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三琴
摘要: 數學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和語言表達能力是反映其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課堂教學主要是用語言的形式向學生授業(yè)、解惑。數學教學語言既體現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又與教學效果緊密相連,所以數學教學語言要求準確規(guī)范;嚴謹簡約;親切富有情感;有啟迪性;有趣味性,而又不失巧用非常規(guī)語言,博采各學科的語言的特點。
關鍵詞: 數學教師課堂教學語言語言特點
一、有關數學教學語言的定義
斯托利亞爾在《數學教育學》一書中指出:“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庇捎跀祵W語言是一種由數學符號、數學術語和經過改進的自然語言組成的科學語言,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一般不宜直接使用數學語言作為講授語言,而必須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心理特征,將數學語言轉化為容易被學生所接受的語言。即采用數學語言和教學語言融為一體的語言——數學教學語言。教學語言總是伴隨教學過程的一個個環(huán)節(jié),以穿插的方式表現出來。
二、數學課堂教學語言的重要性
教師是憑借語言傳遞信息來進行教學活動的,所以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發(fā)揮信息載體——語言的功效,提高數學教師自身的語言修養(yǎng)就顯得尤為重要。
教學語言是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教師實施教學的主要教學手段,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情緒,調動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工具,是調控教學效率的重要保證。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課堂腦力勞動的效率?!睌祵W課堂教學過程就是數學知識的傳遞過程,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學知識的傳遞、學生接受知識情況的反饋,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須依靠數學語言。數學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和語言表達能力是反映其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一堂成功的數學課與成功的教學語言密不可分,好的數學教師不但要在專業(yè)上有較高的造詣,還需要講究語言。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
三、數學課堂教學語言的特點及注意事項
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教學能否取得成功,跟教師課堂語言組織能力的高低有著很大關系。教師只有不斷地追求課堂教學的語言,具有較高的語言修養(yǎng),才能把教學搞得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從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那么,根據數學教學規(guī)律和語言的性質,數學教學語言主要有哪些特點?數學教師的課堂語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我們應該怎樣提高自身的數學語言修養(yǎng)呢?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學實踐來談談對數學教學語言修養(yǎng)這個問題的體會。
(一)教學語言準確規(guī)范,嚴謹簡約,注意科學性。
數學中每個概念都有確切的含義,每個定理都有確定的條件。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必須清楚,準確規(guī)范,符合科學性。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正確地掌握概念、運用定理,并逐步養(yǎng)成嚴謹的思維習慣。否則可能使學生產生誤解,甚至造成錯誤。為此,教師要做到如下三點。
1.對概念的實質和術語的含義必須有個透徹的了解。比如“整除”與“除盡”、“數位”與“位數”、“切線”與“切線長”等如果混為一談,就違背了同一律;又如有的教師講“圓錐的體積等于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就忽略了“同底等高”的條件;有的教師指導學生畫圖時說“這兩條平行線畫得不夠平行”、“這個直角沒畫成90°”等,就違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偶數都是合數”、“最小的整數就是0”之類的語言錯誤就在于以偏概全,缺少準確性,導致學生解題時常因此出錯,所以教師一定要在數學教學語言準確規(guī)范,符合科學性方面下工夫。
2.嚴謹簡約的要求。如吐詞清晰,讀句分明,堅持用普通話教學等。簡約,就是教學語言要干凈利索,重要語句不冗長、要抓住重點,簡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年齡特點,使用他們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話語;要準確無誤,不繞圈子,用最短的時間傳遞最大量的信息。有的教師唯恐學生“消化不良”講課語言煩瑣,面面俱到,“口頭禪”太多,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破壞了教學語言的連貫性和流暢性。其實這種做法不利于學生掌握知識的重點和理解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更不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和培養(yǎng)能力。
3.必須用科學的術語來授課,不能用生造的土話和方言來表達概念、法則、性質等。比如,不能把“垂線”講成“垂直向下的線”,不能把“最簡分數”說成“最簡單的分數”等。
(二)教學語言幽默風趣,要比喻恰當。
教學語言既非書面用語,又非口頭用語,教師講課要嚴肅認真,但并非要板起面孔,不茍言笑,以免造成課堂氣氛的沉悶,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學生最喜歡的老師是具有詼諧、風趣、言談、充滿幽默感的老師。一個教師若語言干癟、枯燥無味,縱然他知識再“淵”也只是“茶壺里倒餃子——倒不出”,仍提不起學生的興趣,特別是初中學生,不講究課堂,沒有生動的語言表達,學生聽之味同嚼蠟,收效甚微。怎樣才能實現上述要求呢?
