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娟
[摘 要] 本文針對楊梅栽植成活率不高,通常適齡不結(jié)果,果實不但不能剝(削)皮,而且因果實肉柱突出,果面凹凸不平,一旦被粉塵等污染很難清洗干凈的實際,提出一套能將楊梅種植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且達到早結(jié)、豐產(chǎn)、清潔的栽培技術(shù)。
[關(guān)鍵詞] 楊梅;早結(jié)豐產(chǎn);清潔衛(wèi)生;栽培技術(shù)
楊梅適應性廣,四季常綠,樹姿優(yōu)美,因此被當作生態(tài)經(jīng)濟林主要樹種發(fā)展。但因栽植成活率不高,且通常適齡不結(jié)果,影響了楊梅生產(chǎn)的發(fā)展。楊梅果實沒有果皮包裹,既不可剝(削)皮,又因楊梅肉柱突出,果面凹凸不平,一旦被粉塵、農(nóng)藥、病蟲、果蠅等污染就很難清洗干凈,因而影響人們食欲。筆者經(jīng)過多年的摸索,掌握了一套能將楊梅種植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且達到早結(jié)、豐產(chǎn)、清潔的栽培技術(shù)?,F(xiàn)介紹如下供參考:
一、造林
楊梅栽植成活率一般為50%左右,須經(jīng)1-3年的補植才能齊苗。這不但增加了造林投資,而且樹體大小參差不齊,投產(chǎn)年限遲早不一,給栽培管理帶來不便,影響了經(jīng)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抓好以下環(huán)節(jié)能大大提高栽植成活率。
1.園地選擇
選擇海拔500m以下,坡度25°以下,離公路1km以內(nèi),離村莊和畜禽場1km以外,四周為茂密的森林,方圓10km內(nèi)沒有各類工廠,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微酸、富含石礫的地方建園。這種沒有“三廢”污染,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清潔衛(wèi)生,病蟲很少的環(huán)境,是楊梅早結(jié)豐產(chǎn)和清潔衛(wèi)生的基礎(chǔ)。
2.良種選擇
選擇適應性廣、樹勢強健、耐寒、抗病、晚熟、果型最大(平均單果重25 g,最大62g)、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鮮食與加工兼宜、較耐貯藏和運輸?shù)臇|魁為主栽品種。
3.挖穴改土
種植穴長×寬×深為100cm×100cm×80cm。挖穴時將表土和心土(底土)分開放置。挖除定植穴周圍易萌發(fā)新梢的杉木樹蔸等,避免今后與楊梅爭奪肥水?;靥钛ㄍ習r,將5-8kg腐熟餅肥或25-50kg腐熟欄肥與表土拌勻填至離地面10 cm,然后用剔除柴根、草根等雜質(zhì)后的表土(表土不夠時從定植穴周圍挖取)填至高出地面約20cm,等穴土下沉后與地面大致相平。這項工作應在12月底之前完成,以利有機肥充分腐熟和穴土充分下沉。
4.適時栽植
栽植時間為2月中下旬-3月上旬。并盡量選擇陰天或小雨天栽植。太陽猛、氣溫高、風力大時不植苗,減少苗木水分蒸發(fā)。
5.選用壯苗
選用生長健壯、根系發(fā)達的苗木栽植。遠途運輸?shù)拿缒緫扔媚酀{蘸根,苔蘚增濕,然后用塑料薄膜包裹好根部,運輸途中須蓋好篷布,避免風吹日曬,以防苗木脫水而影響成活。同時還應注意,苗木上有雨水時不能起苗,運輸途中嚴防雨水滲漏到苗木上,確保處于堆壓狀態(tài)的苗木不因濕度過大而發(fā)熱灼傷。
6.種植前修剪
栽植前剪除過密和不充實的枝梢,剪去全部葉片(留葉柄,切忌用手拉除葉片,以免傷及芽眼和枝條),以減少水分蒸發(fā)。適當短截過長的主根,以防窩根。修剪傷殘的粗根,以利傷口愈合和促發(fā)新根。修剪時還需解除捆綁在嫁接口上的包扎物,以免束縛頸部導致死苗。
7.精心定植
