掉,就會得到一種比直接引語自由的形式,即自由直接引語,它可加快敘述速度。同樣,把間接引語中的引導句去掉,就可以得到自由間接引語。言語行為敘述體是一種更為間接、更為簡潔的形式,它僅僅只描述一種言語行為。這幾種話語表達形式會受到敘述者控制,但程度不同,其中言語行為敘述體受控制最重,直接引語受控制程度較重,之后控制程度越來越輕,依次為間接引語、自由間接引語、自由直接引語。利奇和肖特認為人物話語的不同形式受敘述者的控制程度不同,產(chǎn)生的效果也不同。
利奇和肖特還對人物的言語和思想進行區(qū)分,把小說中表達人物思想的引語形式分為:“思想行為的敘述體”“間接思想”“自由間接思想”“直接思想”和“自由直接思想”。由于言語和思想在表達形式上基本相同,在此不贅述。言語的不同表達形式展現(xiàn)人物通過聲音表現(xiàn)出來的言語行為,思想的不同表達形式描寫的是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是“意識流”小說中的常用形式。
三、人物言語的表達:自由直接引語和直接引語交替使用
《一個干凈明亮的地方》最為突出的特征就是人物的對話,文中的主要人物有三個,分別是年輕侍者、中年侍者及老人,而作者差不多用通篇的筆墨采用自由直接引語和直接引語的形式來描寫他們的對話。在海明威的其他作品中,也經(jīng)常會看見這兩種形式的引語。在《一個干凈明亮的地方》這篇文章里,不帶引導句的自由直接引語出現(xiàn)得最多。如:
“Last week he tried to commit suicide,” one waiter said./“Why?” /“He was in despair.”/“What about?”/“Nothing.”/“How do you know it was nothing?”/“He has plenty of money.”
上面的對話都為帶引號的自由直接引語,由于省去了引導句避免了過多的“he said” 使語言顯得簡潔明了,加快了敘述流的發(fā)展。試想如果把每句后面或前面都加上引導句,既顯得啰唆,也影響了故事的順利發(fā)展。另外,這段對話的語言也是出奇的簡潔,其中的四個問句就有三個只由疑問副詞組成,這一方面體現(xiàn)了口語對話的特征,另一方面又與簡潔的自由直接引語一起構(gòu)成了海明威特有的簡潔風格。
自由直接引語是敘述干預最輕、敘事距離最近的一種形式,由于沒有敘述語境的壓力,作者能夠自由地表現(xiàn)人物話語的內(nèi)涵、風格和語氣。這樣,讀者就能夠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直接地接觸人物的“原話”。直接引語也具有直接性與生動性,由于它帶有引導句,所以它不能像自由直接引語那樣自然地與敘述語相混合,但過多地使用自由直接引語會引起說話人的混淆,直接引語與自由直接引語的配合使用會收到更好的效果。如該文中年輕侍者與中年侍者討論老人時的對話:
“He’s drunk now.” he said./“He’s drunk every night.”/“What did he want to kill himself for?”/“How should I know.”/“How did he do it?”/“He hung himself with a rope.”/…
在這一部分的對話中,海明威一連用了整整24句不帶引導句的自由直接引語,這種形式一方面加快了兩個侍者之間的對話,顯得簡潔緊湊,促進了敘述流的順利發(fā)展;但另一方面也會讓讀者產(chǎn)生混淆,不知說話人是誰。然而,也正是這種變異吸引了讀者的注意。讀者在尋找說話人的過程中,對話語的內(nèi)容加深了理解,并且在發(fā)現(xiàn)了誰是真正的說話人之后,給讀者內(nèi)心所帶來的震撼也是不容忽視的。抑或誰是說話人并不重要,作者只是通過對話的形式來交代老人的背景和生活狀況。另外,作者在描寫對話時沒有說明說話人發(fā)言時的語氣、表情、動作等,顯得更為客觀,更重要的是能激發(fā)讀者的思考和想象。
在這篇小說中,前半部分幾乎都是小說中三個主要人物的對話,且都是以自由直接引語和直接引語的形式出現(xiàn)。這兩種引語交替出現(xiàn),互相取長補短。帶引導句的直接引語交代誰是說話人,不帶引導句的自由直接引語節(jié)省了敘述空間,促進了敘述流的發(fā)展。這樣的安排正體現(xiàn)了海明威簡潔但內(nèi)涵豐富的敘述風格。
四、人物思想的表達
在《一個干凈明亮的地方》里,大部分都是描寫人物的對話,而且對話的句子都不長,簡潔而精練。但是在文章的結(jié)尾處,卻出現(xiàn)了與對話內(nèi)容不一致的地方,那就是一大段中年侍者的內(nèi)心獨白。由于這里短暫地出現(xiàn)的人物的想法,是對整個文本視角模式的臨時偏離,因此顯得更為突出,更為重要。并且由上文實在的人物對話(外部因素)突然轉(zhuǎn)至人物的心里想法(內(nèi)心世界),形成了一種現(xiàn)實與內(nèi)心的對比、存在與虛無的對比。
