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隨一群好吃分子去揚州,吃過清燉獅子頭、扒燒整豬頭,卻沒有吃到拆燴鰱魚頭,據(jù)說這三道傳統(tǒng)名菜組成揚州著名的“三頭宴”。之前我不以為然,認為三頭四頭不過只是個噱頭,吃到兩頭可以啦,不用感到遺憾,直到前天在上?;春N髀贰白砻捞煜隆惫俑损^,終于吃到傳說中的揚州拆燴鰱魚頭,才恍然大悟,錯過就是錯過,美食愛好者立場要堅定,計較口福是必須的。
那天我借醉美小寶的地盤,搞了一場孔娘子答謝宴。為的是最近上海書展推出我的兩本新書《煙火氣》和《親愛的咪咪嚕》,一路上幫過我的人很多,要衷心地感謝一下他們。其實真要答謝得擺幾桌酒席,我自知能力有限,燒菜水平也有限,小排場還能保持好名聲。
我看中“醉美天下”的包房附有廚房,還能幫客人備好一應(yīng)食材與調(diào)料,如果你希望餐館助你一臂之力,亦請開口便是。當(dāng)我開出十來個菜的菜單后,內(nèi)心仍然忐忑,小寶立即以六個醉美冷盤相助,并承諾還將有驚喜送給大家。
宴會吃到大半,果然“當(dāng)當(dāng)當(dāng)當(dāng)”……美女服務(wù)員魚貫而入,手捧藍盤金托酒精燈,上面一個純白蓋碗,揭開一看,翠綠青菜圍邊,淡褐色濃湯中,臥著一團深青色肥腴高脂狀物質(zhì),中間分明張開個眼睛。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揚州拆燴鰱魚頭”!
拆燴魚頭主料是千島湖有機花鰱魚魚頭(凈魚頭重1千克以上),宰殺干凈后用刀一切為二,加水放小蔥、生姜、花雕酒、胡椒粉上火燒開,改小火燜燒1小時(不需加蓋可以散去腥味);撈出后,放入冰水中拆骨。拆骨的技巧非一般人所能掌握,因為必須留下鰓下的肉和皮,而且皮一定要保持完整;然后用雞湯加底味煨過魚臉肉和腮肉,放入器皿,用清湯(老雞、精肉、龍骨、雞爪、火腿上籠蒸8小時)加鹽、胡椒粉調(diào)味勾薄欠,澆入魚頭,三棵小青菜心汆水后點綴在周圍。
以上這段是廚師長做揚州拆燴魚頭的秘訣,不要說一般食客,即使是如我這般資深主婦聽了都感覺頭暈,完全失去嘗試模仿的膽量。但是,如此美食面前,品嘗無需膽量,開口便是。于是,我的口腔經(jīng)歷了一場華美盛宴。
由于仔細拆去大小魚骨頭,鰱魚臉上的肉與皮入口顯得那樣的滑膩、鮮美,飽含著濃湯,非常入味,而不像平時潦草煮出來的魚頭,臉上的肉剔下來還是白色淡味的,簡直是口口精華。
揚州拆燴鰱魚頭要趁熱吃,面前酒精燈點著,碗里的湯水溫?zé)幔簧滓簧讓⑺酝?,腰板都挺直,渾身帶了勁。我接著去廚房為大家做“臘肉刀豆南瓜燜面”和“番茄秋葵濃湯”,這兩道菜都是網(wǎng)上看見的,感覺很有誘惑力。我不恥下問,主動求教具體操作步驟,做到心中有數(shù)。當(dāng)然啦,我不會告訴客人,這是第一次當(dāng)眾獻藝。那么,要知道這兩道菜究竟在醉美天下的酒席上成功還是不成功,看官們,且看下回分解。
江南魚羊鮮
幾年前,在南京夫子廟附近一家大飯店“新香園酒家”,葉兆言、蘇童、儲福金三人聯(lián)合招待小眾菜園網(wǎng)友。那家是杭幫菜,王領(lǐng)隊喊葉兆言一起去點菜,走到門口,葉兆言想起來說:“明珠寫菜譜的是專家?!北憷衔乙黄鹑ィ€說:“早就聽村長介紹你了?!毖哉Z的自然和親切讓人非常舒服。
