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春林是“二輕系統(tǒng)”一名政工干部,1998年退休。按理說辛苦了一輩子,如今退休了,也該頤養(yǎng)天年,在家好好地享享清福了。可這名有著多年黨齡的老黨員,沒有這么做,而是放棄了舒適安逸的退休生活,主動找到當時的居委會主任,積極請戰(zhàn),發(fā)揮他愛好美術、能寫擅畫的特長,承擔下來自己所居住的輕工轄區(qū)內的四塊黑板報的書寫任務。這一寫就是14年……
他寫的板報能緊跟形勢,通過板報把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及時宣傳給社區(qū)的居民百姓,把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及時送到社區(qū)居民的心坎兒中。他寫的板報內容豐富多彩,不僅宣傳黨的各項方針政策,還在黑板報上出一些中老年防病養(yǎng)生知識、家庭生活小竅門兒、居民家庭安全防范順口溜兒、猜謎語等內容,凡是與居民生活有關的內容應有盡有。所以他寫的板報深受社區(qū)居民歡迎。不僅如此,他的板書也寫得非常工整,花邊插圖也裝飾得恰如其分。看他的板報簡直就是一種藝術享受。所以每當他寫黑板報的時候,常常引來人們的駐足圍觀,圍觀的人群里不僅有社區(qū)居民,還有過路行人,使本不寬敞的道路形成了擁堵。看戎春林寫板報成了社區(qū)一景,也因此凝聚了社區(qū)居民的心。
河南老大爺,贊揚北京人
戎春林的板報寫得好,不僅贏得了北京人的贊揚,而且也得到了外省市人的稱贊,可謂為北京人增光添彩。
那是一個寒冬的夜晚。北風凜冽,寒氣逼人。戎春林外出辦事,回家途中路過社區(qū)黑板報,老遠就看到一個人站在黑板報前,他感到很奇怪,這么寒冷的天氣,那個人在這干什么呢?等他走近一看,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手中拿著筆和本兒,正借著路燈的光亮,在那兒抄寫著什么。他問這位老人:“老人家,天這么晚了,又這么冷,您在這兒干什么呢?”這位老人告訴他:“俺是河南人,來北京探親,明天就要坐火車回老家了。今天從這兒路過,看見黑板報寫得好,字寫得漂亮,內容更好。特別是有那家庭防病養(yǎng)生常識,還有家庭生活小竅門兒,都挺實用的。所以俺就想把它抄下來了?!比执毫终f:“老人家,天黑看不清,您不用抄了,板報是我寫的,我回家給您拿底稿兒去?!崩先寺劼牐话炎ブ执毫值氖质箘诺匚?,并激動地說:“什么,板報是你寫的?太好了,俺得謝謝您寫了內容這么好的板報。”
不大工夫兒,戎春林從家中把底稿兒拿來,交到了這位老人的手中,并謙虛地說:“對不起,底稿兒寫得太亂了,您看著行嗎?”這位老人連連說:“中,中啊!”他向戎春林致謝后,帶著滿意的笑容離去。這位老人不僅把戎春林送給他心愛的板報內容帶回了家中,也把北京人熱情好客的厚德精神帶給了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戎春林用他手中的粉筆傳播了北京精神。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政工工作的干部,戎春林養(yǎng)成了認真嚴謹的工作習慣。他摘錄的一些社區(qū)百姓關心的惠民政策都記錄有出處;一些保健知識也記錄了資料來源。例如有一次他正在寫板報,身后的一位老者說:“你寫的這個政策不對?!比执毫帜托牡卣f:“我寫的是有根據的,不是瞎寫的?!辈⒛贸隽艘环輬蠹堈f:“這條政策就是從這兒摘錄下來的,您看看哪兒錯了?”看到戎春林手里的報紙,這位社區(qū)居民不作聲了。
正確的,戎春林堅持自己的觀點,如果真的是自己有了錯誤,戎春林會虛心接受。一次,戎春林在寫黑板報,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孩在旁邊觀看。看了一會兒,這個女孩兒說:“大爺,您這個字是不是寫錯了?”戎春林一看,果然是寫了一個錯別字,趕忙說:“是寫錯了,姑娘謝謝你?!比缓筅s緊把錯別字改正過來。戎春林住家的樓里住著好幾位教師,有時,這些老師晚上找到戎春林的家里,指出黑板報上哪里有錯誤,態(tài)度十分的誠懇。由于有了大家的關心與支持,戎春林能夠集思廣益,黑板報的質量越寫越高。社區(qū)居民圍觀戎師傅寫板報成了社區(qū)一道風景線。
持之以恒,14年堅持彰顯北京精神
14年如一日的堅持,除了有戎春林鍥而不舍的精神支撐,還有全家人的理解與支持。看到自己的家人為建設和諧社區(qū)作貢獻,妻子和兒女十分理解戎春林作為一名政工干部、一名老黨員的情懷。全家人對戎春林為社區(qū)寫板報給予了鼎力的支持。兒子女兒經常幫助父親在網上查一些資料。有時為了趕早兒寫板報,戎師傅連早點也顧不上吃,老伴兒就把熱乎乎的早點送到黑板報前。戎師傅急匆匆地把早點吃完,馬上又投入緊張的工作。
戎師傅的老伴兒沒有文化,但她經常在戎師傅寫板報的時候站在一旁,站腳助威。每當有社區(qū)居民和過路行人由此經過,看到戎師傅寫的精美漂亮的黑板報,并夸獎黑板報寫得好的時候,她的臉上充滿了幸福的笑容。戎師傅曾經對我說:“我和老伴兒共同生活了44年,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吵架拌嘴,有意見不統(tǒng)一的時候。唯獨在寫黑板報這個問題上,我們二人是高度統(tǒng)一的。她堅決支持我為社區(qū)寫板報。在我寫黑板報的時候,為我搬凳子,幫我遞尺子,給我送早點,數九寒天還在家中灌好熱水袋給我送到黑板旁,努力當好我的好后勤。我能堅持這么多年寫辦報,家人功不可沒。軍功章有我的一半兒也有家人的一半兒?!?/p>
寫黑板報看似是個輕松活兒,其實并不輕松。夏天烈日炎炎、驕陽似火。為了避開炎熱天氣,戎師傅只得早早地起來擦黑板、寫板報,經常是四五點就開始工作。等到社區(qū)居民早起上班兒走出家門的時候,戎師傅的板報作品已大功告成。冬天數九隆冬,寒風刺骨。戎師傅往往是沒寫上幾行字,手指早已凍得不聽使喚了。沒辦法,只能手捧老伴兒送來的熱水袋,焐一會兒手,緩過勁兒來再接著寫。
自1998年退休以來,14年來戎師傅共寫了1686期黑板報。他用手中小小的粉筆,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宣傳精神文明;宣傳發(fā)生在社區(qū)居民中的好人好事;弘揚好思想、好風尚?,F如今他又用手中小小的粉筆書寫北京精神。他本人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北京精神。正是小粉筆寫出大天地,平凡小事彰顯北京精神。
編輯/韓 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