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紅霞
〔關(guān)鍵詞〕 語文教學;低年級;課
外閱讀興趣;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
17—0090—01
《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要使小學低年級(1-2年級)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在閱讀過程中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積累成語和名言警句,背誦淺顯的優(yōu)秀詩文。而要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特別是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必須要加強他們的課外閱讀。
一、營造溫馨的課外閱讀氛圍
在低年級營造溫馨的課外閱讀氛圍是必不可少的,為了使書香充滿教室,首先要向?qū)W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的讀物,比如《安徒生童話選》《十萬個為什么》等。其次,要向?qū)W校圖書室借一些注音版讀物,發(fā)動全體學生每人從家里拿來三本自己認為不錯的書,存入書柜,在班內(nèi)設(shè)立小小圖書角,以解決他們沒有書讀的問題。
二、激發(fā)強烈的課外閱讀興趣
低年級學生閱讀時需教師指讀,識字量又有限,從而導致他們的閱讀興趣較低。因此,僅僅營造課外閱讀氛圍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運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強烈的課外閱讀興趣。在平時的說話課上,教師要給學生繪聲繪色地講一些有趣的故事。如,學習了《寓言兩則》這篇課文后,給學生們講《成語故事》;學習了《愛迪生小時候的故事》后,講《科學家小時候的故事》。我還有意給學生介紹我國古代熱愛讀書的一些名人的事跡,鼓勵他們熱愛書籍,從書籍中汲取無窮無盡的語言營養(yǎng)和精神食糧。
三、持久的閱讀興趣需要寬松的閱讀氛圍
小學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興趣的持久性較差,因此,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設(shè)寬松的閱讀氛圍。小學低年級的課外閱讀,大多都是些生動、有趣的故事,并配有插圖。比如,在閱讀《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時,可先引導學生邊指讀文字邊看圖,圖文對照,讓學生在閱讀中慢慢思考,明白其中的道理。然后再拓展延伸:假如你們碰到這樣的事怎么辦?你們都有哪些辦法?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并試著用連環(huán)畫的形式畫出來。這樣,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枯燥無味的語言文字就變得生動形象,容易理解、明白。
從低年級起教師就應該輔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積累閱讀。讀書筆記具有明顯的積累功能和表達功能,是提高課外閱讀質(zhì)量的有效措施。為此,教師要培養(yǎng)一、二年級學生隨讀隨記、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首先,低年級讀書筆記主張運用剪貼式,把那些惟妙惟肖的、適合兒童瀏覽的圖畫或生活小常識、名言警句、小故事讓家長配合進行剪貼;其次,主張運用表格式,主要項目有閱讀日期、書(篇)名、作者、文字式的讀后感,還可以在空余位置進行剪貼;再次,主張運用批注式,如果是自己的書,也可在書上畫符號,寫感受。
四、設(shè)立評價機制,品嘗閱讀樂趣
小學低年級學生心智發(fā)展不成熟,很難長期堅持課外閱讀。但他們爭強好勝,有強烈的表現(xiàn)欲,因此,教師應引入競爭機制、評價機制,讓學生品嘗課外閱讀的樂趣。
1.生生互評。我每周抽出20分鐘時間讓學生展示一周以來課外閱讀的成果。可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小組長帶領(lǐng)組員評選。學生可在該段時間展示自己的課外閱讀剪報及讀書記錄表,推選出好的上報給教師,并在班中進行展示。
2.家長評價。教師下發(fā)閱讀登記卡,讓家長填寫學生在家中的閱讀情況,并寫上簡單評語,以便教師及時而全面地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真正能做到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心中有數(shù)。
3.教師評價。教師綜合學生的自評,家長的評語,學?!皶惆嗉墶钡脑u獎,評選出班級“讀書小標兵”,樹立優(yōu)秀的課外閱讀榜樣,并對學生的后續(xù)閱讀制訂有針對性的指導。
編輯:劉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