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基金年報季, 2011年對于廣大基民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市場上的股票型基金平均虧損25%,即使表現最好的主動投資基金博時價值混合增長,也跌了7.94%。前些日子,跟一個朋友聊到此事,他打趣地說:我被套得“邦邦硬”!你的基金表現如何呢?
其實基金是一個成熟的投資方式,購買基金有兩個好處,一是強制存款,二是超額回報。無論你認不認同這樣的模式,你都有必要關注它,因為對于沒有時間挑選股票的上班族而言,基金是一個理財的必需品。這次我們就來關注一下購買基金的過程中你不知道的事,希望藉此能提高基金選擇的準確性和基金收益率。
誤解1
“××紅利”很穩(wěn)定,股市好與不好
跟這個基金沒關系
基金名稱和風格的思考:不要根據基金名稱去購買基金,而要根據資產配置選擇基金;如果你只買一只基金,那么應該選擇混合型基金。
市場上基金名稱琳瑯滿目,也都太晦澀難懂:“××大盤”、“××價值”、“××新興產業(yè)”,看得人直發(fā)懵。其實這些都是浮云,中國基金起步較晚,金融市場遠遠沒有達到按照投資策略分門別類的程度。
目前市場上90%以上的基金只有三大類資產配置:存款、債券以及股票。所以無論你是“大盤”還是“小盤”,也不論你是“新興產業(yè)”還是“能源先驅”,極有可能投資的都是同樣的股票。而名稱越“新鮮”的基金,也可能越是個噱頭而已。
基金的資產配置則是相當重要。以華夏大盤為例,其高回報的原因就是它的基金屬于混合型基金,資產配置非常靈活,既沒有限制它買小盤股,也沒有限制它最低股票倉位。所以理論上來說,在大市下跌的時候,華夏大盤可以動用大量資金買債券,而不用跟著大盤一起下跌。與混合型基金不同,股票型基金則必須時刻保持75%以上的股票倉位,這讓追求絕對回報的人大感頭疼。統計顯示,在大盤下跌的2011年,股票型基金虧損516億元,而混合型基金僅虧損236億元。所以,如果你僅僅購買1只基金,那么混合型基金要比股票型靠譜。
誤解2
大盤下跌了21%,但我的基金只下跌了15%
大盤下跌時的思考:遠離新成立或規(guī)模小的基金,盡量選購歷史業(yè)績長,基金經理和規(guī)模穩(wěn)定的基金。
在大盤下跌的時候,基金跌幅比大盤小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尤其是對新成立的基金來說,因為這很可能是由于申購和贖回引起的。
為了應付贖回,新成立的基金公司必須在賬上留有充足的贖回準備金,而這些資金可能都只有活期利息。對于處于建倉期的基金來說,大量的申購款也會將大量現金閑置在賬上,從而稀釋了虧損,并顯得業(yè)績很好。
但反過來想想,如果大盤上漲也相應稀釋收益的話就不妙了。下圖是某2011年成立的基金在過去一個月的表現,可以發(fā)現,指數的漲跌幅基本是高于基金的漲跌幅的。這對于一個基金來說并不是好事,換句話說,如果大盤突然拉升,那么這類基金收益就會被大量申購款和贖回準備金拖累,而這是我們不想看到的。如果這只基金無法超越指數,同時還在抵扣管理費和手續(xù)費,那它注定是支讓你蒙受損失的基金。
一個好的基金必定是在大盤大跌的時候,它能夠少跌;在大盤大漲的時候,它能夠漲得更好。所以,為了不成為“小白鼠”,盡量遠離新成立或規(guī)模小的基金吧!
誤解3
我的基金1年的時間里已經超越
業(yè)績標準30%了,理應算是好基金
業(yè)績標準的思考:不要全部相信業(yè)績標準;尋找業(yè)績標準較為嚴格的基金;比較基金的時候統一使用股票型基金標準;不建議購買平衡型基金;如需配置“平衡型”基金,可以購買一只股票型基金,再買一只債券型基金。
基金的宣傳材料上會經常吹噓,他們的業(yè)績高于基金的業(yè)績標準很多,那么這個業(yè)績標準到底是什么呢?以某股票型基金為例,它的業(yè)績標準是股票指數×80%+國債指數×20%。它的含義是,在股票上漲時,即使基金表現打8折也可以接受。有些股票型基金還要夸張,采用股票指數×75%+國債指數×20%+活期存款×5%,這樣的標準顯得格外的“水”。最忽悠人的則是平衡型基金,它們沒有混合型基金靈活,收益沒有股票型高,但風險卻差不多。他們的業(yè)績標準有些則輕松到了股票指數×55%+國債指數×35%+活期存款×5%。如果是以這樣寬松的標準去衡量基金的話,那么無論你表現如何差,通常都能跑贏業(yè)績標準。
既然業(yè)績標準亂象叢生,如何才能讓投資人快速比較基金間的好壞呢?在這里可以給追求高收益的基民們支一招,那就是不要跟業(yè)績標準比較,而是跟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數比較,這樣得出的結論會更客觀。如果投資人要追求“平衡配置”怎么辦呢?推薦你去買一個股票型基金,再買一個債券型基金。在投資人層面進行資產風險的匹配是最為合理的。
誤解4
債券型基金收益率太低
債券基金帶來的思考:如果你厭惡風險,那么應該購買債券基金。
債券型基金在很長一段時間并沒有受到很多關注,原因就是大盤不斷上漲,誰還去關注債券?不過,當大盤不斷下跌的時候,債券基金的優(yōu)勢就顯現出來了——更安全、手續(xù)費更低、收益也不低。可是,債券基金其實并不保本,而且很多時候還和股票市場是聯動的。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可轉債。
可轉債是一種能夠有固定收益,但也能夠以指定價格轉為股票的債券,它既有股票的特性,也有債券的特性:大盤連續(xù)下跌的時候,債券基金能夠很快地調整可轉債倉位;大盤連續(xù)上漲的時候,也能跟股票市場聯動。所以,債券基金是一個中低風險的好選擇,你既可以獲得穩(wěn)定的分紅,也可以享有較高的資本增值。以富國天利增長債券基金為例,2007年它的收益為38.71%,相比股票型基金來說并不高,但2008年到2010年期間,股票市場雖然下跌,但該基金卻錄得正收益,三年平均收益為6.85%??梢妭鹨彩怯泻芨叩耐顿Y價值的。
這幾條應該知道的事,希望對你的基金挑選有幫助。2012年的開局是好的,也希望今年你的基金能有更好的表現,最好是能一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