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斌
【摘要】數學課堂作為學生成長的重要平臺,應該融入到生命化的光環(huán)之中.只有創(chuàng)建一種開放的、浸潤的、積極互動的、生活化的課堂文化,才能使數學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本文從主體參與、分層優(yōu)化、成片開發(fā)、過程教學等方面談談自己實現生命化課堂教學的一些體會.
【關鍵詞】主體參與;分層優(yōu)化;成片開發(fā);過程教學;方法滲透;問題解決
“教需有法,教無定法.大法必依,小法必活.”這是人們已經達成的共識.但在現實的數學教學中,大多數教師仍采用由教師講定義,推公式,講例題,再由學生解題,教師評判的教學模式.這勢必會禁錮學生的思維,扼殺學生主動發(fā)展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樹立新的教法觀,讓學生主動探索,主動發(fā)展,不斷提高數學素質.在這一方面,我有以下實踐.
一、主體參與
內因是變化的根本,外因是變化的條件.要真正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學習是學生個體的自主行動.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認識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行為的、價值的等各方面的因素,使他們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讓學生進入一種全新的學習境界,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融進他們的主見,使他們主動探索,主動發(fā)展.
二、分層優(yōu)化
一個班的學生,由于學習基礎和認識水平的差異,發(fā)展總是不平衡的.對于不同程度的學生,可通過多種渠道,如指導預習和復習、適當提問、分層次完成作業(yè)、同行幫助、教師輔導等,讓他們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只有真正樹立為學生服務的觀點,給予不同層次學生他們所需的服務的觀點,給予不同層次學生以良好的期望,就能提高各類學生的數學素質.
三、“成片開發(fā)”
數學概念、命題(公理、定理、性質、公式)、解題等,常常是可以“成片開發(fā)”的.我在教學中,以單元結構教學法為主,輔以其他教學方法,整體推進.注重數學知識的縱橫聯系,揭示其本質屬性,讓學生整體把握數學知識.在解題教學中,引導學生考慮一題多解,讓問題由點構成線;引導學生一題多變,讓問題由線構成面;引導學生一題多用,讓問題由面構成體.這樣,學生就可以多層次、廣視角、全方位地認識數學問題.
四、過程教學
現代數學教學有一條原則叫“過程教學”,就是讓學生參與和經歷整節(jié)課的思維過程,充分體現知識發(fā)生、形成的過程,充分挖掘解題的思維價值.其特征是“自主性+思維性”.一題多解的教學價值:師生共同探索了分析法、綜合法、求差比較法、求商比較法、反證法、放縮法、構造函數法、增量法、定比分點法、斜率法1、斜率法2和三角法等12種證法.學生在探究后幾種證法時進一步體會到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全班學生先是驚愕,繼而笑聲四起,他們明白了問題巧解的奧妙與真諦.
五、方法滲透
數學不僅是一種知識,而且具有豐富的思想和方法.我在教學中十分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因為數學學習不僅是數學知識的學習,也是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只有注意數學思想方法的分析,才能把數學講懂、講活、講深,才能使學生的頭腦形成一個具有“活性”的數學知識結構,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發(fā)展.
在教學實踐中,我深深感到,一名學生要想取得優(yōu)良的學習效果,單靠教師教得好、教學得法是不行的,學生自身還必須學得好,學也要得法.但遺憾的是,長期以來,在教育理論與實踐中,教學大多研究教,很少研究學.實踐證明,忽視了學,教也就失去了針對性,減弱了實效性.
我十分重視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從1987年起,堅持每年為高中(或初中)起始年級開設“學習指導課”,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學法指導,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同時,我還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全方位、多層次、廣渠道地進行學習指導滲透,讓“學習指導”像無聲細雨時時滋潤學生的心田.這里僅就數學學習指導的全過程滲透問題作簡要論述.
將學習指導滲透于學生制訂計劃之中.讓學生明確制訂數學學習計劃的好處,要求學生養(yǎng)成制訂學習計劃的習慣,并具體指導學生制訂學習計劃.
將學習指導滲透于學生課前預習之中.要求學生養(yǎng)成堅持預習的習慣,教給學生預習數學的方法,通過多種途徑檢查學生預習的效果.
將學習指導滲透于學生課堂學習之中.滲透學習數學知識的方法,滲透訓練數學能力的方法,滲透數學的思想和方法,滲透具體的解題技巧和解題方法.
將學習指導滲透于學生課后復習之中.要求學生養(yǎng)成先復習后作業(yè)的習慣,及時復習鞏固知識,教給學生學習課后復習的方法,檢查學生復習的效果.
將學習指導滲透于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之中.指導學生科學完成作業(yè)的方法,在批改作業(yè)中指導學生學習,在講評作業(yè)中滲透數學學習方法.
將學習指導滲透于學生學習總結之中.指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總結,對數學解題方法和技巧進行總結,對數學學習方法進行總結,對自己考試的成敗進行總結.
將學習指導滲透于學生課外學習之中.指導學生如何進行數學課外閱讀,如何參加數學競賽,如果參加數學課外興趣小組等.
六、問題解決
把問題作為數學教學的出發(fā)點,是現代數學教學的又一條原則.我在教學中,注意設置問題情境,讓數學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活動,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會“數學地思維”.對于一些開放性問題,提供給學生一種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創(chuàng)造的機會,進一步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