那飯店是看著樣品點菜。繞了很大的圈子來到樓下展示廳,主要聽王領(lǐng)隊的,因為她熟悉這家店,知道什么好吃。葉兆言顯然不擅長點菜,我們點什么他都說好。突然,他站在一個魚頭羊肉煲前面,指定要點它,說是在新疆還是哪里吃過的,很好吃。被王領(lǐng)隊皺著眉頭駁回。我也覺得太奇怪了,魚頭怎么能和羊肉混在一起燒呢?從來沒聽說過,就沒有支持他。
可能以往吃過的那個魚頭羊肉煲給葉兆言留下的印象太強烈了,其他菜都提不起他的興趣,在那兜了幾圈,葉兆言一個菜點都沒貢獻出來。我只聽見他跟在我們后面,嘮嘮叨叨地惦記那個魚頭羊肉煲,待我們一沒思路,他就想用此菜點亮我們。王領(lǐng)隊是個能干而爽快的女子,被她判刑的,幾乎不能復(fù)生。我和他們比較陌生,聽見葉兆言不依不饒說:“賭一把吧,就賭一把!”想笑又不敢笑。葉兆言最后翻案沒有成功,所以那個構(gòu)思奇異的“魚頭羊肉煲”究竟妙不妙還有待考證。
這件事我當(dāng)作笑話告訴朋友后,其中懂的人就怪我:“魚羊鮮那么有名你居然不知道,你看那個漢字‘鮮’是由哪兩個字組成的!”這一說讓我狂汗不已。無錯不成書,無破綻不是孔娘子,我需要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再學(xué)習(xí)。
魚羊同烹之典故
關(guān)于魚羊燒鮮的來歷,有人說在三國時就有,并且與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jīng)典戰(zhàn)役“官渡之戰(zhàn)”有關(guān)。
相傳三國時期,欲稱霸中原的曹操與狂妄自大而聞名的大軍閥袁紹在官渡(今河北)一帶拉開了三國歷史上最長久的拉據(jù)戰(zhàn)——官渡之戰(zhàn)。袁紹坐地迎敵,糧草充足,而曹軍千里進犯,糧草十分有限。曹操多日圍攻袁紹不下,曹軍軍糧就日益顯得短缺。二月余,戰(zhàn)事仍在進行,軍廚們越來越為將士們的飲食擔(dān)心。曹軍中多為北人和胡人,軍糧中多以牛羊肉為主。一日軍廚們正在烹煮為數(shù)不多的牛羊肉,突然看到即將干枯的河水中有一條魚蹦跳到岸邊來,便把它取肚洗凈與羊肉混在一起烹煮,以補充軍糧不足。
誰曾料到,煮出來的味道竟是無比鮮美,香飄四里,將士們吃后大為感嘆,勇氣倍增,最終贏得了官渡之戰(zhàn)的勝利。之后在中國烹飪史上,便也有了魚羊同烹的先例。“魚羊燒鮮”、“魚羊合鮮”也成為一道人們十分喜愛的名菜。
在我國古典菜中有一道名菜叫“羊方藏魚”,其做法是將魚置于割開的大塊羊肉中同鍋燉成,做出來的菜味道鮮美無比。因魚藏在羊肉內(nèi)同烹,魚鮮羊鮮合為一鮮,其味更鮮,可以說這是今“套菜”的雛形,也可稱為“二套菜”。
在陜西的清真名菜中,有一道菜叫“魚羊燒鮮”,也有叫“魚羊合鮮”,幾乎大一點的清真飯館都有這道菜?!棒~羊燒鮮”與古代的“羊方藏魚”有異曲同功之妙,不同的是,羊方藏魚是把魚藏在羊肉內(nèi)燒,而魚羊燒鮮則是把細嫩的羊肉放在魚肉內(nèi)烹,一個是羊肉包魚,一個是魚肉包羊。
魚有腥味,羊有膻味,但魚羊合在一起便成了鮮,當(dāng)然也有人說動物中魚肉羊肉為最鮮,所以無論古代的羊方藏魚還是以后的魚羊燒鮮,都是把魚與羊同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