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秦嶺腹地佛坪乍暖還寒。我們一行來到距縣城約20公里的大坪峪,探訪在這里“插隊落戶”的兩只大熊貓。
3年前,陜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yǎng)研究中心,秦嶺大熊貓野化培訓基地在這里建成,本刊記者曾專程到此采訪。據研究大熊貓的專家說:秦嶺地區(qū)的大熊貓,距今已有70萬年的歷史,在地球上它甚至比人類還古老,因此稱大熊貓為人類的“老朋友”一點也不夸張。
我們到達目的地已將近下午4點鐘,但基地的飼養(yǎng)員說,我們很幸運,大熊貓平時在這個時間早該進窩休息了,難得今天天氣好,山里的氣溫已躥升至十五、六度,大熊貓從早上開始就一直在外面活動,直到現(xiàn)在也絲毫沒有休息的跡象。兩只大熊貓就在我們眼皮底下,旁若無人地散步、嬉戲、打盹、曬太陽,仿佛在告訴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朋友:我愛你們。
基地內原先有三只大熊貓,分別叫大寶、二寶和城城。雌性的大寶、二寶為圈養(yǎng)大熊貓,均出生在秦嶺北坡周至縣境內的搶救飼養(yǎng)研究中心。最小的城城為雄性,是工作人員在野外發(fā)現(xiàn)和救治的一只野生大熊貓。
這次我們只看到大寶和二寶,城城已被轉移到陜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yǎng)研究中心。當初,它們進入基地時都是兩歲左右的幼年熊貓,現(xiàn)在的大寶和二寶已經是成年大熊貓了。但我們被告知,這兩只大熊貓距離真正意義上的放歸自然還有很長的路,因為大熊貓的放歸是一項很嚴謹的科學實驗,此前尚無成功放歸先例。
大飽眼福后,記者一行與大熊貓揮手作別。兩只大熊貓也似有不舍之意,遲遲不肯歸洞。飼養(yǎng)員小李不解,平日里大熊貓又懶又饞,從來沒像今天這么興奮。莫非真應了那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