1.調節(jié)學生情緒,激活課堂氣氛。
學生心情舒暢地學習與惶恐畏懼地學習,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教師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語言去營造有利于師生情感溝通的課堂氣氛,針對學生不注意分析已知條件,忽略隱含條件而引發(fā)出錯誤的證題思路,結合當今中學生錯別字較多的情況,我分析題意后說:“這位同學的思想走到牙路上去了?!惫室鈱ⅰ靶啊弊x成“牙”,引起學生哄堂大笑,這既使學生認識到了認真分析已知條件的重要性,又告訴了學生“重理輕文”的思想要不得。
2.注意課堂提問語言的設計。
有位教育家說過,教學語言全在于如何恰當地提出問題和巧妙地引導學生作答??茖W而深刻的提問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探索新知的一把金鑰匙。對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問法。在45分鐘的課堂上,師生互動至關重要。只有讓學生充分活動起來,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提問時,語言盡可能多樣化,再輔之以適當的肢體語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回答問題的靈感。例如,提問時可說:“你能幫老師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嗎?你愿將你的答案告訴大家嗎?你能替老師回答這個問題嗎?你還有什么問題需要與老師或同學商量嗎?”同時,多設置一些不同層次的提問,如在講授第六冊二次函數性質時,針對函數:y=x-2x-3提問:開口方向,頂點坐標,對稱軸,最值問題。請一般同學回答,再問:該函數由什么樣拋物線平移得到,與x軸兩交點之間的距離可請中上等同學回答,這樣一來同學們都能嘗到成功的喜悅,又在掌握知識同時,減輕學生作業(yè)負擔,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每個人都有愛受表揚的心理,對于學生更是如此,尤其是“差生”更渴望老師對自己的鼓勵。有時候,教師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可能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甚至是刻骨銘心。例如:“你能勇敢地告訴大家對這道題的解法有什么不同意見嗎?”這種形式多樣的提問,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使老師顯得親切隨和,好像是在與學生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能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勤于動腦,敏捷思維,積極配合,對知識更易于理解和吸收,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3.要用形象化語言去解釋抽象的數學概念,通俗易懂。
抽象的理論要講得具體形象,通俗易懂,從而使問題在簡單的環(huán)境中得以解決,使學生聽得有滋有味。教師應該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使深奧的知識明朗化,用自己的深厚的文化底蘊培養(yǎng)學生豐厚的數學素養(yǎng)。因此在教學中善于運用貼近學生的生活實例,簡明扼要的口訣,把教學內容講得生動通俗,學生就能深刻理解知識。如:為了理解“有且只有”這一術語,甲有8個梨,乙僅有一個梨,問:“你有一個梨嗎?”那么甲說:“我有一個梨。”但甲決不能說“且有一個梨”,而乙呢?乙可以說“我有且只有一個梨”,學生就會體會到“有”是存在的意思,“只有”是“唯一”的意思,“有且只有”就是存在且唯一的意思。這里將抽象的較難理解的數學語言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借鑒,翻譯成普通語言,使之“通俗化”,從而達到深刻理解,運用自如的效果。
4.語言要有啟迪性、趣味性。
教師的主導作用就在于啟迪學生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要符合啟發(fā)性原則,要善于運用激勵式、懸念式、趣味性、對話式等語言形式。為了教學內容展現教材內容之間,新舊知識之間,現象與本質之間,原因與結果之間的矛盾,讓學生思維從抑制狀態(tài)進入興奮狀態(tài),從而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如:講解三角形時,課堂的開場白是“你能否不過河,測出河寬,不上山,測出山高,不接近敵人陣地,而測得敵我之間的距離?”這種懸念式語言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興趣盎然,積極思維。又如:講習題時,裝做不會做,與學生一起從各個角度出發(fā),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排除錯誤思路。站在學生的立場,往往能點到學生的心坎上,卻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啟迪學生思維。
(三)數學語言親切,富有情感。
教師在課堂上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手勢,不僅應有助于發(fā)展他們的思維和記憶,保持積極舒暢的學習心境,而且要有豐富的思想內容,充滿激情,喚起學生的熱情,使學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無論是講授知識還是對待學生,語言都應親切富有情感。語言的情感表現在課堂教學中語言的親切感、節(jié)奏感上。力爭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自如,氣氛活躍,心情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比如,讓學生回答問題,尤其是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學生這時一般都比較緊張。教師應用親切柔和語調告訴他:“不要慌,膽子大些,錯了也沒關系。”當學生回答得不準確、辭不達意時,教師應肯定他的優(yōu)點及正確的地方,并鼓勵他說:“我知道你心里明白了,可就是語言還沒有組織好,請坐下再考慮一下?!睂τ跊]有回答出來的同學應很委婉地告訴他:“如果你再仔細考慮一下,我相信你一定會答上來,下次再給你一個機會,你會回答得很好的!”特別是對那些智力較差的學生更要多鼓勵,絕不能用尖刻的話來損傷他們的自尊心。如果他們答對了,教師就要用高興的語氣給予表揚:“你能回答得這么好,真了不起!”這樣就能使學生感到老師可親、可敬,也就樂于接受知識和完成作業(yè)了。如“請你讀一下這條法則”,“對不起,老師沒有聽清楚,請你再大聲復述一遍”,“這道題是老師沒看清楚,謝謝你給我糾正”等,使用這一類的禮貌語言,可使師生關系變得平等、融洽。
