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錚
我國林產品虛擬水研究取得可喜成果。薈萃其主要成果的新書剛剛出版,填補了虛擬水研究的一項空白,開辟了我國林業(yè)經濟研究的新領域。
主要研究者田明華教授說,林產品虛擬水研究橫跨了農業(yè)產品和工業(yè)產品兩個領域,涉及植物生態(tài)、森林水文、林產品貿易、林產品加工多個學科,研究難度很大。林產品虛擬水的復雜性、數據的有限性,決定了對林產品虛擬水的測算還只是初步,亟待進一步深化。
田明華等編著的《中國主要木質林產品虛擬水測算和虛擬水貿易研究》新書問世。專家評價說,這是一部具有重要創(chuàng)新價值和重大現實意義的著作,提供了林產品貿易研究的新視角。
中國作為全球人均水資源量最貧乏的國家之一,水資源已越來越成為制約中國發(fā)展的重要因素。1993年,英國倫敦大學Tony Allan教授提出并發(fā)展的虛擬水理論,為全球水資源平衡、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緩解水資源短缺提供了新思想和新途徑,引發(fā)了世界范圍的廣泛關注。目前虛擬水研究主要集中于農產品領域,林產品虛擬水量化以及虛擬水貿易無人問津,田明華教授等的研究填補了這一空白。
木質林產品是用來自于森林的木材加工制造而成的產品,其虛擬水研究較為復雜。田明華教授等認為,木質林產品虛擬水的含量由原料包含的虛擬水量和林產品加工過程耗水量兩部分組成。其中,林產品加工過程耗水量又包括加工過程實際耗水量和能耗所含虛擬水量。這一分析避免了以往采用投入產出法計算產品虛擬水時忽略木材原料所包含虛擬水的缺陷。
此書首次提出了森林虛擬水的概念和森林虛擬水的測度理論,并運用有限數據對森林虛擬水進行了測算。書中提出和定義了森林虛擬水的概念,指出森林虛擬水是指生產“森林”時耗用的水資源量。不同于一年、一季成熟的農作物,森林的生長周期長。森林虛擬水是森林在全生命周期的耗水量,是森林生長過程中每年耗水量的累積。
研究者認為森林虛擬水主要是指森林生長過程中蒸發(fā)散作用耗費的水資源量,由土壤蒸發(fā)耗水量、林冠蒸發(fā)耗水量、林木蒸騰耗水量組成。影響森林蒸發(fā)散的因素十分復雜,多種因素交織在一起,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其中氣候條件、地理環(huán)境條件、森林自身條件是主要的3個方面。
研究發(fā)現,在主要木質林產品中,木漿單位產品虛擬水含量最高,紙和紙板次之;在人造板中,膠合板單位產品虛擬水含量最高,纖維板次之,刨花板最低;闊葉鋸材和原木均比針葉鋸材和原木虛擬水含量高1倍以上。研究結果表明,木質林產品屬于水密集型產品,遠高于農作物產品虛擬水含量。
這一研究結果意義在于,一方面證明了開展木質林產品虛擬水研究的價值,另一方面為運用虛擬水戰(zhàn)略緩解水資源短缺創(chuàng)造了前提條件。依據虛擬水貿易理論,我國木質林產品虛擬水貿易應以進口為主。
木質林產品是我國重要的大宗國際貿易產品。林產品作為特殊的水密集型產品,其國際貿易中蘊含了巨大的虛擬水貿易。研究者計算出我國主要木質林產品國際貿易中包含的虛擬水貿易量。
分析表明:我國主要木質林產品虛擬水貿易規(guī)模巨大,遠遠超過同期農作物產品虛擬水貿易規(guī)模,而且不斷快速增長。目前我國主要木質林產品虛擬水進出口貿易量中,以虛擬水進口貿易量為主,但虛擬水出口貿易量占比明顯較農作物產品大,虛擬水貿易年凈進口量相對穩(wěn)定,略有下降,目前超過或相當于農作物產品虛擬水貿易年凈進口規(guī)模,每年有大量的虛擬水通過林產品貿易流入我國,有力緩解了我國水資源短缺。我國主要木質林產品虛擬水進口以木漿、原木、鋸材、紙和紙制品虛擬水進口為主,虛擬水出口以膠合板、紙和紙制品虛擬水出口為主。從虛擬水貿易角度看,膠合板、紙和紙制品大量出口是不合理的。這些研究成果為調整我國林產品貿易政策、產業(yè)政策、水資源政策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責編:高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