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立
試卷講評是指學生在完成考試后,對試卷進行剖析、點評。試卷講評是教學工作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學評價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課堂的延伸和補充,能幫助學生完善知識結構,優(yōu)化思維,提高解題能力,掌握學習規(guī)律。一份試卷既能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效果,又能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水準。它可以反映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huán)節(jié),也反映出教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成功和不足之處。而我們在教學工作中卻往往忽視了這個環(huán)節(jié),試卷講評的作用就根本沒有發(fā)揮出來。
試卷講評要“及時”。學生剛做完檢測后,教師要趁著學生求知欲最旺盛的時候,讓他們對照答案自己找出試卷當中暴露出來的問題,立即反思,使他們在第一時間里思考和省察自己在本階段的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初步思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試卷講評要“知情”。在講評試卷前,教師認真自做了一次試卷,對知識點分布、題目類型、數(shù)量和占分比例進行了統(tǒng)計,并在對答案中分析出學生哪些地方容易出錯,在講評時,哪些內(nèi)容該精講,哪些內(nèi)容該少談,哪些該重點講,就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通過分析出錯原因,能從中了解分析學生知識和能力的缺陷及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采取措施,在講評時有的放矢地解決這些缺陷和問題。
試卷講評要“補拙”。講評過后,對于講評中的重點、難點,教師不妨每個類型再出一到兩道題,讓學生及時進行考試型練習,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用以測量學生對講評內(nèi)容的理解與掌握程度。這樣的補考考點應該與講評重點、難點高度相符合,題型可以有一定變化,主要測試點為思維與表達是否準確,表達是否簡潔完整。對于初中生來講,講評后的及時檢測是必要的,可以防止遺忘,鞏固重點、難點,特別是如果講評中總結出的方法技巧能及時發(fā)揮作用,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其解題欲望。
因為試卷講評課不是語文課型中的主流課型,教師大多數(shù)不重視,缺少研究,也很少對這類課型的效果進行課后分析和反思。而學生說到試卷講評課的感覺就是枯燥、單調、乏味,根本就提不起精神來聽課,往往一節(jié)課下來教師講的是口干舌燥,學生聽的是稀里糊涂,有的甚至根本就沒聽。久而久之,學生、教師對待試卷講評課就等同于教師報答案、學生記答案,最終使試卷講評課成了一塊“雞肋”,考試后不講評吧,教師擔心學生沒有很好地掌握,進行課堂講評吧,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而言是在浪費時間,試卷講評課就處于這么一個尷尬的境地。
一是沒有發(fā)揮學生能動性,一講到底,越俎代庖,包辦一切。教師可以在今后講評試卷時讓學生進行互評、組評,“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參與問題的發(fā)現(xiàn)、錯因的分析、矯正措施的制定,以增強學生的親身體驗和感受,促進學生自我評價和獨立矯正失誤能力的提高。
二是對錯題統(tǒng)計不落實,導致對有些試題隨意處置,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師應抓主要矛盾,選擇那些難度適宜、多數(shù)學生存在錯誤的題目作為主要講解內(nèi)容,通過錯誤原因的分析,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做題技巧和方法,從而明確自己的主要缺陷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三是講評試卷時主要是解決了一些共性問題,個別學生在解題中的特殊問題,在課堂上往往無法得到關注。教師在今后要動員學生多問、多質疑,并發(fā)揮團隊小組的作用,讓個別問題在團隊小組消化,徹底弄清沒有弄懂的問題,全面提高成績。
總之,試卷講評課和上新課一樣,需要許多藝術和技巧,教學現(xiàn)實中存在的這些問題,與我們現(xiàn)行的教育改革理念和學生發(fā)展的需要相矛盾,創(chuàng)建一種新的利于學生發(fā)展需要和適應新課程改革發(fā)展需要的教學模式,是改變這些現(xiàn)實問題的重要途徑。這樣,不僅能提高試卷講評課的效果,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