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來到這里才會理解,為什么徐志摩用這樣的詩句來描述劍橋大學。因為這座有800年歷史的古老大學就建立在劍河之上。這所大學的起源居然與一樁兇殺案有關(guān),1209年牛津大學的一名學生失手誤傷了當?shù)匦℃?zhèn)的居民,憤怒的居民們沖進牛津以私刑處死了3位學生。有3位師生出于逃避毆斗和向當局表示抗議,便離開了牛津大學,來到一片荒蕪之地建起了劍橋,成就了今天這樣一座擁有89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著名大學。
研究的價值,需耐心等待
劍橋最近的一位諾貝爾獲獎者,是人稱“試管嬰兒之父”的羅伯特·愛德華茲教授,在他成功之前,長達14年里沒有任何成果。
柴靜(簡稱“柴”):您不覺得這個過程太漫長了嗎?
校長樂思哲·博里塞維奇爵士(簡稱“校長”):作為一個大學,劍橋帶給學者最重要的財富之一,是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時間是關(guān)鍵因素,它能讓學者從容地選擇他們所想要研究的領(lǐng)域。而我們所說的空間,指的是讓學者擁有如何支配研究時間的自由。
柴:但是誰能夠來決定,他的研究是不是有價值的,是不是值得去等待的?
校長:這確實需要耐心。在一些領(lǐng)域,研究成果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被接受。例如,對于有些成果,科學家可能要等14到15年,才能發(fā)現(xiàn)它們的益處。而當我們想起哲學家,比如19世紀中期的維特根斯坦,他的很多理論直到今天才大放異彩。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柴:但如果他失敗了呢?
校長:問題是你怎么定義失敗。沒獲得諾貝爾獎并不意味著失敗,他們也為學校的知識體系作出了杰出貢獻,而這體現(xiàn)在劍橋的崇高地位上。
國王的桌子腿,挑戰(zhàn)權(quán)威的見證
這是國王亨利八世的塑像,他的左手拿著一個金色的圓球,右手原本應該握有權(quán)杖的地方,不知道被誰換成了一條桌子腿。相傳是當年賽因?qū)W院的著名詩人拜倫所為,事情已經(jīng)無法可考了。但有一個事情是確鑿的,當年拜倫因為反感學校的禁令不讓在宿舍養(yǎng)貓養(yǎng)狗,他就在塔樓左邊的閣樓上養(yǎng)了一頭熊。
柴:像劍橋這樣莊嚴的地方,像亨利八世手里的那個桌子腿卻一直沒有換掉,為什么?
校長:我們鼓勵學生爭辯,鼓勵他們挑戰(zhàn)陳規(guī)。我們不愿意依靠地位的權(quán)威,而將觀點強加于人,去束縛思想自由。
柴:但有的學校會認為,學生這樣挑戰(zhàn)權(quán)威,會對他們越來越放縱,會變得很難去管理學生,您怎么看?
校長:放縱是一個錯誤的詞,學生有權(quán)利表達反對意見,就像他們經(jīng)常做的那樣。但這要有一個限度,他們的觀點必須遵守學術(shù)界的規(guī)范。這畢竟是一個學術(shù)的社群,意味著我們必須能夠容納色彩斑斕、形狀各異的不同觀點。
校長不是老板,老師才是靈魂
作為一個大學,劍橋其實更像一個聯(lián)盟,整個大學由31個獨立學院構(gòu)成。這些“學院”主要功能似乎只是學生宿舍、食堂、教堂和圖書館,但實際上每個學院都有獨立的上至行政財務,下至招生教學的自主權(quán)。
柴:所以您不是這里的老板?
校長:在很多方面,在我們的觀點里,我們更是一個學者。我們認為,一所學校不是由行政人員組成,而是由教職員工組成。我們認為這是劍橋?qū)W術(shù)繁榮的核心。
柴:為什么您要強調(diào)一對一的老師跟學生之間特別親密的關(guān)系?
校長:這種一對一的互動對學生的個人發(fā)展很重要。作為一個學生,當他做一門功課的時候,他能被客觀地評價,他們的觀點能被客觀地廣泛探討,從而激發(fā)出他們在各個領(lǐng)域的新想法。這種互動很難在三四百或是五百人的課堂里實現(xiàn)。我們試圖去推廣這樣一個理念,學院制對每個學生的關(guān)注,是我們最為珍視的,我們相信這對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體驗,也是他們所能受到的最好教育。
柴靜:但是導師制太昂貴了,有人會說,“以做生意的角度來看的話,劍橋每招一個學生都是虧本的”?
