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好政府信息公開查閱中心,發(fā)揮好查閱中心的功能和作用,為建設透明公正型政府服好務,成為擺在檔案工作者面前的新問題。
1 對現狀的思考
目前,各地相繼建成了政府信息公開查閱中心,因沒有具體的標準和模式,形式不盡一致,功能和作用發(fā)揮差異很大。許多地方的政府信息公開查閱中心是在現行文件查閱中心的基礎上演變而來,有的甚至只是將現行文件查閱中心的牌子換成政府信息公開查閱中心牌子,從而使查閱中心的功能和作用的發(fā)揮大打折扣,利用率和效果不盡如人意。
2 對現行文件查閱中心的思考
現行文件查閱中心雖然建立多年,但功能作用沒有發(fā)揮出來,有的查閱中心形同虛設。究其原因,一是,公眾對檔案的傳統認識沒有改變,認為紅頭文件只對組織、部門開放,即使對公眾開放,也是少之又少,且查閱手續(xù)復雜。公眾的參與意識,對知情權的要求雖有,但不強烈。即使有維權意識,又不知到何處去尋找維權的依據和根據。原因就是政府發(fā)出的信息和公眾得到信息不對等,渠道不暢通。致使政府的政令不能及時全部地傳遞給公眾,使公眾對政府產生誤解,形成政府頭疼的上訪事件。二是,內容不全,更新不及時?,F行文件查閱中心設立之初,各地都以“兩辦”的名義下發(fā)文件,具體規(guī)定移交時限、內容,但是,到移交時,到底該交哪些、交多少,沒有具體的底數和標準。結果是:交什么,交多少,不是我們說了算,而是移交單位自己說了算,我們只是被動地接收,單位給多少就是多少。原因就是我們不掌握各單位何時出臺文件,出臺什么文件,出臺多少,加之“兩辦”文件又沒有具體的督察考核機制,時間久了,按時如數移交的單位越來越少,即使我們催促移交,他們也會找借口,以沒有出臺新文件搪塞過去。明明知道是不可能的,也無能為力,只有聽之任之。導致現行文件查閱中心的文件信息不全,老化,得不到及時的更新和補充。
3 對政府信息公開查閱中心的思考
3.1 把好接收關,保證政府公開信息的完整齊全。為了吸取現行文件查閱中心的經驗教訓,在接收政府公開信息前,應積極主動地到法制局和相關單位,認真調查摸準各單位按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guī)定的應公開信息內容的底數,切實做到在接收時,心中有數。徹底改變過去那種單位交多少就是多少,被動式的接收方式。盡可能地做到依照我們提供的目錄、數量期限移交,只有這樣,才能保障政府公開信息內容的完整性、及時性。實現為組織、個人提供及時準確的政府信息,做到“一站式”服務。
3.2 查閱手段現代多樣,提供利用服務快捷便利。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在建設政府信息公開查閱中心時,應有一定規(guī)格的電子顯示屏,適時地向外發(fā)布政府信息公開的動態(tài),實現政府政令的發(fā)布與社會公眾接收同步,實現傳遞渠道的暢通便捷、政令暢通,最大限度地減少因公眾不了解政府政策性文件和相關信息而引發(fā)的信訪案件,成為政府排憂解難的助手。建立電子查閱室和觸摸屏,消除信息提供者與查閱者的距離感,徹底消除查閱者的畏懼感和陌生感,實現自我查詢,為查閱者提供寬松快捷的查閱服務。
3.3 建立完善的督查考核機制。要保證政府信息公開查閱中心的正常高效運行,要有相應的督查機制和考核制度來保證,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現行文件查閱中心“有名無實”的現象重現。在政府信息公開查閱中心建立之初,就應建立完善政府公開信息報送的督查通報機制,將各部門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納入政府年終考核目標中。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政府信息公開查閱中心的信息報送及時完整,保證政府信息公開查閱中心的功能和作用發(fā)揮。
(作者單位:南陽市中心醫(yī)院辦公室 來稿日期:201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