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治江
摘要: 文章針對學生無良好學習習慣,缺乏恰當?shù)膶W習方法,學習效率較低等問題,提出了采用“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指導戰(zhàn)略,以學習策略為基礎,指導學生如何學習,學會學習,逐步構建學生的自信心。
關鍵詞: 高三英語復習復習策略效率
1.學會自主學習。
英語水平的提高,主要取決于學生自己的努力。自覺性強,長期堅持,勤奮訓練,不斷使用英語,是英語總復習成功的關鍵。所謂自主學習,就是學生要具有學好英語的欲望,在老師的指導下能自己確定恰當?shù)哪繕?,自己安排進程,自己設計活動,自己克服困難,自己監(jiān)督自己,自己總結經驗。課上課下聽老師的話是對的,但要有主動性,做學習的主人。針對自身特點的復習才是最有成效的。
2.堅持實踐第一,以使用英語為主。
簡明扼要地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是必要的,但決不能用很多的時間鉆研語法規(guī)則。應該把大部分時間用在閱讀、寫作和聽力的練習上,即應用語言上,尤其要加大和突出閱讀的訓練。教學大綱規(guī)定,高三這一年應有40萬的閱讀量,也就是說要精讀和泛讀約1000篇左右的短文,達不到這個量就不會有好的語感。
3.抓好基礎題。
無論什么考試,基礎的東西都是最重要的,英語高考也不例外??忌鷳ΡWC拿到基礎題的分,力爭難題的分。在復習中,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安排練習的難度。如果水平不是很高,就一定要以練習基礎題為主,不要嫌容易,不要跟別人攀比。要把基礎詞匯、基本句型弄扎實,要做到懂、會、熟。越臨近高考越要降低難度。有人認為做多難的練習就能達到多高的水平,其實并不是這樣,這要看學生原來的基礎。
4.把握好知識復習的度。
知識復習不應過分追求系統(tǒng)性,切忌過細過偏,根據(jù)在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和運用能力過程中的實際困難,有的放矢地復習鞏固語言基礎知識,不要長時間以知識為中心進行復習,因為過多進行語言分析會在頭腦中形成高效能的警覺點(warning point)。這種過度警覺將極大地壓抑正常語言體驗,得體的語義領悟、敏銳的語境觀察和分析,從根本上破壞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因此,重點應放在如何遵循語言學習規(guī)律,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發(fā)展思維能力上。
5.提高對語篇語境的領悟水平。
從高考試題的特點來看,學生只有熟練掌握語言基礎知識,正確理解語篇語境語義,才能取得較好的成績。因此,無論是在知識復習,還是在綜合訓練中,都應該根據(jù)高考試題的特點,著力訓練提高自己對語篇語境意義的領悟和理解能力,貫徹語法問題是具體語境中的具體問題的原則,把精力放到具體語境的具體語言項目的具體運用上(包括常用詞匯、詞組在各種具體語境中的靈活把握)。在具體語境中體察和感悟語言,從而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
6.加強語篇閱讀,提高語篇分析理解能力。
語篇定位是當今英語教學的主導趨勢,也是英語測試的基本思路。以語篇為中心就意味著學習的基本單位和復習訓練的基本單位是語篇,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的訓練應落實在語篇上。為此,我們應當改變重語法輕意義,重語句輕語篇的復習方法,加強語篇閱讀,重視思維訓練,養(yǎng)成在語篇所設定的具體情境中準確領會詞義、句義、段義的良好學習習慣。并通過大量的語篇實踐,盡快掌握和強化閱讀的九項微技能。
(1)理解句法。
(2)確認和解悟句間邏輯符號。
(3)解悟語篇邏輯符號。能夠了解語篇之中的邏輯關聯(lián)符號和其他起連接作用的邏輯關聯(lián)手段,并借助這種理解探尋語篇意思。
(4)確認服務于交際需求的表意功能。在清楚了解語篇意思之前應當能夠確認寫作者在表述語篇中各種具體意思時的功能定位。
(5)追蹤并領悟修辭組織結構。
