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寶紅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推動了教育從目的、內(nèi)容、形式、方法到組織的全面變革。站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非常有必要重新認識教學過程。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對教學活動進行創(chuàng)造性設計,發(fā)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特有功能,和英語教學的學科特點結合起來,可以使教學的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樣化、視覺化,有利于為學生創(chuàng)設語言學習的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交流的平臺。
導入新課時的圖片吸引
有經(jīng)驗的教師非常重視導入新課時的藝術性,他們往往用展示圖片的方法,激起學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強烈愿望。例如,在教學Book I Unit11《 Whats in the teachers room?》 時,我就是用圖片導入新課。結合新課內(nèi)容,我指著投影上所顯示的圖片讓學生回答:
Where is the cat? It is behind the tree.
What can you see under the tree?
Is there a flower under the tree?
幫助學生來完整地回答:Yes, thereis. 從學生的回答中逐步引出另一新句型:There is a flower under the tree.接著我利用實物投影提問:Whats in the teachers room? 學生答:There is ….并適時地穿插復數(shù)形式 There are….
這些都為新授內(nèi)容做了鋪墊,并由此很自然地導入新授內(nèi)容。
這樣由直觀的圖片導入新知識,既符合學生年齡和心理特征,也符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同時啟發(fā)了學生思維,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主動探求問題的答案,把現(xiàn)實生活和語言知識很自然地聯(lián)系在一起,有利于排除學生理解新語言的障礙,為新語言的教學創(chuàng)造條件。
新舊知識過渡處的動畫銜接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過:“如果教師的教學活動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就能使學生在每個階段都連貫地表現(xiàn)為等待、探索和行動?!边@樣課堂活動就能順利高效地進行,直接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在教學時從一個知識點講到另一個知識點要銜接自然,否則學生會覺得莫名其妙,跟不上教師的思路。因此,在教學中,我注意知識點的銜接,多角度、多方位設計各種活動,發(fā)展學生橫向、類比、逆向、聯(lián)想等思維,使學生不單單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學內(nèi)容上,而是利用現(xiàn)有知識,結合已學知識去創(chuàng)造、去探索,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比如在教學 Do you like…? 句型后,要過渡到第三人稱單數(shù)句型的教學,我設計了一個活動,就是給學生播放一段動畫,里面歡快的歌曲涉及第三人稱單數(shù)形式,我順理成章地又進行了以下問題:
What do you like? Do you like…? How do you like…?
What about your friend/father/mother? etc.
從這些問題很自然地過渡到基本句子:He/She likes….并出示Li Shan的投影圖,進行閱讀教學。我設計了如下表格,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
Hobby(愛好):Li ShanFather Mother
Likes
Doesnt like
根據(jù)前面設計的活動及問題,學生逐一回答后再來回答基本句子,就比較容易回答了。在新舊知識的連接點上設計這樣一個活動,既可以復習舊知識,又能引出新知識,有利于突出知識的整體性。同時,在過渡處提問,可使學生養(yǎng)成集中注意力的良好習慣,并能夠有效地訓練學生敏捷的思維能力。
突出重點時的背景輔助
課堂教學抓住了重點,主要訓練內(nèi)容也就抓住了。一般地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就是重點。一堂課的教學時間有限,如果對多項教學內(nèi)容平均使用力量,就會出現(xiàn)“眉毛胡子一把抓,結果什么也抓不住”的現(xiàn)象。備課時,有經(jīng)驗的教師會在教學內(nèi)容中找出重點,然后以此為主線,串起其他教學內(nèi)容。例如,在教學重點生詞talk talk with open close take photos. 以及句型:Im talking. You are not talking. Jim is writing. Lily isnt writing.時要求學生能區(qū)分現(xiàn)在進行時的用法和祈使句。針對上述重點我設計了兩人對話(在電腦上給出背景,并帶開門和關門的聲音)問問題:What is he/she doing?然后選一段正好符合本課的動畫 (Disney中的 Tom and Jerry),第二次回放畫面時,要求學生嘗試說,達到整體效果。從學生的回答中,可以了解學生對重點內(nèi)容的理解掌握程度。根據(jù)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加以補充與糾正,并讓學生反復操練,循環(huán)往復,以突出重點,加深學生的印象。
能力提升時的資源提供
語言是人際交往的工具,多媒體教學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同時也培養(yǎng)了其積極思考、團結合作的精神,真正使語言知識為其所用。教師可充分運用電影電視、幻燈錄像、互聯(lián)網(wǎng)等設備,增加學生的直觀感受。同時開展各種形式多樣的活動,如組織英語角、俱樂部、聚會等,引導學生克服害羞、怕開口的心理障礙,鼓勵學生多開口。信息技術以超文本和超媒體的非線性方式組織媒體信息,大量的圖片、影音、影視資料使傳統(tǒng)的只注重單詞、詞匯、句型的學習而忽視實際應用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方式得以糾正。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生動活潑的教學內(nèi)容、豐富多彩的課堂演示、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了教與學的有效性,促使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交流、探究等方式發(fā)展聽說讀寫譯的技能及實際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綜合能力,實現(xiàn)學生聽說和表達交際綜合能力提升的最終目標。
信息技術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不僅是教學手段的改進,更重要的是它對教育教學觀念產(chǎn)生了巨大沖擊。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結合給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為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契機,注入了活力。使用計算機多媒體網(wǎng)絡教學系統(tǒng),能把英語學習的情景設計得生動活潑,富有創(chuàng)意,讓學生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領悟語言、操練語言、運用語言。學生的興趣得到培養(yǎng),英語交際能力得到培養(yǎng),主體性得到更大發(fā)揮。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進一步學習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根據(jù)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尋找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最佳結合點,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探索初中英語教學規(guī)律,優(yōu)化初中英語教學結構,為促進學生在技能、知識、情感、策略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綜合發(fā)展,為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而不懈努力。
(作者單位:北京陳經(jīng)綸中學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