校長:作為管理者,我們的職責之一就是要保證學校有穩(wěn)定的資金,來實現(xiàn)這一切。我們非常支持本科教育,因為我們堅信劍橋獨一無二的本科生教學方式。是的,這很昂貴,但我們將利用一切資源,來確保實現(xiàn)它。
考試沒有選擇題,自由思考更珍貴
我們在劍橋的時候正是期末考試的階段,以往熙攘的大草坪此刻只有備考學生匆匆而過的身影。在耶穌學院門口,我們正好碰到幾個中國留學生,他們告訴我們,劍橋的考試卷子里,從來沒有選擇題。
柴:劍橋的學生考試幾乎沒有選擇題,大部分是開放式的提問。為什么會用這樣的方式?
校長:如果你只考封閉式的問題,只需回答是或否,那么只會讓考試變成死記硬背的記憶測試。我們想做的,遠不只是記憶測試,我們更希望知道學生怎么想,怎么建構(gòu)自己的想法。
柴:你們希望劍橋培養(yǎng)出什么樣的學生?
校長:一個理想的學生應該擁有極高的學術(shù)天分,和刻苦學習的潛能。同時,他必須獨立,并且在學術(shù)上有自由思考的能力。他要有志向,去不遺余力地鞭策自己,同時具有改變世界的壯志雄心。
霍金的大腦,超越身體
這是劍橋新的數(shù)學中心,幾年前新建起來,花了6000萬英鎊,其中一半資金是社會各界捐獻給在這里工作的斯蒂芬·霍金的。當21歲的霍金身染重病被禁錮在輪椅上,只有三根手指能夠活動并逐漸喪失語言能力的時候,沒有人知道他會做什么。醫(yī)生甚至預言他將在兩年之后死亡。但是兩年后,23歲的霍金被劍橋大學聘用為本校教授。
柴:霍金教授21歲時已經(jīng)得了很重的病,那個時候你們不知道他會創(chuàng)造出什么,在其他學校,他可能會被選擇離開,那劍橋為什么沒有這么做?
校長:這是一個聰明絕頂?shù)拇竽X,被禁錮在了一個虛弱的身體里,這是我們需要面對和處理的。因為說到底,這所大學最看重的,是他的大腦所將創(chuàng)造的價值。
柴:但是如果他沒有獲得后來的這些成就,他能得到學校同樣對待嗎?
校長:我們的選擇永遠取決于一個人的潛力。無論他是學生,還是學校員工。
柴:但是潛力這個詞聽上去很抽象?
校長:它很抽象,但也是一個很主觀的現(xiàn)象。世界上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越客觀越好,有時候你要相信你的判斷。
柴:但有人可能會說人的判斷會出錯,可論文的數(shù)字不會出錯?
校長:我們更傾向于個人的判斷而不是論文的數(shù)量。因為論文的數(shù)量會因?qū)W科而異。例如我們的學科,免疫學,我們發(fā)表了很多論文,而哲學家可能一生只寫一本書,但這一本書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也許比五百篇免疫學論文還大得多。
柴:但我們想那些需要論文數(shù)目的行政管理人員可能希望說,“我們說了算”。
校長:我們不玩數(shù)字游戲,我們認為這是對大學本質(zhì)的濫用。因為最終為學子授課的不是行政管理人員,而是教授和講師們,是他們讓年輕人被睿智的思想所感召。劍橋的獨立思考精神能讓年輕人創(chuàng)造出足以改變世界游戲規(guī)則的偉大成就,不管是什么專業(yè)。我們堅信,這就是劍橋的學生和老師會在世界上脫穎而出的原因,而且最終會將這種品質(zhì)與卓越在未來傳遞下去。
劍橋在國際學術(shù)界的影響力,在于它擁有的杰出的人類頭腦,從牛頓、達爾文到霍金,這所大學對這些頭腦珍重、愛惜。人們尋求知識,是為了尋求進步,在這個意義上,尊重一切能夠達成人類進步的方法、常識和規(guī)律,這就是劍橋的靈魂。
(本文摘錄自柴靜新浪博客,內(nèi)容有刪節(jié):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0d37b0102eg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