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中學生為什么上網成癮?之所以會成“癮”,主要是這些成“癮”的中學生,在現(xiàn)實中碰到了太多的困難和問題,甚至是壓力,而他們又缺乏解決這些“困難”的能力,只好沉迷在網絡中逃避現(xiàn)實和在網絡中尋找成就感。本文通過對中學生上網成癮的心理分析,希望能引起對上網成癮的中學生的關注,也能為學生、家長、教育工作者對預防中學生上網成癮提供依據和幫助。
關鍵字:中學生、上網成癮、心理分析、信息技術教育
近幾年來,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網絡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開放的網絡世界,是一個豐富的資源庫,為中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提供了寬廣的空間,但是凡事都有利有弊。目前有不少中學生上網成癮,就當前中學生上網成癮而引發(fā)的社會問題已經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而上網成癮可以導致各種疾病,因此,要找到上網成癮的原因,通過各種途徑,消除上網成癮,使得中學生養(yǎng)成健康使用網絡的習慣。中學生上網成癮者是一時迷途的羔羊,我們有責任將他們引上正途,讓他們健康成長 。當為數眾多的中學生上網成癮者者最終走出迷途,在健康、快樂道路上迅速奔跑的時候,我們社會的力量、溫暖和希望就更加增強了!
那中學生為什么會上網成癮呢?
1、滿足心理成就感:我們都知道,許多中學生在學習任務重、學習任務緊,競爭也大,因此他在學習過程中,成績不理想,遇到了挫折,都是非常正常的,可有些學生因此會產生嚴重挫敗感,無成就感,甚至認為自己無用,自暴自棄的心理隨之產生,為了逃避現(xiàn)實,他們通過網絡發(fā)泄心中的不滿,在網絡中找到自信,從而一直沉迷網絡,從而滿足心理成就感。
2、孤獨的緣故。中學生正是對世界最好奇的階段,很多的理想都是在中學時期就有了,因此他們渴望了解世界,也了解自己。我們都知道,社會是復雜的,豐富的,多彩的,面對他們不了解的事情,以及自己的心事還有困惑,都需要溝通,了解,而作為中學生很多的時間都被用來學習基礎知識,因而很少有時間跟除了教師,同班同學以外的人交流,再加之許多家長工作壓力大,也很少與孩子交流,這樣的矛盾使得他們走進網絡,沉迷網絡。據研究,中學生上網聊天,見網友的事情皆有發(fā)生。
3、網絡世界不受現(xiàn)實社會規(guī)范制約,中學生將壓抑很長時間的本我欲望,宣泄到網絡世界中,這樣的替代作用可從在線世界中充斥著暴力與斗爭與許多論壇的火爆言論或是聊天室的網絡性愛中看見。又如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而無法解決,便使自己置身于另一個充滿幻想的虛擬世界中以逃避面對現(xiàn)實時所產生的壓力,或是將自己依附在自己創(chuàng)造的虛擬角色來逃避真實生活中的角色。
4、 攀比和好奇心:中學生的自我約束力不夠完善、好奇心強,難免會受到外界新鮮事物的吸引和影響。對于令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就很容易沉浸其中。還有的同學對沒有玩過游戲的同學嗤之以鼻,甚至嘲笑和不屑,也是讓許多學生去嘗試,直到依賴,甚至上網成癮。行為主義心理學研究證實及時強化會導致重復行為。另外還存在部分青少年由于缺乏工作、學習與生活目標,進入網絡世界以擺脫無聊感。
那中學生為什么成癮?之所以會成“癮”,主要是這些成“癮”的中學生,在現(xiàn)實中碰到了太多的困難和問題,甚至是壓力,而他們又缺乏解決這些“困難”的能力,只好沉迷在網絡中逃避現(xiàn)實和在網絡中尋找成就感。
我們可以對中學生上網時間、頻率、是否有學習壓力、是否是留守學生、是否是單親家庭、是否學困生、是否有不快樂的童年、是否受過重大挫折或傷害、是否有飲食結構不合理、不吃早餐、不愛運動等相關問題進行問卷調查,然后科學的方法進行判斷和總結,盡量做到公正,科學,準確。通過調查研究對中學生\"上網成癮\"的心理分析,探討預防措施,從而使社會、家庭、學校教育,能夠因勢利導,循循善誘,真正實現(xiàn)有的放矢,要充分發(fā)揮學校及教師的主導作用,給與學生積極、有效的引導,充分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和信息技術教育在引導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教給他們科學利用信息技術的方法和習慣。
參考文獻:
1、孫有福.中學生網絡迷戀形成的心理機制及對策[J].教學與管理.2002
2、 《透視青少年網絡成癮》,《中國教育報》2006年11月13日第8版
3、林琴;徐勇 網絡成癮的研究進展 [期刊論文] -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5(03)
4、期刊論文 中學生網絡成癮者的癥狀自評與心理治療干預 - 中國誤診學雜志 - 2008, 8(8)
5、心理資訊頻道 《90后上網成癮》2010年07月27日 15:28 網絡綜合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