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要做高考考場,還在讀高二的兒子提前放假,我去接他。在學(xué)校門口碰到一輛可以開進校園的轎車,猛然看到前后車牌上都貼著“高考專用車”的即時貼,這不是故意遮擋號牌嗎?交警不管嗎?我正納悶,兒子提醒我,“為高考服務(wù)肯定可以”。
是啊,現(xiàn)在的高考可以說是全民為之“瘋狂”。高考來臨,很多地方出臺各種措施為高考“護航”,緊急時可用警車送考生、考場周邊禁止鳴號、社保卡可代替準考證、嚴查食品安全等等,為了保證考生順利高考,有關(guān)部門的考慮不可謂不周全。家長們也是極盡所能,為高考的孩子不惜代價。購買各種營養(yǎng)品、租住賓館高考房等等,江蘇省淮安市一家政公司今年推出“高考保姆”服務(wù),3天千元仍是供不應(yīng)求,這些都能讓人體會到天下父母心。
社會為高考提供各種便利服務(wù),家長對考生無微不至都無可厚非,畢竟一年一度的高考是在為國攬才,也是廣大考生一生中的重要節(jié)點,全民關(guān)注理所當然。然而,作為曾經(jīng)的高考生,我總覺得現(xiàn)在的高考熱得有點過頭。2010年,江蘇省徐州市的兩名考生因為堵車耽誤了考試,原因是部分家長封堵了考場周邊的道路,造成公交車長時間被堵在兩站路外。南京市也曾因家長封堵道路而導(dǎo)致嚴重路堵,若干上班族因此遲到,還有那些以高考為名義的“臨時特權(quán)車”在大街小巷穿行。人們不禁要問,因為高考就可以這樣嗎?
回想當年參加高考,除了父親守在身邊等著準時叫醒午睡的我去考試外,好像再沒有太多的變化,依舊是獨自騎著自行車去學(xué)校,每場試考完所有人都像往常一樣回家。雖然同樣是面臨人生重大十字路口,卻似乎沒有今天這般緊張。有專家指出,社會和家長的過度“反應(yīng)”不利于高考,也不利于考生。高考是國家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只要科學(xué)組織,讓廣大考生在公平公正的環(huán)境中競爭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如臨大敵。讓考生和家長都過分緊張,效果往往適得其反,更不能以高考的名義容忍一些違法行為,全民高考熱應(yīng)該降降溫。
“明年就輪到你了,看別的家長做得多好?!崩掀诺囊痪湓捵屧鞠氲ǖ奈叶干o張,還有一年兒子就要高考,我該怎么做呢?看來想不緊張真的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