栽植楊梅宜深不宜淺,應將嫁接口以上約10 cm的主干栽入土中,這樣既能使主干少受烈日暴曬,又能使嫁接口在溫度、濕度較穩(wěn)定的土壤中進一步愈合,同時還能使栽入土中的主干發(fā)生新根。定植時先在種穴墩上挖一小穴,大小以能保持根系舒展為準。將苗木放入小穴中央,向四周理順根系,不使根系上翹,培土約1/2時將苗木拔高2-5 cm并踏實,使根系進一步順直,土壤與根系密接。培土至嫁接口以上5cm處時再次踏實,然后用細碎的心土(心土生草少,保濕好)培至嫁接口以上約10 cm處。
8.防旱防曬
楊梅性喜陰濕,忌高溫干燥和烈日暴曬。定植后隨即每株澆5kg左右稀薄人糞尿,遇旱時應及時澆稀薄人糞尿。定植后即搭棚或插樹枝遮蔭。高溫干旱期臨近時,用青草、稻草等覆蓋種植墩,上壓泥土,以降低地表溫度,并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秋季將覆蓋物擴穴深埋,以提高土壤肥力
二、培育
1.合理施肥
幼齡樹(種后1-4年)以擴大樹冠為目的,重點施好春梢、夏梢和秋梢的發(fā)芽肥,以速效性肥料為主,氮、磷、鉀配合施用。
初果樹(種后5-7年)力促開花結(jié)果,控制枝梢旺發(fā),分別于3月上中旬和采果后株施硫酸鉀0.5-1 kg。盛產(chǎn)樹一年重點施好兩次肥:一是3月上中旬株施硫酸鉀復合肥1-1.5kg。二是采果后株施硫酸鉀1-1.5 kg、尿素0.2-0.3 kg、腐熟餅肥4-6kg,同時清除園地雜草一并深埋。果實發(fā)育期和秋冬季用0.2-0.3%磷酸二氫鉀、0.2-0.3%硼砂葉面追肥2-3次,起壯果和防凍作用。為了防止大小年結(jié)果現(xiàn)象,施肥時還應注意,大年樹肥料多施,并適當增施氮肥。小年樹肥料少施或不施,氮肥一律不施。
2.整形修剪
重點是做好種后1-3年樹形骨架的培養(yǎng)工作。首先在離地面約20cm以上培養(yǎng)方位角約120°,垂直角約60°,上下枝距約10cm的主枝3個。其余作為輔養(yǎng)枝(輔養(yǎng)枝用拿枝、拉枝等方法開張角度,防止與主枝競爭)。對主干不正、主枝方位角和垂直角不理想的用拉、吊、撐等辦法予以調(diào)整。幼齡楊梅樹修剪宜輕不宜重。修剪重點:一是及時抹芽,促使枝梢數(shù)量適當,分布均勻。二是及時打頂,以防枝條下垂,促使枝條增粗,芽眼飽滿,有利分枝。成年樹的修剪主要是培養(yǎng)豐產(chǎn)的群體結(jié)構(gòu),調(diào)節(jié)生長與結(jié)實的關(guān)系,促進持續(xù)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修剪重點是疏刪密閉枝、剪除病蟲枝、回縮衰老枝,少花樹剪去部分無花枝,多花樹剪去部分多花枝。
3.控梢促果
種后5-7年的楊梅樹往往因營養(yǎng)生長旺盛而花量很少或花而不實,必須做好控梢促果工作。
(1)控氮抑梢:以施有機肥和鉀肥為主,嚴格控制含氮化肥,以抑制營養(yǎng)生長,促進適齡結(jié)果。
(2)開張大枝角度:通過拉、撐等辦法將大枝角度開張到60°左右,以緩和樹勢,削弱營養(yǎng)生長,改善光照條件,有利開花結(jié)果。
(3)化學控梢:對生長過旺的樹,于春、夏梢普遍抽發(fā)1-3cm長時噴布多效唑一次,濃度為700×10-6,以抑制枝梢抽發(fā)。也可提前一年于11月份地面撒施,用量為每m2地面施15%多效唑2g,先扒開樹冠下表土,或在樹冠外圍滴水線下開環(huán)狀溝,將多效唑與30倍細土拌勻后撒施,然后復土。土壤撒施一生一次足夠,切忌過量或多次,以免控梢過度。
4.綜合防治病蟲害
(1)增施有機肥,多施鉀肥,以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耐)病蟲能力。
(2)采用自然開心形整形,同時,疏刪密樹、密枝和直立枝,保持樹冠通風透光。
(3)采用剪、搖、掃等措施,及時清除嚴重病蟲枝葉和枯枝落葉,并集中燒毀,以減少病蟲越冬基數(shù),有效控制病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