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朋友一場,臨別時他突然自爆是活了14000年的山頂洞人,你怎能不當場就凌亂了?這個“來自地球的男人”,今年6月、7月降臨在上海話劇中心的小劇場,和在暗處的百多名觀眾當面對峙。
五年前上映的同名美國影片,前不久還在微博上經(jīng)韓寒強力推薦,“這是一部經(jīng)典的科幻片,如果不考慮畫質(zhì),用iPhone和一張沙發(fā)就能拍出來。只要你不是那種看電影要糾結于擎天柱為什么不用加機油的人,相信都會喜歡?!?/p>
制作成本僅一萬美元的《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上映之初,就被認為是“2007年最驚艷的電影”。這出故事場景局限在客廳內(nèi)外的獨幕劇,也是上海話劇中心繼《十二個人》(改編自電影《十二怒漢》)之后,再次把密閉場景的電影腳本搬上話劇舞臺。
萬古的幸存者
該劇的劇情也十分簡單:一伙知識分子送別同事,在哈佛歷史系教授約翰的家里聚起了“雅集”。他們當中,既有通曉人類學到生物學的教授,也有宗教學家乃至心理學家,幾乎囊括了各種知識門類。人們好奇約翰十年里容顏不改,無端端要離開學校,不想?yún)s引出約翰一番動人心魄的自白。約翰自稱有不死之身,但在同一個地方不能呆超過十年,不然秘密就會被發(fā)現(xiàn)。
舞臺上突然迸出一個從1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活到今天的人,眾人的想象力被迅即點燃,知識分子們以各自的知識儲備,輪番盤問這尊“活標本”。約翰也不辜負大家的好奇,從回憶的沉渣里打撈起14000年前親歷的足跡。
“在冰川時代末期的遷徙中,向著日落的方向,我懷疑從現(xiàn)在的法國海岸看到了不列顛群島,連綿的群山,聳立在深不見底的峽谷的另一側,夕陽在峽谷里投下深深的陰影。”不要說約翰家的狹小客廳,整個劇場都被帶入了他對地球原初面貌的動人描述。
不斷被激起的好奇心,從約翰口中套出一連串讓人驚訝的“史實”:梵高曾親自向他贈畫,他也曾拒絕了哥倫布的環(huán)游地球之邀,他甚至曾在東方追隨佛陀成為一名門徒……太多的巧合栽在了一個年過萬歲的人的頭上。
約翰的同事們從最初以他的經(jīng)歷來驗證各自的知識,進而以此質(zhì)疑,他的回憶難道不是通過知識重構的產(chǎn)物?“這個活了一萬多歲的人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會懂得越來越多”。
隨著約翰話匣子的打開,他的身份也變得越來越撲朔迷離:這萬古的幸存者,會不會就是唯一的耶穌基督?舞臺上的光線逐漸變暗,幾乎僅靠著壁爐的“火”取亮,你可以覺察到眾人的色變,連癱坐在客廳沙發(fā)里的坐姿也僵硬起來。
沒有了最初圍坐暢想時的踴躍發(fā)問,全場的焦點落在了心理學家對約翰步步緊逼的質(zhì)問。約翰超越時間的存在難道不是一種特權,乃至對生者的冒犯?當被問到“你有過多少女人時?”約翰幽幽地答,“還需要數(shù)么?”
臺下笑成一片時,臺上的氣氛卻幾近凝固。心理學家突然毫無預兆地拔出藏在身邊的小手槍,想要以約翰的血來證明耶穌的“道成肉身”。黑洞洞的槍口指著約翰,他發(fā)出孤注一擲的警告:約翰作為一個時間的幸存者,難道沒有對逝者的愧疚么?主宰全劇深度的“救世”主題在此浮現(xiàn)了出來。
救世主以約翰之名,悄悄地走進了一個知識分子的雅集,招來的是一片懷疑和嘲弄。這與陀斯妥耶夫斯基筆下的《宗教大法官》中設置了相同情節(jié):耶穌突降人間,年近九十的紅衣主教卻下令將其逮捕了。巧合的是,《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中,耶穌再臨人世,也非但沒有受到眾人的頂禮膜拜,而且在具有懷疑能力的知識分子眼中,也成了一個冷笑話。
舞臺的劇本還原
戲劇舞臺的固有優(yōu)勢,在這“耶穌再臨人世”的戲劇高潮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電影版的《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不得不在狹小的空間里,不時把鏡頭從這張臉切換到那張臉,來描摹他們受到撼動的世界觀。但在舞臺上,任何一個細枝末節(jié)都同時發(fā)生在你眼皮底下,不再有選擇性觀看的先后次序。你甚至可以捕捉到玩世不恭的生物學家哈瑞向道德正統(tǒng)的女宗教學家伊蒂斯,拋去一個安撫的眼神。
散落在舞臺空間的演員,以微小的動作塑造著角色內(nèi)心的變化。宗教學家無法接受約翰宣稱“耶穌只是一個被逐的羅馬政權異見者”,心頭一凜的她緊了緊身上的披肩;心理學家威爾想要說服自己相信約翰只是“那類想要使自己凌駕于他人之上的人”,咬住煙斗的嘴都癟了下去;崇奉理性主義的考古學家阿特甚至寧肯認為“約翰是瘋了”,拂袖而去。
比照電影版,話劇版《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演員除約翰外年齡差不多都小了一圈。這使得這場多聲部對話匯成的交響曲,在合奏時有的樂句被過分突出或淹沒,而難以精準地勾勒出整個總譜的輪廓。
就拿丹這一角色來說,在電影中飾演他的是一位上了歲數(shù)的黑人演員。丹對約翰的話從最初的好奇,到懷疑,到被激發(fā)出信仰的熱忱,和他的種族身份有不可磨滅的聯(lián)系。黑人血液中仍未擺脫與超自然力量的神秘聯(lián)系,讓他更近于相信:約翰如果真是在世耶穌,那么他所宣揚的是一套近于“希伯來口音的佛陀學說,而羅馬教廷不過是指引人們向善的一出大歌劇”。而在中文版中擔綱此角的是一位青年男演員,自然難以表現(xiàn)出丹對于信仰的天然親近。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當初贏得羅德島國際電影節(jié)大獎時,就獲得了編劇超強的口碑。劇中的科幻色彩,完全擺脫了“激光加飛行器”的俗套,代之以“來自14000年前的不老長生者”的動人假設,牽引出從人文自然到宗教人生的思考。這種“低技術科幻”,也被國內(nèi)的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認為是“在視覺的技術表現(xiàn)能力有限時,值得嘗試的一種科幻改編”。
有過執(zhí)導《十二個人》經(jīng)驗的田水,再度把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搬上舞臺時,也考慮到,“兩劇雖然都屬于極簡的形式,但《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動作性和矛盾沖突都遠不及《十二個人》強烈,更多在舞臺表現(xiàn)上考慮的是思考的碰撞?!?/p>
因不適合電影的表現(xiàn)形式而被刪減的戲份,如今在話劇里得到了全面的還原。約翰和他的同事們關于時間、關于信仰、關于生死更直接犀利的論斷,從舞臺上直刺劇院里的黑暗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