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以云南麗江納西族為背景、講述木氏土司家族內(nèi)外恩怨情仇的民族歷史大戲《木府風(fēng)云》,在中央電視臺熱播,對于看膩了清宮劇、穿越劇、后宮斗爭的觀眾們來說,這無疑是一道清新可口且回味無窮的饕餮大餐。
“納西女神”阿勒邱
雖然許多影評人說《木府風(fēng)云》有別于一般家族、后宅爭斗故事的爭風(fēng)吃醋、虛情假意,而是將故事緊扣在木府的興與衰、戰(zhàn)與和及其成因上,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女人仍是這部戲的主角。無論是美麗聰穎、善良寬容的“納西女神”阿勒邱,還是“如一個指揮家,雙腿雖不能走,卻知曉麗江大小事,一切盡在掌握中”的羅氏寧,亦或阿室于、阿照、諾蘭、阿月拉、高氏菊等性格鮮明的女人,是她們撐起了整部戲的骨架。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阿勒邱這個人呢?導(dǎo)演于榮光說:“這是個虛構(gòu)人物,歷史上流傳著很多關(guān)于她的故事,她的名字就是女神的意思,集合了女人的全部優(yōu)點,善良、聰明、賢惠、持家。”在納西人眼中,阿勒邱是納西婦女的化身,如果有婦女做事很妥帖,便會被人夸上一句:“做得像阿勒邱一樣?!薄赌臼匣伦V》記載,木增位列麗江第十七代土司,其妻是阿室于。據(jù)此有各種附會傳說,一說阿勒邱真有其人,是木增之妾,而作為妾是不能上族譜的,另一說阿室于其實就是阿勒邱。
為了鞏固統(tǒng)治和擴大勢力,木氏土司一般都會通過婚姻與當(dāng)時各地土酋結(jié)成盤根錯節(jié)的政治聯(lián)盟,土司妻子也無不是名門貴族。歷代木氏土司的妻子大多來自鶴慶、姚安、武定、蘭州、寧州、鄧川等地。木增作為木旺土司的嫡長孫,是正兒八經(jīng)的土司接班人,所以他的妻子人選必定出自這些有政治勢力的家族。族譜中記載,木增之妻阿室于為寧州知州之女。
劇中,阿勒邱是個無依無靠的孤女,盡管與木增感情深厚,但遭到木府掌權(quán)者羅氏寧的極力反對。走投無路之下,兩人相約前往玉龍雪山殉情,最后關(guān)頭阿勒邱覺得不能自私地拉著木增一起喪命,才挽回性命。迫于木增對感情的忠貞,羅氏寧不得不答應(yīng)讓阿勒邱以妾的身份嫁給木增。納西族自古就有殉情的習(xí)俗,民間流傳的古老民歌《殉情調(diào)》(又名《游悲》),說的就是相戀的男女因為不能廝守成對,爬上了玉龍雪山,在“玉龍第三國”過上了“白鹿當(dāng)耕牛,斑虎當(dāng)騎馬”的自由生活。殉情的男女穿上自己最喜愛的服飾,帶上食物、樂器,來到高山峻嶺、草木茂盛之地,選擇上吊、服毒、投水或跳崖等殉情方式。玉龍雪山即是納西族最受歡迎的殉情之地。
歷任木氏土司夫人中,的確有羅氏一人,不過不是劇中所示土司木旺之妻,而是木青之妻、木增之母。木青28歲盛年去世,那時木增才11歲,整個木府人心動搖,有人趁機大舉進犯、圖謀大位。木增在母親羅氏的支持下,引軍前往抗敵,擊潰叛軍,并召集宗族和土司會議,嚴(yán)詞警告那些蠢蠢欲動、別有用心之人,最終穩(wěn)定局勢。顯然,這位羅氏也不是泛泛之輩。她51歲去世時,麗江人無不感其恩德。
斗爭背后的歷史真相
《木府風(fēng)云》中不僅有女人的斗爭,更為波詭云譎的是木府內(nèi)部的爭權(quán)奪利,以及與外部叛匪的平亂戰(zhàn)爭。這些劇情內(nèi)容的設(shè)置皆有歷史可循,是在沒有脫離真實歷史框架下的再創(chuàng)作,這也是這部歷史劇能夠得到諸多好評的原因之一。作為一部由土司木公開始親自編寫、記錄木氏家族興衰的族譜,《木氏宦譜》中隱隱可見爭權(quán)奪利的蛛絲馬跡。木氏土司為世襲,乃嫡長子繼承制,歷史上木嵚、木泰、木定、木公、木孝等土司的幾個弟弟都想奪其兄之繼承權(quán)。木嵚之弟木日、木泰之弟木吉、木定之弟木榆、木公之六弟、木孝之弟木忠,這些人都曾“以庶奪嫡”而大多被“問擬極刑”。 更為意味深長的是,這些“以庶奪嫡”的情況,原來已寫入譜中,后來又被人用墨涂去。這說明木氏除了怕家丑外揚外,后人各種勢力間也有斗爭。
