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奮不是用蠻勁,還需得法,遵循藝術(shù)規(guī)律
2011年我在文化部書畫藝術(shù)基地的支持下,開辦了高慶春書法工作室首屆高研班。經(jīng)朋友介紹,我的工作室來了一位“80后”的學員,雖然年齡最小,但已經(jīng)是中國書協(xié)會員,且有了不俗的成績,最重要的是他勤奮好學、善悟知度,書法篆刻突飛猛進,給我和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名字叫韓東。
韓東出生在黑龍江的一個普通農(nóng)民家庭,東北大地廣袤淳樸的民風和鄉(xiāng)土氣息,給韓東的成長及個性形成以潛移默化的滋養(yǎng);父母勤勞淳樸的天性更是給予他善良、堅韌、好學的稟賦。他做事情總是比別人要多付出汗水,骨子里有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犟勁。韓東從小有兩大愛好:體育長跑和寫字畫畫。前一個愛好成就了他體育師范學校的受教育經(jīng)歷,給予他堅強的體魄;后一個愛好則成就了當今一個青年篆刻家,并可能成為他終生受益并為之奮斗的事業(yè)。
作為“80后”的一代,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能不能在各自的行當里肩負起應有的責任和使命,確實令人憂慮。韓東以他自己的行動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幾年前,這個20出頭的東北小伙子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只身來到北京闖天下。一把刻刀、幾塊石頭,毅然加入到北漂藝術(shù)家的行列。北京這個地方水深,玩藝術(shù)不是什么人都行的。生存環(huán)境問題、市場認可問題、人際關(guān)系問題、業(yè)務水平問題乃至發(fā)展方向問題,一系列的考驗需要面對。
從此琉璃廠、潘家園少不了韓東的身影,在簡陋的住處他每天刻章達8小時。無論遇到什么難處,他都能做到笑面生活。陽光坦誠、樂觀豁達、以苦為樂、心中樸素的信念支配他一路走來?,F(xiàn)在回想起來,幾年前的北京電視書法大賽上,一個小伙子現(xiàn)場刻印又快又好,得到北京書協(xié)主席林岫先生的好評,那就是韓東,只不過那時我還不認識他。在短短的幾年內(nèi),韓東就得到了朋友圈的普遍認可,站穩(wěn)了腳跟,這個東北小伙子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說到韓東的篆刻是可圈可點。他所走的路子是宗法古璽兼及秦漢、旁涉明清流派。應該說這是習印的正路。既堅持取法高古、取法乎上,又兼顧自己的個性追求,不悖藝術(shù)抒情達意之理。韓東篆刻最為拿手的是古璽風格寫意類的印章,或許是這種開合變化的風格與他的個性暗合吧。篆刻藝術(shù)的三要素為篆法、章法、刀法,三法互為表里、相輔相成。韓東抓住刀法這一突破口,大膽地發(fā)揮自身的體能優(yōu)勢和想象力,以沖刀馳騁印面,既大刀闊斧,又不失細膩含蓄,做到拙巧兼顧、動靜兼容。章法上大膽運用虛實對比的手法,彰顯“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審美趣味。他還擅長刻大印,這一點繼承了黑龍江老一輩篆刻家擅刻巨印的傳統(tǒng),期間又虛心向多次在全國大展中獲獎的篆刻家仲偉迅學習,從而初步形成了追求拙、厚、古、樸、雄、奇的篆刻藝術(shù)特色。韓東也兼擅工穩(wěn)一路的印,刻鐵線、玉印都絲絲入扣、爽爽有神。
如果一個篆刻家僅僅會操刀鼓石,而不擅書法,那僅是刻字匠。實事求是說,韓東在來我的工作室學習之前,書法屬弱項。我根據(jù)他的情況,制訂重點研習篆隸的方向。短短的一年時間,他在漢碑、漢簡、甲骨文、金文等項下了很大功夫臨摹,并有意識地將“臨”與“創(chuàng)”相結(jié)合。難能可貴的是韓東臨古不泥古,將古典的氣息融入個性化的書寫,筆下流露出典雅、古拙、輕松、率意的狀態(tài),殊為不易。去年冬季,在我的工作室首屆師生作品展上,韓東以甲骨文、金文、隸書、篆刻幾種面目出現(xiàn),得到各方面的好評。他的書法創(chuàng)作的成果也相繼入展全國多項大展,他成為我的班上進步最快、成績最好的學員。短時間內(nèi)韓東能夠在書法創(chuàng)作上獲得成功,對于他未來的藝術(shù)道路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對篆刻的提高也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令我感到欣慰。
最近,中國文聯(lián)公布了文藝界的核心價值觀,即“愛國、為民、崇德、尚藝?!边@里把文藝家的品德修養(yǎng)提高到重要地位,那就是只有“崇德”才能“尚藝”,才能做好其他一切事情。韓東雖算不上什么“腕兒”,但他為人厚道、樂于助人,與人相處和諧友善,堪稱重德重義。這點也是我看好他的重要一條。
有人說書法篆刻這一行青年憑才氣、中年憑功力、老年憑修養(yǎng)。毋庸置疑,韓東的才情和天賦不錯,當然才情和悟性也不僅僅是天生的,也有通過后天努力和悟道得來的成分。勤奮不是用蠻勁,還需得法,遵循藝術(shù)規(guī)律。更重要的是要多讀書,涵養(yǎng)書卷氣息,這是慢工夫,要靠積累和閱歷,要有足夠的心里準備,耐得住寂寞。這些我常與韓東講,他非常認同,也愿意身體力行。
韓東還很年青,未來無論是藝術(shù)還是人生都有很長的路要走,相信他會在這一修煉的過程中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為書苑留下精彩的一筆。
我充滿了期待!
責任編輯 唐校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