(6)確定作者的預先設定。作者在構思語篇之前總要進行預先設定:讀者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讀者可能與自己擁有什么樣的共同的思想、觀點和看法;讀者可能與自己擁有什么樣的共同的需求和欲望,等等。這些預先設定將影響作者對語篇的建構、剪裁、增刪、修改和最后成篇。而學生則應當推想到這些隱藏在語篇深層的“潛臺詞”,從而能夠更準確、更深入地理解全篇意思。
(7)確認暗示,進行推測。學生應當能夠透過語句表層注意到并準確地把握作者為了表達意思所給出的各種暗示,以及暗示之間的邏輯關聯(lián),以此全面理解語篇的含義。
(8)預測。應當能夠從閱讀活動一開始,就堅持依據(jù)已讀的信息不斷推測后續(xù)行文的表達定向、表述重點、時空走向,以及隱藏在語篇深層的邏輯線索,同時還應當能夠在信息累積的過程中不斷地修正自己的推測。
(9)整體綜合與應用。應當能夠將上述微技能所獲得的解悟成果綜合運用到語篇的全篇整合上,其中包括分辨主要信息點,分辨事實與意見,發(fā)現(xiàn)因果聯(lián)系,確認可能性、確定性或必要性,概括全篇主要意思,總結作者態(tài)度和意圖等。進而發(fā)展較為高級的解悟能力,即在復雜的語境條件下,把握作者整體思路的能力;在較為復雜的上下文中,推斷陌生詞匯的較為陌生意思的能力;探查語篇的背景條件的能力;在讀懂語言的基礎上了解原來不知道的東西,而不是借助熟悉的東西理解語言的能力。
7.擴大語言信息的輸入,確保語言經驗的有效積累。
復習備考的重點應放在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上,近年的NMET測試強調的是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即任何語言規(guī)則都必須在“運用”的過程中得以體現(xiàn)。因此,高三英語總復習中不宜把大部分時間用在背單詞、記語法規(guī)則上,而應在掌握了一定語言知識的基礎上,加強聽說讀寫的訓練,著力培養(yǎng)和提高運用語言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那種只注意單項知識的記憶和積累的學生是很難勝任復雜的“綜合運用”型的解題活動的。
8.加強寫作訓練,提高書面表達能力。
寫作是語言知識的綜合運用,高考寫作雖然難度不高,但一直是考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因此要加強寫作訓練。寫作訓練中可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從基本詞匯的運用著手,強化五個基本句型的訓練,力求表達地道、通順、平易、得體;在此基礎上應訓練運用較難詞匯和語法結構,如:復合句、倒裝句、強調句和分詞結構等,提高文章的檔次;還應重視訓練運用語句間的邏輯關聯(lián)用語,使短文連貫、緊湊。
9.調整心態(tài),增強信心。
由于高考閱讀理解的難度在逐年增加,學生中普遍存在著一種“閱讀恐懼癥”。其實我們應該堅信:(1)生詞或不常用的詞語,并不一定成為閱讀的障礙,你可以從上下文中領悟到文章所傳遞的信息;(2)試題既是“成心找茬”,又是閱讀的“指南”和“提示”;(3)最復雜的句子都可以簡化為主系表或主謂賓結構;(4)再深奧的內容都必須依附于固定的語篇結構。
人們常說,教無定法,然而教學畢竟還是有一定規(guī)律可循的,只要我們找準了它,嚴格地按照規(guī)律辦事,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態(tài)度決定命運,細節(jié)決定成敗,我們深信:只要付出了,就會有收獲。
參考文獻:
[1]國家教委.全日制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說明.2000.
[3]孫玉.謝宇編.亦步亦趨學寫作.世界圖書出版社,1994.12.
[4]繆庭.如何復習、備考英語.
[5]LEARNING ENGLISH.高中教師版,(30).
[6]Gu Yueguo(chief editor),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F(xiàn)OREIGN LANGUAGE TEAC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8,Beijing.
[7]李庭薌.英語教學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