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冬梅
摘要: 課堂導入的設計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恰當地導入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文主要從課堂導入的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實施方法等方面加以論述。
關鍵詞: 初中數學新課導入策略
新課導入是一節(jié)課的開始部分,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初中數學新課恰當導入,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效果良好。
一、目前課堂導入存在的誤區(qū)
教師在日常的數學課堂導入教學中,經常會出現以下幾種誤區(qū)。
(一)忽視導入的作用,認為導入環(huán)節(jié)可有可無,浪費時間不設導入,其實,一堂課長驅直入,會使課堂氣氛沉悶;若導入內容過于平淡、大眾化,則不易使學生產生興趣,難以促成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和探究性學習。
(二)安排的導入流于形式,不能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教師自身的特點去選擇導入方式,因此導入形式呆板,缺少新意,缺少波瀾,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過分重視導入,安排的導入過多,喧賓奪主,重點不突出,使學生煩躁,產生負面影響。
二、數學課堂導入的策略
(一)設疑導入法
設疑法是根據中學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點,一上課就給學生提出一些疑問,創(chuàng)設矛盾,設置懸念,引起思考,使學生產生迫切想學習的濃厚興趣,誘導學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種方法。例如:在講解《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時,老師可以這樣安排:師:請量出自己準備的三角形的三個角的度數,只要你們說出其中兩個角的度數,我能猜出第3個角的度數。學生說,教師猜。從而激發(fā)學生探求新知的興趣。
(二)實驗導入法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存在,培養(yǎng)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教會學生去觀察生活,領悟生活中的數學因素,要注意課堂中實際生活的滲透,巧妙地設置情境。在講授《三角形的再認識》時,進行猜測,操作如下:
1.請把剛才老師發(fā)給大家的兩根小棒拿出來。
2.猜一猜,如果要搭成一個三角形,你認為需要再配一根幾厘米長的小棒呢?
3.請在紙上把你猜的長度用線段表示出來。
4.再把兩根小棒放上去試一試,看能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
學生興趣頓生,紛紛發(fā)言,雖然說得不太準確,但通過操作,引發(fā)興趣,學習積極性自然被調動。
(三)強調導入法
根據中學生有意注意發(fā)展較快的特點,可以一上課就敘述本課或本章的重要性,以引起學生對本課知識的重視。例如:上“一次函數”這節(jié)課時,一次函數是函數知識學習的基礎,是學習二次函數和反比例函數的前提,在中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學生深知這節(jié)課的重要性,肯定能產生極濃厚的興趣。
(四)情境導入法
教師還可以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來導入。
雞兔同籠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雞兔同籠共有36只,有腿100條,求籠中雞兔各多少?
利用電腦演示讓兔子把2只前腿都舉起來。
師問:“如果籠中所有的兔子都這樣把前腿舉在空中,那么站在地上的腿一共有多少?地上少了多少條腿?……”
多媒體不僅形象直觀,更能達到渲染氣氛,活躍情緒的效果,給學生以新、奇之感,以“趣”引路,以“情”導航,把僵化的課堂教學變成充滿活力的學習樂園,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吸引學生參與,變“苦學”為“樂學”。
(五)以舊引新導入法
數學知識的系統(tǒng)性很強,任何新知識都是前面知識的發(fā)展和深化。在新授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做好新舊知識的聯結工作,找準新知識的固定點和生長點,根據學生原有認識結構中起固定作用,把新舊知識熔于一爐組成新的網絡,實現有意義學習的同化和順應。我們在學習《多邊形的內角和與外角和》這一節(jié)時,可以先復習舊知識,提問:1.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2.三角形的外交和是多少度?同學們是怎樣推導的?同學們動腦思考后,再把三角形換成多邊形來研究。
當然導入的方法還有許多,我們在教學中要靈活應用。
三、課堂導入所遵循的原則
(一)導入要有針對性
導入方式的選擇,最根本的還是要依據教學內容,聯系學生的實際。在設計導入方式時教師要很好地把握教材內容的特點,依據學生心理和知識儲備的情況,來選擇合適的導入方式。同時,選擇導入方式的依據,也離不開教師自身的特點。因為,每位教師在性格氣質、職業(yè)素質上都存在著不同的個體差異。
(二)導入要有概括性
課堂導入應當抓住最實質、最主要的內容,做到少而精,以少勝多,以簡代繁。切忌詞不達意,不著邊際,啰唆不止。最好能用寥寥數語,就使學生懷著迫切的心情進入新課,從而實現“無疑—有疑—無疑”的認知轉化過程。
(三)導入要有啟發(fā)性
導入要講究啟發(fā)性,要讓學生從淺顯事例中發(fā)現問題,進而從問題著手,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fā)其積極思維,產生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
(四)導入要有藝術性
導入要叩動學生的心弦,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像磁鐵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新課的導入不僅要新穎獨特,引人入勝,使其以新鮮活潑的面貌出現在學生面前,令學生耳目一新,而且要有藝術,有趣味,通過充滿情趣的導入,調節(jié)課堂教學的氣氛和節(jié)奏,最大限度地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導入要有直觀性
運用多種直觀手段如多媒體、電腦等現代化手段,既可使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又會給學生留下清晰的印象,為學生理解知識創(chuàng)造條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直觀演示式導入能引燃學生好奇心與想象力的火花,使學生迫不及待地進入課本汲取知識營養(yǎng),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精神。
總之,“教無定法”,數學課堂教學的導入在實際課堂教學運用中要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需要我們一線教師多研究,巧妙地導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能動性、自主性,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