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笑飛
案例概況
快樂寫作“課間樂”是面向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學習活動,活動設計分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進行表達寫作,第二課時進行交流評價,將作文修改完善。
新學期伊始,我開始認真觀察學生的課間活動,并隨機抓拍了一些比較典型的畫面。我想,當學生看到自己課間玩耍的照片時,一定很有表達的欲望,也很容易產生共鳴,這樣的主題會有很大的創(chuàng)作空間和想象空間。就這樣我將寫作的主題確定為“課間樂”。
在“課間樂”學習活動實施之前,我了解到學生已經通過信息技術課掌握了好看簿平臺的使用方法。于是我利用好看簿作為寫作支持平臺,將學習活動安排在機房中進行。
教學過程
1.第一部分:激情寫作
(1)賞“課間樂”
上課伊始,我利用計算機一張一張地展示學生在課間快樂玩耍的照片,在照片中看到自己的學生表現出難以掩飾的自豪和興奮。我暗自觀察著有些興奮的學生,他們如此專注地盯著照片,又不失時機地交頭接耳,輕聲說著什么。
(2)聊“課間樂”
我組織學生說一說看完照片后的感想,學生說的都是照片中最有意思的細節(jié),如夸張的表情和照片中的故事。描述的學生邊說邊笑,傾聽的學生更是樂不可支。于是我便提出:“你愿意把你的快樂和更多的人分享嗎?請你以‘課間樂為主題,寫寫你的故事?!?/p>
(3)寫“課間樂”
學生開始構思作文內容,并選擇相應圖片完成作文。下課了,但學生仍不舍離去,為了避免學生的寫作思路中斷,當天我又爭取了一堂作文課,讓學生有機會對自己的作文內容進行調整、修改和完善。
2.第二部分:交流評價
以“課間樂”作為主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很有話說,寫作的文章都較長,內容也較生動。想要寫作進步,首先得去寫,否則何來指導進步之說?但寫多了,問題也就隨之呈現出來,所以要抓住這樣的契機,著重對學生進行無痕的寫法指導。
第三課時上課前,我做了些準備:把學生的作文打印成冊,人手一冊,并選取優(yōu)秀習作做集體評析用。交流評價流程為:學生互評—優(yōu)秀作品集體點評—作文二次修改。
(1)學生互評
分小組展開學生互評,每位學生既可以利用網絡靈活地進行閱讀,即時評價,也可以利用手頭打印的材料做閱讀參考。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思考提煉總結,哪些文章在哪些方面寫得好,哪些文章在哪些方面需要修改。以下是我摘選的學生互評內容:
①第一自然段寫得很美,但你可以把學生比賽的過程寫得更詳細些。有些不大重要的也可略寫。
②第二段把陀螺的樣子描寫得十分形象,第三段的動詞還運用得十分巧妙!
(2)優(yōu)秀作品集體研討
在學生互評之后,我組織了研討。學生一起討論總結哪些文章比較優(yōu)秀,然后出示優(yōu)秀文章,大家通過探討文章優(yōu)秀的原因,對怎樣的開頭能吸引人、怎樣把過程寫得具體生動、如何首尾呼應等寫作技巧加深理解,并在自己的習作中有意識地加以運用。通過討論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我在黑板上把學生的發(fā)現用關鍵詞進行板書),使得評價指導更加自然無痕。
(3)文章的二次修改完善
在討論評價基礎上,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完善,并各自對修改前和修改后的作品進行對比,斟酌怎樣修改會更好。學生也可以針對修改后的文章進行新的評論。在此過程中,我們還評選出“優(yōu)秀作家”和“優(yōu)秀評論家”進行表彰,一為激發(fā)興趣,二為學生的習作和評價做導航。
3.教師小結
如何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樂于寫作,是每一位語文教師都倍加關注的。但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把大量的精力花在指導學生寫法方面,忽略了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導致學生匆匆提筆卻無從下筆,寫出來的文章也常拘泥于教師的思路,變成“我手寫師心”,缺乏真情實感。當我看到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應用好看簿寫故事時表現出的主動和積極時,便決定大膽嘗試,在作文課中引入好看簿。那么,基于好看簿寫作為何能讓寫作成為一件快樂的事呢?
(1)圖文并茂,情景再現
圖文并茂是好看簿的一大特點。圖片是一種記憶,還有一種同時記憶存放在每個人的感受中??鞓穼懽鲿r,把這兩種東西進行疊加并表現出來,就喚醒了學生的生活積累,激活了學生的生活儲備,且能產生一種“不吐不快”的寫作沖動,從而使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
讓作文回歸生活,讓學生在自然真實的主題活動中體驗與創(chuàng)造。讓作文教學的課堂成為生活的課堂,應更注重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發(fā)展學生的主動精神。讓學生大膽想、放手寫,讓每位學生的作文煥發(fā)出個性化、真實化的光彩。
(2)網絡互聯(lián),知識共享
可以實現內容共享的好看簿平臺,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分享和交流欲望,讓他們自然地將自己想要與他人交流的東西寫下來。這時的寫作是為了交流、分享,而不是為了交給教師評改;是描述事實或感受,而非無病呻吟;是全開放的閱讀交流,而非閉門造車;寫得如何,還要看交流的反饋,而非教師的幾句評語??傊?,學生不再是為了寫作而寫作?;谝陨戏N種,學生便會主動積極地去表達、創(chuàng)造和交流,學生有話要說,有話想說,作文也就有了對象性、真實性和情境性。
(3)全面開放,豐富情感
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既可以在課前,也可以在課后,并不僅僅局限于一堂課中。而且指導方式開放,指導過程開放,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閱讀對象開放,讓學生的文章能被更多人閱讀,使學生學會從他人的評論中找到自己寫作的優(yōu)缺點。人們的閱讀感受不一樣,給出的建議也帶有個性化,更能豐富學生的作文情感。
(4)新型評價,促進多次寫作
作文的評價由對寫作等級絕對的價值性評價,轉變?yōu)殚_放、全面、豐富的發(fā)展性評價。評價人員由單一走向多元,評價方式由簡單走向豐富。在好看簿平臺中,評價的對象由教師、同學和網絡中的瀏覽者組成,他們之間可以相互賞析點評。這種信息傳播的方式,對作文評價來說無疑是一種改革。而學生在給他人評論的過程中,亦是認真思考,認真表達的學習、積累的過程,同時,根據他人評論及在參考所有同學作文的基礎上,重新改寫自己的作文,亦是一個提高的過程。
當然,這并不是用好看簿寫作的全部真諦。就如學生說的:“在好看簿里寫作,就像作家寫作品一樣,可以不斷累積作品,整理成作品集,還能看到自己的進步。”用好看簿寫作,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懂得怎樣主動交流,積極參與,強化了與他人合作的精神。也許,用這種方式寫作所帶來的進步并不是立竿見影的,但這卻讓寫作成為一種快樂,這種學習方式帶給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