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遠秉
摘要: 計算能力是學生的基本能力之一。在電子技術普遍應用的今天,學生的計算能力呈下降趨勢,故而,教師在計算教學中要重視學生計算興趣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計算的動力;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和品質;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計算,讓學生靈活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關鍵詞: 小學數學計算能力提高
計算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在小學,計算更是貫穿于數學教學的全過程?!缎抡n程標準》也提出了關于“使學生能夠正確地進行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計算,對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計算,要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并逐步做到計算方法合理、靈活”的教學要求。縱觀全國小學數學試題,涉及計算內容的題目在一份試卷中均占絕大部分。從這個意義上說,加強計算教學,有效地提高計算的正確率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但在實際計算中,學生普遍有輕視的態(tài)度,一些計算題并不是不會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夠集中、抄錯題、運算粗心、不進行驗算造成失誤。那么,如何培養(yǎng)計算能力呢?我就此問題進行了探索。
一、激發(fā)計算興趣是提高計算能力之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內動力,是學習的基礎。在計算教學中,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計算興趣,讓學生樂于學、樂于做,從而達到算得準、快的目的。就數學本身,特別是數學計算教學而言,好像是枯燥乏味的數字“開會”,只是在玩一系列的數字游戲。對于小學生,比起好玩的游戲、卡通漫畫和好看的電視,數學真可以算得上是乏味到家。因此,在教學中,必須設計形式多樣,靈活多變,既有針對性、知識性,又有趣味性的練習,激發(fā)學生的計算興趣。比如采用開火車的形式,來訓練計算,看看誰能把火車開得更遠;采用比一比,拼一拼的方式,看看誰能得到勝利的小紅花;采用小組競爭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借助多媒體、卡片、小黑板等,對學生進行視算、聽算、搶答、游戲中計算等方式訓練,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由討厭計算轉變?yōu)橄矏塾嬎恪?/p>
另外,在數學計算教學中,我還適時地列舉中外數學家的典型事例,或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小故事來調動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愛好和興趣,使學生集中精神進行計算,從而增強課堂學習效果。
二、培養(yǎng)計算習慣是提高計算能力之關鍵
學生的計算錯誤,從現象來看,似乎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而粗心的原因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兒童的生理、心理發(fā)展尚不成熟,另一方面則是由于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計算習慣的培養(yǎng),又有助于身心的發(fā)展。所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既是素質教育的要求,又是提高計算正確率的前提。
1.養(yǎng)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在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其方法如下“四對四看”、“兩看兩想”:一對抄題(看有無抄漏抄錯),二對豎式(看對位是否正確),三對計算(口訣、對位有無錯誤),四對得數(看結果、小數點等有無錯誤)。審題時還要“兩看兩想”:先看一看整個算式,是由幾部分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法則應如何計算,弄清運算順序;再看一看有沒有某些特別的條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簡便方法計算。學生按照這些方法去做,就能使計算正確有了初步的保證。
2.養(yǎng)成良好書寫習慣
書寫不規(guī)范也會造成計算上的錯誤。書寫算式時要求學生認真按格式書寫阿拉伯數字和運算符號,字跡要端正,這樣能有效地避免“看錯”問題的發(fā)生。對于書寫差的學生還可以讓他們去練字,最終使他們的書寫令人“看得懂”,做到少抄錯題、不抄錯題。教師的垂范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要注重自己的書寫,無論是板書還是學生作業(yè)上的批語書寫都要規(guī)范,盡可能以美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促其認真書寫或下工夫練習書寫。教師給學生設計作業(yè)也要精心,避免學生產生應付的心理。
3.養(yǎng)成良好檢驗習慣
檢驗不僅能保證計算正確無誤,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善于檢查、驗算的意識,指導學生檢查、驗算的方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檢查、驗算的習慣。如,用估算可判斷運算結果的合理性;在加法運算中,和應大于每一個加數;在減法中,差和減數應都小于被減數;運用四則混合運算的關系來檢驗四則混合運算;方程的檢驗則可用代入法,等等。還可以編成順口溜以提醒學生檢查:抄題寫數立即查;計算時反復查;脫式時上下查;計算完畢整體查。當然,檢驗要有明確的目的和嚴格的標準,做到每題必檢查,每步必驗算,一步一回頭,及時檢查驗算,及時糾正錯誤,保證計算的正確。
三、突出口算訓練是提高計算能力之基礎
計算教學中,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可以根據每天的教學內容適時適量地進行一些口算訓練,在我們班每天都要做一頁的口算題。一張卡片的題量是一定的,并根據內容和題量規(guī)定口算時間。這種定時定量的限制,實際上是對準確率和速度上的要求,因為計算速度是計算能力的一個重要標志。家長也可以堅持讓孩子每天做口算題??谒愕膬热莅ū緝缘目谒泐}和以前學過的基本口算內容,都讓學生進行反復練習,以求達到熟練的程度。通過長期堅持訓練,既培養(yǎng)了學生堅強的意志,又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
四、強化估算教學是提高計算能力之手段
估算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運算,可以幫助學生檢查計算的結果正確與否,運用估算的方法可以對計算的結果做預先定位,快速地確定計算結果的取值范圍,通過計算前的估算和計算后的檢查,可以避免由于粗心造成的錯誤??梢宰寣W生看計算結果的末一位,如個位是3和8,個位相加的結果肯定是1,相乘一定是4,如13×26的積不可能是兩位數,等等。
五、靈活運用簡算是提高計算能力之重點
很多學生認為簡便方法就是計算題的一類,在表明“用簡便方法計算”的情況下,大部分學生都能做,但是當同樣的式子放在應用題中,學生就想不到用簡便方法。如:對于62+75+38這個算式,如果要求用簡便方法計算學生就能一下做出來。如果放在應用題中,如:植樹節(jié),四(1)班種了38棵樹,五(1)班種了75棵樹,六(1)班種了62棵樹,這三個班一共種了多少棵樹?學生很快列出式子:38+75+62,然后按照從左往右的計算順序把答案計算出來,用簡便方法的學生就很少。所以要讓學生體會簡便方法的價值,做到能簡便盡量簡便,我在計算教學中作為一個重點來訓練。此外,在四則運算中,如果學生熟記一些常用數據,則能較好地掌握計算的技能技巧,有助于學生計算能力達到“正確、迅速、合理、靈活”的要求。比如25×4=100,125×8=1000,1.25×8=10,等等。
總之計算教學是一個反復出現、持之以恒的過程,在小學階段,它將一直伴隨著學生的數學學習。它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計算,而是與諸多能力有關的由低級到高級的綜合性能力。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有計劃、有目的、有措施地長期培養(yǎng)和訓練。教師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統(tǒng)一方法和要求,堅持不懈,一抓到底。不能時緊時松,甚至放任自流。還要重視補缺補差及答疑輔,并分清情況,講究實效,區(qū)別對待好、中、差學生的練習難度和數量,做到因材施教,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