此處采用不帶引號的自由直接思想,使人物的思想自然地與敘述流融合在一起,此外與直接思想相比,它的自我意識感減弱了,讀者與人物的距離也因此而被拉近了許多,這樣,讀者就非常容易從心理上與文中人物產(chǎn)生共鳴。并且由于它受敘述者干預最輕,因此這種形式更顯得客觀。文中對中年侍者的思想表述擺脫了引導句等顯示敘述者存在的標記,借助快速跳躍的主題和語言的口語化,作者似乎在原原本本地“記錄”人物思想,敘述者的中介作用已經(jīng)消失,讀者在無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直接進入人物視點。這種形式所產(chǎn)生的生動性與即時性增強了作品的層次感,常用于表達潛意識的心理活動。
本文中除了運用自由直接思想來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還用了思想行為的敘述體、自由間接引語等。如該文的最后一段以敘述者的敘述與評論開始,即思想行為的敘述體,敘述者用自由冷靜客觀的言辭替代了具有人物個性特征或情感特征的言語成分,具有節(jié)儉性。隨著第二句到第四句的自由間接思想的使用,人物語言成分比重增大,敘述者的聲音弱化,過去時態(tài)與人稱代詞he成為敘述者聲音的唯一體現(xiàn)。讀者在無意識中進入了人物內(nèi)心,由敘述者視點自然“滑入”人物視點。而通過自由間接引語對人物思想的表述,作者可以有效地控制讀者與人物的心理距離,使其對人物的境遇產(chǎn)生移情,并且在不動聲色中完成心理視點的轉(zhuǎn)換。
五、言語與思想的相互作用
言語和思想的表達方式之間的相互作用對本文的貢獻也是不容置疑的。如當中年侍者進行了一段內(nèi)心獨白之后,來到另一個環(huán)境——酒吧,在這里,對話是這樣的:
“What’s yours?” asked the barman./“Nada.”/“Otro loco mas(西班牙文又一個瘋子).” said the barman and turned away./“A little cup,” said the waiter.
在這一段對話中, “what’s yours?” 是容易產(chǎn)生歧義的,酒吧里的招待想問“你想要什么?” 中年侍者卻回答“Nada.” 看起來似乎答非所問,其實不然。中年侍者還停留在之前的內(nèi)心獨白中,心里想的還是生存的意義、對人生的探索。因此,在中年侍者的眼里, “what’s yours?”中的 “yours”指的是 “your life”,這里的 “Nada”實際上是中年侍者內(nèi)心世界的外在體現(xiàn)。接著酒吧招待說 “又一個瘋子”時,他才從內(nèi)心世界回到現(xiàn)實中來,做出了酒吧招待認為是正確的回答。通過言語與思想的交織,又體現(xiàn)了存在與虛無的對比。
本故事中言語與思想的互動在最后一段尤為明顯。這一段描寫中年侍者由迷惘絕望走向坦然面對痛苦的過程。他明白面對人生的無奈和飄忽不定,人需要保留一片心中整潔明亮的空間,需要勇氣和自尊,要勇敢地面對虛無,否則只能用睡眠和忘卻來填補對黑暗和空虛的恐懼。在這一段里,中年侍者內(nèi)心(自由間接思想)表現(xiàn)得非常堅定,他決定要勇敢地面對生活。而外在世界是殘酷的,最后他對自己說的那句話(自由直接引語)表明他即將用行動證明他將勇敢地面對殘酷的現(xiàn)實。這種從思想到言語的形式使讀者自然地從中年侍者的內(nèi)心世界回到現(xiàn)實中來。
六、結(jié) 語
人物言語和思想的不同表達形式具有不同的功能、作用。在小說中靈活運用其各種形式有助于展現(xiàn)文章的主題,豐富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通過上文的分析,海明威在《一個干凈明亮的地方》中通過運用人物言語和思想的不同表達形式,更好地展現(xiàn)了文章的主題,使得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從而體現(xiàn)了他質(zhì)樸無華卻蘊涵極為豐富的風格。
[參考文獻]
[1] Leech G,M.Short.Style in Fiction[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2] 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3] 申丹.有關(guān)小說中人物話語表達形式的幾點思考[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01).
[4] 陶潔.美國文學選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
胡楨(1979— ),女,湖北黃岡人,碩士,南昌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文學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