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推動良好國家形象,企業(yè)擴大國家影響力,國家助力文化推廣和企業(yè)出口,“韓流”背后的生意經很“精”。
葉馨,北京的公司白領。最近迷上了韓國明星張根碩的她,每天都喜歡纏著同事聊自己的偶像。她最常說的兩句話是“哇,他好帥呀!”和“我要去首爾”??戳嗽S多韓劇之后,時尚華麗的大都市首爾已經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她還期待著在首爾街頭邂逅一個張根碩那樣的花樣美男。
梁夏,正在上研一的四川女孩,剛從首爾自助游回來。她熱烈地向朋友講述著自己的旅游經歷:“首爾特別漂亮!東西很好吃,又有很多東西可買,我在那邊成了購物狂?!彼谧约旱娜鞘謾C上一張張滑動隨拍的照片給朋友看,其中還有她準備在微博上曬一曬的戰(zhàn)利品照片之一——一堆Skinfood的護膚品。
這兩個中國年輕人對韓國的迷戀,不過是世界各地“韓粉”的一個縮影。
演藝公司:自己賺也讓國家賺
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使整個亞洲一片愁云慘淡,韓國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了沉重打擊。也正是那時,包括韓劇、韓國明星、流行音樂等時尚元素的“韓流”蓄勢待發(fā),短時間內年輕人中間流行起了聽HOT的歌、剪韓國潮流發(fā)型、穿“韓版”的衣服,中年人則不看《藍色生死戀》就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十幾年后的今天,念叨著韓國那些“哥哥們”的粉絲從未減少,《江南Style》又在不久前刷爆了人們的微博。
在韓國駐華文化院院長金辰坤看來,不管是韓流音樂還是韓劇,乃至今天《江南Style》的風行,都主要是其背后的演藝和企劃公司推廣得力的結果。韓國的三大娛樂公司SM、YG、JYP公司都有自己的一整套完整而成熟的藝人培訓和造星體系。SM公司就號稱有最好的宣傳策劃、最好的播出時段和最頻繁的暴光率。
盡管韓國娛樂圈近年來爆出不少藝人自殺的丑聞,經紀公司“堪比吸血鬼”的新聞也屢見不鮮,但每年都有無數(shù)懷揣星夢的新人進入演藝圈。看看鳥叔Psy一首神曲爆紅之后掙了多少就知道了:Psy的源源不斷的廣告合約加上演出費及著作權費,個人純收入已超過15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8600萬元);Psy的父親樸元浩所在的韓國半導體公司DI公司的股價自7月中旬以來已經暴漲近500%,外界揣測股價暴漲是因為Psy持有DI股票,或與公司有生意往來;10月4日,因為Psy在首爾廣場舉行的免費演唱會上喝了一罐真露燒酒,在接下來的7個交易日中,該燒酒制造商海特真露公司股價實現(xiàn)了七連漲。
演藝公司的造星運動也使得像葉馨和梁夏這樣的死忠粉絲對韓國充滿了向往,她們希望能夠學會韓語——偶像的語言,使用韓國的產品——有親切感,去韓國旅游——感受電視劇和MV里看到的韓國風情。正如金辰坤所言:“韓國的文化產業(yè)向世界推廣韓國,讓世界各地的人們都知道韓國,產生美好的印象,想去那里旅游,想擁有韓國的東西,這給韓國的企業(yè)創(chuàng)造了許多機會,也對韓國經濟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p>
韓國企業(yè):不止借了韓流的東風
在韓星四處走紅的時候,三星、LG、現(xiàn)代等韓國企業(yè)也強勢進軍世界市場。LG曾經推出一款以“I chocolate you”為廣告語的手機,因為請來了當紅韓星玄彬和金泰熙,讓許多人記住了LG這個品牌,更有不少人為了偶像而購買了這款手機。經??错n劇的觀眾也會發(fā)出“怎么韓劇里都在宣傳三星品牌”的疑問。韓國貿易協(xié)會曾對132家中小出口企業(yè)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7%的受訪企業(yè)認為韓流將有助于提升國家形象和知名度。
