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與德國著名制片人肖煙(中文名)邂逅西安,他笑說馬上就要逃離了,要逃回到生他養(yǎng)他的德國那個恬謐小鎮(zhèn)。肖煙2003年留學中國中央戲劇學院影視專業(yè),在中國已經(jīng)生活了近10年,他能說一口相對流利的漢語,甚至有時故意發(fā)出老北京的兒化音。肖煙酷愛紀錄片制作,畢業(yè)后留在中國,負責拍攝有關(guān)中國的影像和素材。
說到逃離,肖煙感受頗深:“中國的飛速發(fā)展讓人震驚,我長期住在北京,用影像見證了它的快速變化。但是我覺得做今天的中國人太累了,我的許多中國朋友根本沒有休息的欲望,這里似乎成了一個無法安然入睡的國度,他們把生活與財富搞顛倒了。人們終日淹沒在焦慮、焦躁、煩悶、喧囂的環(huán)境中,我根本搞不清他們到底想要什么?甚至連帶著我都被感染得狂躁不安。我決心離開中國,至少幾年內(nèi)不會回來。當然,這不等于說我不喜歡中國,我很喜歡,只是厭倦了目前這種浮躁的氛圍?!?/p>
前不久,看過一部紀錄片,在巴哈馬群島的哈勃島上,那里沒有互聯(lián)網(wǎng),沒有手機信號,寧靜是整個島嶼的主旋律。人們享受沙灘和海浪,讓心靈歸復原始的平靜,讓靜謐吞噬躁動的心胸,讓善的本性靈魂出竅。只有擺脫時間的束縛,生命才有真正的自由。你可能會說,那不是窮人可以去的地方,需要攢足了財富才能去凈化。問題就出在這里,用金錢換來的不等于幸福,幸福是一種長久的心靈安謐和滿足。從這點上說,我充分理解肖煙的逃離。
對于肖煙而言,整個世界都在逐漸放慢腳步,回歸慢節(jié)奏的本質(zhì),感受生命的奇跡,享受生活的快意。而只有我們,似乎永遠缺乏安全感,將金錢當做人生惟一的財富和避難所,積攢了再積攢,甚至不惜透支生命去攫取。事實上,一個人不是你擁有多少財富才快樂,而是你如何將有限的財富演變成莫大的幸福。何謂幸福?這是一種價值觀的判斷,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幸福觀;有怎樣的意識形態(tài),就會產(chǎn)生怎么樣的社會趨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