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紅萍
摘要: 本文以深入貫徹新的教學理念為出發(fā)點,結合語文教學的目標、性質、任務、特點實際,探求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深化和完善語文課堂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開放教學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新課標”教學改變過去那種封閉、死板的狀況,提倡開放、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模式,這是教學“人文性”的體現(xiàn)??墒?,有些教師沒有真正領會《語文課程標準》落實新理念的要求,在采用“愉快學習”方式,營造課堂教學氣氛時,片面追求超越或偏離學科的教學目標的設計,導致了愉快學習“疊床架屋”,課堂教學中所謂“游戲”、“表演唱”、“實驗操作”等節(jié)目五花八門,熱鬧非凡,簡直成了演戲的舞臺。然而,戲法變得再好也是假的。那些游離于理解和運用語言知識之外的活動形式,無非是一時的“引風吹火”,乍看熱鬧,實際無效率。那么,如何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呢?針對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我結合自己的體驗與反思,就“開放教學”、“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談些體會。
一、適度把握“開放教學”
第一,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深入研究文本內容,課堂教學過程的各環(huán)節(jié)應盡量做到游刃有余。假如想插入游戲、演唱、實驗等愉快活動,最好把文本中的語言感悟、積累和運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切不能游離于語文素養(yǎng)之外,更不能“疊床架屋”,而要精而巧。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學科的興趣?!笨梢?,打開語文文本,讓語文知識與周圍的世界、自然界生活實踐相結合,從中獲得鮮明的形象、畫面、知覺和表象,培養(yǎng)學生的愛好意識,完全有必要。
第二,活動安排要適可而止,切不能無止境地讓學生長期暢游。著名教育家杜威研究發(fā)現(xiàn),游戲、表演等這一類活動在某種角度而言,像給教學內容裹上了一層“糖衣”,學生往往被“糖衣”所迷惑。由此而言,讓游戲等“疊床架屋”,長此以往,這層“糖衣”將可能成為一種“煙幕彈”,蒙蔽學生們的心靈,使他們長時間處于“滿足”狀態(tài),失去進取心和求知欲。
第三,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理智,隨機對待學習主題的生成過程。布魯諾說過,智力絕不會在已經認識的真理上停滯不前,而始終會不斷前進,走向尚未被認識的真理。課堂教學也是如此,有時往往會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生成過程,需要老師改變策略隨機應變。不然,你設計的教案再完整無缺,你安排的愉快活動再適宜,也都無濟于事。因為預設的材料再不能直接起作用,還有可能成為“死”的“殺手”。正如郭沫若所說:“人是活的,書是死的?;钊俗x死書,可以把書讀活;死書讀活人,可以把人讀死?!?/p>
二、真正落實“自主學習”
首先,要加強“自主學習”的設計與指導。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得下番苦工夫。偉大的文學家魯迅說:“無論做什么事情,如果連續(xù)收集材料,積之十年總可成一學者?!比绻處焾猿肿鲇行娜耍鸵冀K本著自主的創(chuàng)新的意識為指導,在備課設計中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的優(yōu)越性,始終擺正以學生為主體,以教材為教學源泉的教育思想,有的放矢而有系統(tǒng)地組織與引導,促進學生能自覺地“自主學習”。例如,讓學生學會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品味和揣摩文本的語言文字,理解語言文字的內涵,領悟語言文字的表達方法和技巧。在指導的同時,教師要盡量做到將一般性指導和針對性指導相結合。平時應注重一般性指導,學習某一篇課文時,應根據(jù)具體的學習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還要做到將全班指導和個別指導相結合,既面向全體,又兼顧個體。
其次,要保證自主學習的時間。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留給學生充裕的“自主學習”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閱讀、思考、感悟、體驗和探究,講求實效。值得注意的,擔心學生“自主學習”占用過多時間,影響教學進度與教學任務的完成,這是錯誤的,是違反教育規(guī)律的。試想,既然“自主學習”的生成觀有價值,為何要守著“死”教案內容不放呢?我們必須達成共識:一切教學活動都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有效的服務,而不是讓學生為教師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服務。
三、有效開展“合作學習”
第一,讓學生明確“合作學習”的任務。要想學生有效地學習,首先每個合作學習小組都應當有明確的任務。各個合作小組內部應當根據(jù)小組的任務進行適當?shù)姆止?,讓每個成員都有明確的任務。另外,“合作學習”的內容必須讓學生理解接受或在最近發(fā)展區(qū)內。一般來說,布置的合作學習內容要有價值,學生通過合作配合能夠完成任務。當然,簡單易懂的,就沒有必要“合作學習”。
第二,把握合作學習時機。一般來說,要把握以下合作時機:當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產生合作學習愿望時,當一定數(shù)量的班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疑難問題時,當把學生的自主或探究學習引向深度時,當學生產生“憤悱”心態(tài)時,當學生對文本理解的意見發(fā)生分歧時,當學習任務需要協(xié)作分工時,等等。
第三,加強對“合作學習”的指導和監(jiān)控。在布置學生“合作學習”時,教師不能袖手旁觀,而應當積極而主動地參與各個合作小組的學習活動,及時監(jiān)控或指導。特別當學習小組遇到困惑之處,教師要平起平坐地參與學習小組行列,或點撥、或引導、或提供解決辦法……教師在監(jiān)控中,要注意及時糾正偏離主題的討論,避免各小組步入誤區(qū);注意防止學生的討論和交流出現(xiàn)冷場的局面;注意適當調節(jié)合作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