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科學界定檔案安全體系的含義出發(fā),構建了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內(nèi)容框架,提出了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哲學方法、一般方法和專門方法,并進一步分析了三者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檔案安全體系;內(nèi)涵;內(nèi)容建構;研究方法
Abstract:From the scientific definiting to the archive security system, compose-built our country archive security system construction framework of the content, put forward our country archive security system construction method of philosophy, general methods and special method, and further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Keywords:Archive security system construction; Connotation; Content; Research method
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但是,自它發(fā)起之始,就引起了檔案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本文從界定檔案安全體系的科學定義出發(fā),試圖構建起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內(nèi)容體系模型,并進一步提出相關研究方法,以供廣大專家、學者借鑒。
1 檔案安全體系的內(nèi)涵
就目前的文獻來看,我國檔案學界對檔案安全體系的含義還沒有明確的界定,僅有兩位作者在文章中談到了檔案安全體系概念的問題。趙鵬在文章中說:“關于檔案安全體系的概念,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定義。簡單地分析,檔案安全體系包含著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檔案安全,二是體系。其中,檔案安全是目標,而體系則意味著針對目標實現(xiàn)的全方位審視和整合?!盵1]項文新就“檔案信息安全保障體系”這一相近的主題,下了一個定義:“檔案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是指從信息安全技術和信息安全管理等方面對檔案信息及信息系統(tǒng)進行安全防御,確保檔案信息系統(tǒng)安全可靠運行,保障檔案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實性、不可否認性、可控性和可追溯性(一般信息安全保障目標為前五個安全屬性,檔案信息安全更應該強調七個安全屬性),并具備對檔案信息安全動態(tài)保護能力的綜合性信息系統(tǒng)防護體系?!盵2]
趙鵬雖然明確提出了檔案安全體系的概念,但是,嚴格意義上來講,他只是從字面出發(fā),簡單地對內(nèi)容及其相互關系進行了闡述,類似于望文生義,并沒有給它下定一個科學的定義,但是,他的這種思路卻可為進一步研究提供借鑒。而項文新由于其研究內(nèi)容的不同,對檔案信息安全保障體系下了一個較為嚴密合理的定義,但是,其研究的內(nèi)容只是檔案安全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故其概念只有借鑒意義而不能照搬。
正如趙鵬所說,檔案安全體系包含了檔案安全和體系兩個子概念。而從狹義上來講,檔案安全又包括了檔案實體的安全和檔案信息的安全。由于檔案安全體系建設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內(nèi)容還涉及了檔案的前身——文件的安全,還有與檔案管理有關的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的安全。此外,筆者以為,還應將關于檔案安全和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理論研究涵蓋在內(nèi)。這實際上是廣義的檔案安全。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檔案安全體系的概念應有狹義和廣義之分。體系是指若干有關事物或某些意識相互聯(lián)系的系統(tǒng)而構成的一個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首先,單從字面意思理解,體系應該是系統(tǒng)性的;其次,因為事物和意識是處于不斷運動變化狀態(tài)之中的,所以,它應該是動態(tài)性的;最后,因為要構建的是中國的檔案安全體系,因此,它應該符合中國特色和檔案專業(yè)特色乃至地方特色,才能做到因地制宜,發(fā)揮相應的作用,所以,它還應該具備特色性。系統(tǒng)性、動態(tài)性、特色性是所要建設的中國檔案安全體系的基本特征。
基于以上分析,可對檔案安全體系作如下界定:
狹義的檔案安全體系是指為保護檔案實體和檔案信息安全而采取的所有手段所構成的系統(tǒng)性、動態(tài)性、特色性防護體系。
廣義的檔案安全體系是指為保護文件、檔案實體、檔案信息及相應軟硬件設施的安全,而進行的理論研究和采取的所有手段所構成的系統(tǒng)性、動態(tài)性、特色性防護體系。
2 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內(nèi)容建構
就目前的研究狀況而言,學者們對檔案安全體系內(nèi)容的研究著墨點較多,也是理論深度的最佳著眼點和突破口。
楊冬權將檔案安全體系的內(nèi)容概括為“思想教育、制度建設、內(nèi)部管理、設施建設、原件保護、信息保護、技術應用”[3]等幾個方面;張美芳、王良城認為“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包括三個子系統(tǒng),即檔案管理安全子系統(tǒng)、檔案維護安全保障子系統(tǒng)、檔案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安全保障子系統(tǒng)。這三個子系統(tǒng)貫穿檔案的整個生命周期,覆蓋四大方面,即安全基礎設施、安全全程控制、安全組織管理和安全法律規(guī)范”。[4]
楊冬權從宏觀指導的角度,提出的是提綱挈領的內(nèi)容體系,而張美芳等人的研究從理論深度和張力來說都是較領先的。此外,他們進一步深入研究了“檔案安全保障體系模式設計的理論依據(jù)、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動態(tài)響應模型、檔案安全保障體系的組織形式” ;[5]不僅如此,他們還具體嘗試了“檔案安全標準體系”的構建研究。[6]可以說,他們發(fā)表的系列文章,不僅是檔案安全體系內(nèi)容建設的優(yōu)秀代表,更是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理論研究的亮點。
但是,深入分析其研究成果,就可發(fā)現(xiàn)其構建的內(nèi)容體系還存在不完善、不系統(tǒng)的地方:一是許多內(nèi)容未包含在內(nèi),如檔案安全體系的理論研究、評價和反饋體系等;二是其據(jù)以分類的標準有些模糊,導致部分內(nèi)容在外延上存在交叉。
從內(nèi)容結構上來說,檔案安全體系應是由若干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子系統(tǒng)構成的。張美芳嘗試構建的“檔案安全標準體系”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些子系統(tǒng)相互作用、有機聯(lián)系,共同構成了檔案安全體系這個大系統(tǒng)。
筆者以為,從性質而言,我國檔案安全體系應該包括兩大系統(tǒng):一是軟件體系,二是硬件體系。軟件體系又包括:檔案安全理論體系、檔案安全教育體系、檔案安全法規(guī)體系、檔案安全標準體系、檔案安全軟件技術體系、檔案安全評價體系等;硬件體系包括:檔案安全庫房保障體系、檔案安全設備保障體系、檔案安全人員保障體系、檔案安全硬件技術體系、檔案安全備份體系等。如下圖:
