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是幫助學生理解詞句、段落、篇章情感的一個重要手段,學生朗讀能力高低與否,直接影響到語文教學的整體效果。結(jié)合自己的工作經(jīng)驗,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在語文教學中,朗讀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朗讀的作用
1.朗讀能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表達要求做到用詞準確、生動,語句通順、連貫,句式靈活、多樣,內(nèi)容具體、清晰等。朗讀,可以使學生對讀過的文字印象深刻。通過朗讀課文,學生可以積累語言材料,掌握各種句式,學到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將會促進說話、作文能力的提高。
2.朗讀有利于學生情感的積極體驗
課堂閱讀的主人毫無疑問只能是學生,他要求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儲備、學習經(jīng)驗來感悟體驗新的知識和意義,推進情感的內(nèi)化。這就需要耐心地多做具體引導,切實幫助學生通過真誠的朗讀入情入境,獲得親歷親受的感悟,以使文本包含的感情真正滲入學生心靈。
3.朗讀有利于深入體會課文的內(nèi)容和思想感情
學生在朗讀課文時,把書面語言還原為口頭語言,作者的語言就好象成了讀者自己的語言。與此同時,學生的頭腦中會連續(xù)再現(xiàn)文章中的抒情載體——藝術(shù)形象。這樣一來,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到文章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從而產(chǎn)生強烈共鳴,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4.朗讀有助于學生更直觀地領(lǐng)略到文章的音樂美
學生只有通過恰當?shù)乩首x,才能從語調(diào)的高低、節(jié)奏的急緩、語速的快慢感受到文章的旋律美。特別是,中學語文課本中編排了一定數(shù)量的古詩詞。它們一般都具有句式整飭、平仄相配,節(jié)奏鮮明,句末押韻,好似高山流水的特點。教師在教學古詩時,只有指導學生反復朗讀,才能讓學生直接體會到古詩所具有的音樂美,增強學生對古詩的美學感染力,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熱情。
教師如何設(shè)計朗讀訓練,提高朗讀訓練的效果作用呢?
二、朗讀的訓練方法
1.多種形式的比較朗讀
①刪減字詞,進行比較朗讀。
針對具體課文中情感的體會,采用刪減字詞的方法,進行比較朗讀。《春酒》一文中,母親對自己泡的春酒是很得意的?!把a氣、健脾、明目的呦!”讓同桌分別保留“呦”和刪去“呦”,比較朗讀,領(lǐng)會母親的得意之情。母親也是非常關(guān)心我的。“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縫,小孩子喝多了會流鼻血,太補了?!弊屚婪謩e保留和刪去句中的“呀”和“了”,比較朗讀,母親的關(guān)心之情馬上流露出來了。
②改變句型,進行比較朗讀。
課文中總有一些類型比較特別的句子,如感嘆句、反問句、祈使句等。對這些句子改變句型進行比較朗讀,既能使學生讀出這些句子的特點,又有助于他們領(lǐng)悟到作者的情感?!抖宋绲镍喌啊芬晃闹?,汪曾祺為了表達自己作為高郵人的自豪,運用了許多感嘆句。如“我在北京吃的咸鴨蛋,蛋黃是淺黃色的,這叫什么咸鴨蛋呢!”“不過高郵的咸鴨蛋,確實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xiāng)的完全不能相比!”等,讓同桌分工,一人讀出感嘆句,一人讀陳述句,進行比較。在朗讀中,學生既增強了興趣,又很快就汪曾祺的那份自豪。
2.身臨其境的配樂朗讀
語文課文類型不一,針對不同類型的課文內(nèi)容,選擇與各自朗讀基調(diào)相宜的音樂進行配樂朗誦,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海燕》一文,我錄下“雷聲轟隆、暴雨臨近”的畫面和聲音,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課堂上再加上我慷慨激昂的朗讀,仿佛把學生帶入暴風雨臨近的現(xiàn)場,學生的激情一下子調(diào)動了起來。仿佛看到了英勇的海燕正在展翅高飛。
3.有感染力的分角色朗讀
教學生讀一篇篇課文,旨在培養(yǎng)學生將無聲的文字符號,由視覺到思維經(jīng)過理解加工轉(zhuǎn)換成有聲語言,再現(xiàn)故事情節(jié),描繪景物、塑造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讀不但能集中學生注意力,還能在活躍的氣氛中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如《皇帝的新裝》《威尼斯商人》等,我都采用這種朗讀方式。學生將自己融入到自己所“扮演”的人物內(nèi)心世界中,朗讀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做到了真正的形神一致。
4.創(chuàng)設(shè)情境的想象朗讀。
情景的創(chuàng)設(shè)非常重要,它不但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想象,同時更利于促使學生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最后一次講演》一文,講的是聞一多在得知李公仆先生慘遭遇害后,不顧個人安危,拍案而起,做的一場熱情洋溢的演講。我在講課時,引導學生想像假如自己好友被害,而特務(wù)們還在追悼會上還在肆意嬉鬧,你將會怎樣想、怎樣做。把學生先帶到課文的情境中、再啟迪想象,不僅能激起學生激憤的情緒,還有利于引導學生準確把握文章深層的含義。以慷慨激昂的基調(diào)才能表達出排山倒海的氣勢,受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5.有針對性的反復朗讀。
反復朗讀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給學生充足時間聯(lián)想、思考。反復朗讀文章的重點語段,對領(lǐng)會文章的中心非常重要?!侗秤啊芬晃?,為了啟發(fā)學生珍愛親情,感悟作者濃濃父愛,特意要求學生對文中四次描寫背影的文字反復朗讀。啟發(fā)他們進行想象朗讀——想象父親做那些動作時是怎樣吃力的神態(tài),從而感受到父親甘心為兒子奔波費勁吃苦的情懷;在此基礎(chǔ)上,再讓學生有感情地多次朗讀這些重要語段,思考作者為什么要著力描寫背影。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在父親買橘子爬月臺的背影中深藏著的令人動容的對兒子的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