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皮蟹,也稱“重殼蟹”,是珠江口的一種特產(chǎn),自然也是香港人喜愛的一種美食。可是,我在香港生活時,品嘗重皮蟹的機會卻并不多。一則因為這種蟹并不是一年四季都有,往往要到夏天才能吃到;二則數(shù)量也不多,并不是每家海鮮店都有供應(yīng)。所以,雖吃過二三次,印象卻有些模糊了。
珠海邂逅重皮蟹
最近又去香港,特意到盛產(chǎn)海鮮的布袋澳漁村“發(fā)記酒家”尋覓重皮蟹,竟然被告之沒有。又去香港市內(nèi)一些酒家打探,回答也是沒有,不免讓人失望。之后,落腳珠海,來到名店“金悅軒”,居然發(fā)現(xiàn)水產(chǎn)檔上尚有六七只重皮蟹可供選購。于是,挑了三只,鹽上桌,重溫美味。
重皮蟹的另一個別稱是“松皮蟹”。在咸淡水交匯的江河入海口,尤其是珠江入??诘闹楹?、番禺、南沙一帶均有出產(chǎn)。在珠海,還被稱為當(dāng)?shù)氐乃拇竺朗持唬溆嗳龢邮菣M琴蠔、萬山對蝦、白藤蓮藕。這種蟹無法人工養(yǎng)殖,捕捉困難,數(shù)量稀少,有人稱,大約每1 000斤青蟹中,才有10斤重皮蟹,所以更顯珍貴。
重皮蟹不同于普通蟹和軟殼蟹
重皮蟹與普通蟹有什么不同呢?重皮蟹其實也是青蟹的一種。與青蟹放在一起時,外形與模樣竟十分相似,常人實在難以區(qū)分。但店家卻有辦法識別,只見他掀開那蟹的裙邊一角,頓時可見殼下還有一層棕色的殼。不過,那蟹會四爪亂動,當(dāng)然是極不舒服。
因此,重皮蟹的“重”,不是輕重的重,而是重復(fù)的重。也就是說,這種蟹的殼有軟硬兩層。外面一層青殼是硬的,與普通蟹并無異樣,里面一層棕色的殼是軟的,是可食用的。妙就妙在此處。
重皮蟹與軟殼蟹也不同。軟殼蟹是蟹已蛻去了舊殼,而新殼尚未變硬,此謂軟殼。而重殼蟹,則是舊殼未蛻去,新殼已長成,新殼舊殼同時并存,殼上罩殼,就顯得稀奇了。
而我們在店家見到的重殼蟹,其實正是青蟹將要完成而未完成的最后一次換殼,此時正是蟹的青壯年時期。最好的重皮蟹是那種剛剛重殼的,外面的那個硬殼又薄又脆,而里面的那層殼卻脹得滿滿的,十分豐厚,軟殼下包藏了豐腴的脂膏,再下面就是豐滿鮮嫩的潔白肉質(zhì),蟹身內(nèi)的間隔也很脆薄。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那蟹除了脂膏,渾身是肉。比起江南的大閘蟹,同樣分量的蟹,蟹肉要多出一大半。
其實,此時的蟹正處于青蟹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香港人也稱這種尚未最后成年的蟹為“奄仔蟹”,語氣中充滿愛憐,像對少兒一般。此時的蟹,為了懷里抱卵,又要長新殼,只得積聚能量,儲足養(yǎng)分。為了躲避敵害,還要分頭躲進海底的泥洞里,或是沿海紅樹林區(qū)的隱蔽處,靜靜地等待新舊交替,蛻去舊殼,長成新殼。當(dāng)?shù)貪O民稱這個過程是“屋蟹”。
甘香軟滑蟹中極品
“屋蟹”期的重皮蟹豐腴多膏,脂肉囤積,美味無比。所以有些老食客一到仲夏,乃至中秋,就點著名要重皮蟹,除了它的珍稀,更是它的美味。
重皮蟹好吃在什么地方呢?以一個字概之——香!那棕色的軟殼是香的,那豐腴脂膏是香的。那種香是蟹所特有的香,甘香軟滑,真是蟹中極品。
為了保留這種特有的香,燒制重皮蟹,都必須是原只蒸或是原只,絕對不能開邊,哪怕是撕開一條腿,讓膏汁流失一滴,都算暴殄天物。有的店家主廚在做這道菜時,先將蟹定型,再將鹽在高溫爐上25分鐘,不加任何調(diào)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蟹的色、香、味、形。當(dāng)然,上桌后,食客們也可以根據(jù)各自的口味,蘸以不同的醬汁。
重皮蟹不僅肉質(zhì)好、口感美,而且色澤光亮,營養(yǎng)價值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是滋補佳肴,在港、澳、臺和珠海、番禺一帶,聞名遐邇,實在是一種極少有又特別受歡迎的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