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紅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課堂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法律課的內容一般比較抽象,理論性強。大多數(shù)學生也認為法律原理晦澀、枯燥、乏味,法律條文繁瑣冗長。如果空乏的講理論,就會在課堂上出現(xiàn)學生無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厭學的局面。要扭轉這種局面,教師就必須采用多樣的方法講解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在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上下工夫。
1 布置學生課前做好預習,明確學習目的,使學生產生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先導”,要想喚起學生的興趣布置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是十分必要的。而學生們課前預習會有怎樣的效果則與教師的要求程度及具體的指導息息相關。因此,教師應當為學生準備好預習所用的提綱,使學生的預習有的放矢。他們就可以按提綱的要求對本課內容進行閱讀、分析、查找,從而較為完整地了解教材的內容,歸納出重、難點。同時,發(fā)現(xiàn)自己在預習過程中存在的疑點。由此,學生們的學習目的明確了,學習的興趣也就隨之產生了。
2 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啟迪學生積極主動思考,保持住學生的學習興趣
2.1 教師首先要做到尊重學生
美國著名教育家愛默生曾精辟地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弊鹬貙W生是一名教師的基本師德所在。教師要能夠使自己蹲下來看孩子,使學生真實地感受到在人格上、地位上與教師是平等的,與其他任何一名學生是平等的。只有這樣,才能夠使使學生們親其師、信其道,學習興趣油然而生。
2.2 要做到從正面引導學生
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引導是教師的職責,德育課老師尤為如此。面對學生所犯的錯誤,如果教師處理得不夠妥當,會產生不良的教育效果,而且還會使之產生敵對和逆反心理。學生在特定的年齡階段往往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脆弱、自卑、敏感。因此,在教育過程中,老師要做到堅持正面引導為主,做到“以關愛取代冷漠;以表揚取代批評;以信任取代包辦;以激勵取代揭短”。當然,在此過程中,要以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指出他們的問題所在。與此同時,教師要注意微笑,教師在課堂上的正面引導和微笑能夠使課堂氣氛變得愉快和輕松,這樣的氛圍會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使他們暢所欲言,興趣盎然。
3 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設計,從而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3.1 巧妙設計導語,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
魏書生說過:“好的導語像磁石,能把人們分散的思維一下子聚攏過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因此,導入新課的效果決定著一堂課能否成功。這就要求教師根據(jù)授課內容精心地巧設導語,可以采用音樂渲染、設問質疑等方式激起學生思維的漣漪,激發(fā)學生思考的積極性。
3.2 案例教學的同時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激發(fā)學習興趣
法律的教育是以具體的案例為體現(xiàn)的載體,有效地運用案例是詮釋法律理論,加強法制教育的最好途徑,同時使課堂教學有血有肉,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的興趣。案例的選取我們可以有以下幾種途徑:一是從教材中選取。教材中的案例為我們教學需要提供了方便,可以有選擇地運用。二是從報刊、影視中吸取。這些案例更貼近社會,往往又是社會的熱點,若我們能把這些熱點案例和教材中法律問題的最佳結合點找到進行教學更能激起學生的參與熱情。在上課時一般通過“案例導入(教師)―閱讀感知(學生)-廣(下轉第127頁)(上接第107頁)泛討論(師生)-達成共識(師生)-升華導行(學生)”的方法。課堂教學中用案例過渡到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引導學生思考問題,使學生形成“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狀態(tài),激發(fā)了學生對新知尋根究底的欲望,增強了課堂教學吸引力,形成了智力振奮、情緒激昂的課堂氣氛后,再去感知一些法律知識,學生就帶有一定的目的性與探究性,對那些枯燥的法律條款、法律知識也會覺得有生氣,在感知法律的基礎上再去討論案例中所提出的問題,師生共同達成共識,并使學生懂得了某一方面的法律知識,使認識得到升華。
3.3 創(chuàng)設情景,增強學生參與意識,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成效往往取決于能否增強學生的認知過程,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變“要我學”為“我愿學”,從而將外在的知識轉化為內在素質。如在講解公民依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這部分內容時,教師設置情景讓學生進行角色表演:“外國人”,“未滿18周歲的人”、“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滿18周歲,沒有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中國人”、讓其他同學斷定這些角色中,哪些具備選舉的資格。表演的學生積極性很高,其他的學生感到新穎,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增強學生參與意識,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4 合理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手段集音、像、動畫于一體,生動形象,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法律課程中抽象一些的理論和概念有很多,教師若現(xiàn)在仍然單純依靠傳統(tǒng)的“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方式進行教學,便是對多媒體教學設備的資源浪費,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可以幫助教師直觀形象、生動具體地展現(xiàn)教學內容,合理適當?shù)膽每梢允拐n堂教學的感染力得到增強,同時有效地提高學生對于所授內容的認識水平,從而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教學效果得到增強。
當然,法律教學中“激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這就需要每位教師依據(jù)實際情況努力去探索,抓住學生好動好奇愛表現(xiàn)的心理特點,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課堂結構和教學效果得到優(yōu)化??傊_到激發(fā)學生學習法律課程的興趣,教師自己首先必須對所教的這門課抱有濃厚的興趣,一方面要努力了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的新情況,掌握新信息,不斷更新知識,拓寬視野,力爭站在學科的前沿;另一方面,還要在努力鉆研教材的基礎上,更為深入地加強有關教育學、心理學等理論的學習,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并把這些知識和方法靈活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法律課程變得生動活潑起來,從而達到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提高覺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