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娥
作文是用語言文字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衡量語文水平的標尺和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但現(xiàn)在有越來越多的學生畏懼寫作,尤其是基礎較差的中職生,一寫作就“擠牙膏”、胡亂拼湊或干脆“拷貝”“詩言志”的快感蕩然無存,剩下的只有無奈與苦澀。因此,如何讓學生樂寫、善寫,是擺在教師面前的難題。這就要求教師要營造自由表達和樂于表達的氛圍,讓學生感到作文就是“我口說我心,我手寫我想”。在此,我結合教學過程中的心得,簡單地談一談。
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币虼?,學生的積累至關重要。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大閱讀量,課內誦讀、課外閱讀兩手抓。教師先將課內外的名篇,借助網(wǎng)絡等多媒體手段,引領學生去看、去聽,從視聽角度刺激、感染,使他們真正地融入其中,切實體會作者的深厚情感,感受文章美。再從節(jié)奏、語調、情感等方面指導,盡量使其融入情感,模仿誦讀。然后師生或學生之間PK,學生點評,促進誦讀,培養(yǎng)語感,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和對語文的熱愛。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既可以擴大視野,拓寬知識面,又可以引發(fā)寫作欲望,逐步豐富語言詞匯、寫作素材,領會和掌握一些基本寫作規(guī)律,還可以提高鑒賞能力。教師應研讀教材中古今中外的經(jīng)典名作引導挖掘,推薦書目,鼓勵學生利用空余時間去讀,并養(yǎng)成記讀書筆記寫讀后感的好習慣;選取并推薦有教育意義的經(jīng)典影視作品,帶領學生觀看、討論并寫觀后感,內容自定,寫出最大的感觸即可;設置第二課堂,提供高質量、有價值、有思想的報刊供學生閱讀,課堂教學中適時引入生活時事,增加其興趣,引起思考、討論并形成文字。
二、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教學,利用教材這一絕好范本,注重隨文練筆對課文進行仿寫、續(xù)寫、擴寫、改寫,這是起步階段不可少的好方法。教材是教育專家們精挑細選出來的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典范。因此,以課文為基礎,讓學生熟讀成誦,感受語言的豐富、語法的規(guī)范、修辭的妙用,為學生的習作奠定高起點的模式,這是作文的階梯,也是隨文練筆的主要形式。不少課文言雖盡,意未止。順著作者的思路,挖掘每一個值得寫的地方讓學生進行,既加深了思考,又活躍了思維,還可以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學完《雷雨》,就魯侍萍與周樸園的情感的真假展開討論,然后寫成書面性的文字。為加深對《項鏈》主題的印象,讓學生從“舞會上項鏈沒丟”或“項鏈是假的”部分開始續(xù)寫馬蒂爾德的命運,效果非常不錯,想象豐富大膽,自圓其說,洋洋灑灑三五頁,意猶未盡,全然不是搜腸刮肚的樣子。學生對中國臺灣詩人鄭愁予的《錯誤》(詩歌)進行了改寫,從不同的敘述角度將女子內心細膩的情感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鴻門宴》《落葉歸根》《茶館》《駱駝祥子》《慳吝人》等經(jīng)典影片讓學生感觸頗深,視角獨特,真摯而細膩,提高了學生的鑒賞力和審美水平。
教師還可靈活多變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如開展成語接龍、巧對對聯(lián)、介紹最喜歡的詩文、誦讀名篇、演講比賽、辯論會等多彩的活動?;顒又?,學生的興趣和創(chuàng)作的欲望一旦被激起,就會主動去寫,寫自己想寫的、想說的事。學生喜歡視覺刺激,教師可以利用其對影視的興趣,布置影視劇作業(yè),寫簡單影評,還可寫游記、日記、想象作文等。這樣,時間長了,學生會對寫作不再恐懼,甚至充滿期待,水平也會逐步提高。
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以教材為主,生活為輔,循序漸進,樹立自信。由片段到小短文,由易而難。教師可提供學生相對熟悉的感興趣的關鍵詞,緊扣生活的話題,或課文延伸拓展,根據(jù)要求,成段成篇,自圓其說即可。初寫時,教師可范讀一些例文指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適當開展簡單的大作文訓練。教師提前搜集學生相對熟悉、有話可說、空間較大、可多角度展開的實用話題、材料、命題等,認真研讀,吃準、吃透,然后將材料交給學生,由學生思考、討論,教師引導。這樣,能讓學生準確輕松地審題,從多個角度展開思路,以教材或生活中較熟悉的人和事為素材,寫出好的作文。
每次作文,教師都應認真客觀評改,將目光停留學生的長處上,鼓勵好作品。誰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稱贊,再差的作文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對好作文、好片段,甚至一個好句子,都要充分贊美,帶著一顆愛心、一分尊重去夸獎。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給學生以勞動的快樂,取得學習成績的快樂,呼喚隱藏在他們心中的自豪感、自尊感,這就是教育工作的一條金科玉律?!边@種成功的快樂是喚起學生寫作信心的最佳方法, 能讓他們有強烈的榮譽感和成就感。我的宗旨是:讓每位學生都品嘗成功的美酒,又不滿足自我,不斷跨越新的高度。當然,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是有一定難度的。隨著學生水平的發(fā)展,可進行作文專題指導如審題、立意選材、擬題、開頭、結尾等方面,分階段,講練結合,逐步有效地推進。
四、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生動。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熱愛,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是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對他們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教師也要熱愛生活,并把這份熱情傳給學生,使他們感受生活處處皆美好、處處皆材料,積極主動地參與社會活動,帶著感情親近大自然,去觀察體驗留心觀察周圍的一切,深入到生活的每一個空間去尋找、積累材料,自主寫作、自由抒發(fā)、創(chuàng)意表達,達到古人所說的“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會于物,因心而得”的境界,把寫作當成一種享受,寫出富有新意、別具一格的文章來。
讀得多,必然思得多、思得深,視角自然獨特,寫出的作文也就有內容,有深度,情感自然真摯。只有“讀——思——寫”相結合,循序推進,才能寫出好的作文來。作文是智慧的花朵、心靈的表白、創(chuàng)新的舞臺,只要我們勇于創(chuàng)新,積極探索,就一定能走向陽光,結出碩果。
(陜西省神木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