在劇中,因為木隆心存“奪嫡”之意,才會被復(fù)仇的西和所利用。而木旺土司領(lǐng)兵前往邊境平息叛匪戰(zhàn)亂時,被人暗算,誤中埋伏致死,這個橋段的設(shè)置是有歷史背景的。明代,麗江周邊州縣民族部落關(guān)系復(fù)雜,既有山匪作亂,也有其他民族的進犯,而且木氏土司也一直不忘通過武力向外擴張勢力。光是鼠羅一地,木氏土司對其增兵多達20多次。尤其是土司木旺在位16年間,共出征鼠羅10次。到木增繼任土司時,鼠羅戰(zhàn)火仍然不斷。鼠羅位于現(xiàn)今四川木里藏族自治縣,盛產(chǎn)黃金,木氏土司處心積慮盤踞于此開挖金礦。當(dāng)?shù)亓鱾髦@樣的說法,凡是“木天王”木增挖過金礦的地方就有金子,凡是他沒有挖過的地方就不用去挖。木增下令在此開挖梯田,修筑碉堡,意在通過軍事活動來爭奪金礦。
徐霞客游云南時,曾打算去鼠羅,被木增拒絕,托辭是去鼠羅的路途艱險,實際上則是“去歲亦曾用兵吐蕃不利,傷頭目數(shù)人,至今未復(fù),鼠羅、古宗皆為與其北境相接,中途多盜,外鐵橋亦為焚斷”。在劇中,木府金礦被挖盡,木增焦慮不安之際因緣際會認(rèn)識了徐霞客,精通地質(zhì)礦學(xué)的他親去考察,查探出新的礦脈。羅氏寧顧慮徐霞客知曉了礦脈所在,欲將其囚禁在木府中,被木增阻止。這些故事顯然乃虛構(gòu),不過也并非完全憑空捏造。崇禎十二年(1639)農(nóng)歷二月初一,已卸去土司之位的木增大擺宴席,宴請徐霞客。宴罷,木增又送給徐霞客許多奇特的點心和土特產(chǎn)、金銀,使來自蘇杭一帶的徐霞客贊不絕口,認(rèn)為麗江“富冠諸土郡”。
傳奇的“木天王”
《木府風(fēng)云》講述了3位木氏土司的權(quán)位更迭,木旺、木青和木增。木青是歷代木氏土司中在位時間最短的,僅兩年,其28歲盛年時突然病逝,另一說是在玉龍雪山自殺身亡。木增繼任土司之位時年僅11歲,在位26年,后讓位給兒子木懿,自己隱居芝山。歷史上的木增是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邊疆土司,因劇情需要,有意將其繼任土司的年齡推遲了,著重于他的感情經(jīng)歷,而對他的政治功績一筆帶過。至于其退位后的生活,估計是該劇正在緊鑼密鼓籌備的續(xù)集所要著墨的。
在云南諸多土官中,“知史書,好禮守義,以麗江為首”。木氏土司廣泛吸納漢、藏等其他民族的文化,邀請著名學(xué)者到麗江訪問,請他們編選詩文、題詞作序或傳授知識,而且還捐資修建寺廟。于是歷史上一個著名的木氏土司作家群出現(xiàn)了,木泰、木公、木高、木旺、木青、木增等人都有作品傳世。木增是接受漢文化程度最高的木氏土司,他本人也非常重視在家族中倡導(dǎo)漢文化,在麗江建立了“玉嵩書院”和“萬卷樓”,不惜重金廣泛收集各類書籍。在他治下,納西族進入歷史上最為強盛的時期,其本人也被尊稱為“撒旦杰波”(麗江王)或“木天王”。
納西族人本信奉東巴教,由于深受漢文化影響,木氏土司大多“好佛”。尤其是木增,采取“兼收并蓄”的宗教政策,支持佛教,與和尚廣泛交游。木增與云南呈貢高僧見曉法師共同參補《華嚴(yán)海印懺儀》42卷,在電視劇中與木增關(guān)系密切的多吉大師,很有可能就是見曉法師的化身。木增在弘揚佛法方面所做兩件最大的功德,一是斥資在雞足山上建造宏大的悉檀寺,另一是花巨資刻印大藏經(jīng)《甘珠爾》共108卷,并將開印樣本精裝封存送給拉薩大昭寺。
《木府風(fēng)云》中除了三位土司,羅氏、阿室于、徐霞客、曾是永寧土知府的阿雄等人,都是納西族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亦真亦假、亦張亦弛的劇情鋪排,以及美麗的納西風(fēng)情讓觀眾大呼過癮,而女主角阿勒邱用大愛化解仇怨的主旨,更是撫慰了一班被宮斗戲弄得千瘡百孔的觀眾的心。在續(xù)集還在加緊制作之際,不妨來推測一下續(xù)集劇情:木增與阿勒邱的感情戲仍是主線,但對木增的治理才能會多加著墨,而且木府與中原王朝的糾葛將浮出水面……難道木增會是最大的主角?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