正如地球的生物圈一樣,每個子系統(tǒng)之間都有一定的獨立性,但更重要的是,它們之間互相聯(lián)系、互相影響,缺一不可,共同構成了檔案安全體系這個大系統(tǒng)。硬件體系是檔案安全體系的物質基礎,軟件體系是檔案安全體系的靈魂和思想保障。
3 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研究的方法論體系
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研究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運用各種方法,這些方法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又構成了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研究的方法論體系。
3.1 研究方法
3.1.1 哲學方法。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智慧的源泉:“世界上的一切理論,都是一層一層地概括的,到了最高層次就是哲學,就是人認識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總結出來的最高的原理、最有普遍性的原理。這種最有普遍性的原理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的核心,就是辯證唯物主義?!盵7]他認為,“現(xiàn)代科學技術體系結構中的九個部門,都是與人類科學知識的最高概括——馬克思主義哲學緊密相連的?!盵8]錢學森提出的現(xiàn)代科學技術體系結構中的九個部門,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shù)學科學、系統(tǒng)科學、思維科學、人體科學、軍事科學、行為科學和文藝理論。自然,哲學方法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檔案學研究方法體系中最高層次的方法和理論基礎。
哲學方法的集中表現(xiàn)是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研究涉及觀念條件、技術條件和實踐條件等方方面面,包含實踐和理論的辯證關系,需要運用到系統(tǒng)論、矛盾論等唯物辯證法。
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研究的最終目的是指導建設實踐,在實踐過程中不斷修正、豐富和發(fā)展理論成果。而我國檔案安全體系的建設又不是孤立存在的系統(tǒng),它在保持自己相對獨立性和特色的同時,又不斷與外界進行著物質、能量和信息的輸入、輸出,更需要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方法的宏觀指導。
3.1.2 一般科學方法。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研究過程中還會具體應用到如下科學方法:
一是歷史研究法。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研究中應用歷史研究法,應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是繼承和發(fā)展前輩們的相關研究成果,尤其是關于檔案載體的安全、檔案信息安全、檔案安全法規(guī)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二是將歷史主義的思想貫穿于理論研究中去,研究結果要符合當時當?shù)氐臍v史情況,即國情、地情和人情等。
二是調查研究法。在具體的準備工作中,通過調查、實踐,了解和掌握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第一手資料,并對之進行分析、歸納和綜合,從中找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是理論研究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同時,理論研究的結果最終還要放歸實踐,在實踐中檢驗,而檢驗結果的收集和提煉也離不開調查研究方法。
三是比較研究法。首先,由于我國各地區(qū)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發(fā)展不平衡,不同地區(qū)的相關部門能夠提供給檔案安全體系建設賴以發(fā)展的物質基礎也自然不同,因此,我國各地區(qū)檔案安全體系建設必然會有所差異;其次,由于各地區(qū)的防范重點不一樣,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內(nèi)容側重點自然不可一概而論;最后,國外相關建設經(jīng)驗和教訓也會帶來很好的借鑒。因此,挑選有代表性的檔案安全體系建設事例,研究其建設思路、模式、方法和技術,在比較中找出其優(yōu)劣,可為我們提供啟發(fā)或從中歸納出能夠普遍運用的規(guī)律來。
四是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是實證主義思想的具體應用。通過正反兩方面的案例研究,盡可能多地掌握不同地區(qū)、不同背景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模式,可使研究更有深度和針對性。
3.1.3 專門研究方法?!皺n案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應該擁有自己獨特的研究方法,但是,由于檔案學是一門發(fā)展中的學科,目前,還沒有自己專門的研究方法。”[9]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研究更是如此。在長期的研究中,通過融合和應用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證實了某些專業(yè)的研究方法特別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對檔案學的研究是非常有效的。在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研究中,尤其是在對檔案安全體系的評估中,必須借助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才能完成,因此,就專業(yè)程度而言,可將其稱為“專門研究方法”。
一是定性研究法。從檔案學的角度出發(fā),綜合考慮政治、經(jīng)濟、地理等因素,將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看做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有機系統(tǒng),進而通過對具體的事實和現(xiàn)象的分析和研究,探索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發(fā)展過程中的規(guī)律。
二是定量研究法。運用統(tǒng)計學、運籌學等方法,對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現(xiàn)象、過程、規(guī)律等進行定量研究,尤其是對我國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效果、效益及用戶需求等進行定量分析,建立一套具有“量”的規(guī)定性的科學概念和計量化的途徑與方法,不僅能獲得更加理性的認識,更是此項研究科學化的標志。
3.2 三者之間的關系。上述三類研究方法自成體系又相互影響。哲學方法作為最高層次的方法,對一般科學方法和專門研究方法進行宏觀指導。作為靈魂,它不僅協(xié)調著整個方法論體系的正常運作,還時時滲透在一般科學方法和專門研究方法的具體運用過程中。一般科學方法和專門研究方法作為具體的研究方法,其子方法在研究中可獨立使用,也可結合使用,要根據(jù)研究需要恰當取舍,融會貫通。
三種方法互相作用,互相影響,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方法論體系,成為我們研究檔案安全體系建設問題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