(四)無聲語言使用得當,恰到好處。
數學中的無聲語言包括教師的表情語言、手勢語言和體態(tài)語言等,這些無聲語言可輔助有聲語言實現教學目的。作為教師,我們不能沒有表情。不善于運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個好教師。一名教師只有在他學會在面部、姿勢和聲音各方面做出不同的表情時,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教師。我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課堂上師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常??垦劬砺?lián)系,眼睛可以表示出各種各樣的情感。如:高興、氣憤、贊成、反對等,教師用和藹親切的目光去捕捉學生的視線,讓眼光灑遍教室的每一個角落,使每個學生都感到老師在注意自己,這樣無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課堂的作用。教師可以用嚴肅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評課堂中的違紀同學,同大聲訓斥相比,這種無聲的批評學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響大部分同學的注意力。
(五)巧用非常規(guī)語言,不落俗套。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從社會這個大課堂中吸取營養(yǎng),套用一些專業(yè)用語,也必定會加深學生印象。在將形如的二次根式化簡時,同學們易落掉絕對值符號“| |”。作業(yè)評講時強調:請同學們在化簡時一定要——(生答:套上絕對值),我出其不意地說“加上雙保險”,大家會心一笑。在計算|-1.73|時,有同學的結果是|-1.73|≈0.002。這時我指出:對結果精確度沒作要求的,不要因為答案乃為“無理之輩”(無理數),就給其整容,我們不需要“人造美女”,詼諧風趣。在講解二次根式定義時,指出(a≥0)扮演著雙重角色,它既表示算術平方根,又是二次根式。在布置作業(yè)時,為了引起學生注意,使用了拍賣語言:今天作業(yè)做第112頁,第××題,第一次;第112頁,第××題,第二次;第112頁,第××題,(學生:成交)。
(六)博采各學科語言,妙趣橫生。
作為數學教師,我們在向同學科老師學習之余,可堅持跨學科聽課,以提高自身的語言修養(yǎng)和人文素質。如在講“數形結合”時,引用數學家華羅庚的話:“數形本是兩倚依,焉能分作兩邊飛?”“切莫忘,幾何代數統(tǒng)一體,永遠聯(lián)系,切莫分離?!薄皵等毙?,少直觀;形缺數,難入微。”這樣,“數形結合思想”肯定會在學生大腦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再如,4比5少百分之幾?20%;5比4多百分之幾25%??梢钥闯觯x參照物不同,計算結果是不一樣的,前一個問題的參照物是5,后一個問題的參照物是4。在有理數范圍內分解因式:x-4=(x+2)(x-2);在實數范圍內分解因式:x-4=(x+2)(x+)(x-)。同樣是多項式x-4,由于所選的參照物(有理數、實數)不同,因式分解的結果就不一樣。在教學中,針對有學生認為“因為=x,所以是整式”,我趁機借用英語語法、時態(tài),指出代數式形式的判斷,而不能看它的“將來時”,學生會意地笑了。當學生報出答案,要他講原因時來一句“Why”(為什么)發(fā)現學生回答正確時,不妨來一句:“Very good!”不但能讓學生腦子靈機一動,而且使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快樂。
總而言之,數學教學語言既體現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又和教學效益緊密相連。特別是在新課課程教學中,數學教師應該按照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的要求,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語言,達到數學教學語言的科學性、趣味性的辯證統(tǒng)一。若如此,我們的教學水平自然就會不斷地得以提高。以上所談,僅為我在教學實踐中的膚淺體會。當然,學無止境,教無止境,數學教師運用語言的也無止境,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語言這東西,不是隨便可以學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只要我們勤奮學習,積極探索,就一定能使數學教學語言更具魅力。
參考文獻:
[1]中學數學.1998.8.
[2]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6.1.
[3]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2005.
[4]A.A.斯托利亞爾著.數學教育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24.
[5]陰東升.自生長教育的觀念.數學教育學報,1997,(2).
[6]徐利治著.漫談數學的學習和研究方法[M].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198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