不過,韓企雖然從人們通過明星和電視劇了解韓國、接受韓國產品而獲益匪淺,但更多還是商家本身的實力和推廣戰(zhàn)略在起作用。以三萬韓元注冊、原本只是向中國出口干魚和蔬菜的三星集團是最為典型的例子。通過建設一流的人才隊伍、重視知識產權和技術專利,三星在二十多年間成為了一家“超英趕美”的高科技跨國企業(yè)。在美國申請的專利位列在IBM之后排名世界第二,擁有16個研發(fā)中心和23個科研機構,創(chuàng)造出諸多IT業(yè)的世界第一。三星的世界品牌知名度甚至排在日本索尼公司之前,品牌價值高達160多億美元。
眾所周知,體育賽事的贊助由于受眾廣泛,有助于企業(yè)展示實力、打造健康正面的形象而被眾多企業(yè)的重視。三星也不例外。自1986年贊助在首爾舉辦的亞運會起,三星就一直贊助各種世界級的體育賽事,并且自1988年成為首爾奧運會的本地贊助商之后從未缺席過奧運贊助。2005年,三星的logo出現(xiàn)在了英超勁旅切爾西的球衣上;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三星作為高級贊助商,請來了貝克漢姆作為奧運宣傳大使,還舉辦了“三星移動探營”的活動,從英國、美國、韓國等10余個國家選拔年輕人到倫敦觀看奧運會,并將自己的經歷和故事通過博客進行分享。所有這一切都傳達了一個有力的信號——三星是一家韓國企業(yè),更是一家跨國公司。有數(shù)據(jù)顯示:三星每年會拿出4億美元做體育營銷,占總營銷費用20%,而贊助2000年悉尼奧運會,讓三星品牌認知度從5%升至16.2%。
金辰坤介紹說,韓國的企業(yè)都非常重視企業(yè)文化和社會責任,因此也會贊助韓國文化的推廣活動,目前,駐華韓國文化院的一些活動都是由在華的韓國企業(yè)贊助的。
政府是公司的靠山
雖然韓國政府并非韓劇和韓國音樂走向世界的幕后推手,也不能主導韓國企業(yè)的成功與失敗,“但韓國政府卻可以作為民間力量的‘靠山’,為這些公司提供各種政策上的便利?!苯鸪嚼ふf。
早在1998年,韓國政府的文化觀光部就通過了在國內促進演藝產業(yè)發(fā)展的詳細計劃,比如提供給大學有關演藝專業(yè)所需的資源和獎學金,甚至還有給予文化產業(yè)人才免除兵役的特殊優(yōu)惠。他們還成立了韓國文化振興院對文化產業(yè)進行推廣,助推韓劇的出口和拓展海外市場。政府非常重視通過韓劇來傳播自己的國家形象,韓國政府就曾出資購買《情定大飯店》、《冬季戀歌》等熱播韓劇的版權,免費提供給一些中東國家的電視臺播放。
韓國政府也不斷制定新的措施來支持韓企擴大出口。今年8月,韓國貿易保險公社決定對韓企向中東10國、東盟10國出口的信用額度最多增加2倍,并于10月底前提供總額58萬億韓元(1人民幣約合175.2韓元)的貿易保險。韓國進出口銀行決定將今年的出口金融支援規(guī)模擴大為15萬億韓元,同比增加1.5倍。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將設立出口緊急支援小組,幫助企業(yè)擴大對中國、東盟、拉美地區(qū)的出口。
另外,韓國政府在經營國家形象方面一直在努力。借著舉辦奧運會、世界杯、世博會等國際活動,提升韓國的國家形象。針對不同國家地區(qū),韓國還設定了不同的宣傳方向,比如針對美國是強化韓美同盟及宣傳信賴度,針對亞洲是利用普遍存在的“哈韓”潮流進行宣傳推廣,針對歐洲宣傳是IT強國和韓國獨特文化,針對中南美則是宣傳提高經濟發(fā)展之認知度。
盡管如此,韓國主流媒體認為國際上流行著一種“韓國折價”(Korea Discount)說法,大概意思是韓國企業(yè)的股價與外國同類企業(yè)股價相比,價值偏低。究其原因,有朝鮮半島局勢、韓國大企業(yè)管理方式、腐敗等因素影響。為了扭轉這一印象,2009年1月,韓國一個名為“國家品牌委員會”的官方機構正式成立。該委員會作為主導國家形象塑造的專門機構,吸收了政府各部部長和大型出口企業(yè)總裁加入,旨在對韓國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進行全方位的對外宣傳,以提升國家形象。
2010年,G20峰會在首爾舉辦,當時,韓國總統(tǒng)府的一份民調顯示,近九成韓國民眾認為舉辦G20峰會有助于提升國家形象。盡管會議只有兩天的議程,但韓國政府卻極為重視,甚至推出了一首官方宣傳歌曲《Let’s go》。當然,韓國政府的付出是有回報的,G20 峰會為韓國帶來了合計1023億韓元(約6億人民幣)的收入,也向世界再一次展示了韓國積極正面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