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群英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一個沒有受到情感激勵的人,僅能發(fā)揮其能力的20~30%,當他受到情感激勵后,其能力可以發(fā)揮到80%~90%,也就是說,同樣一個人在通過充分情感激勵后,所發(fā)揮的作用相當于激勵前的3~4倍. 在現(xiàn)實教學當中,“唯師尊嚴”的觀念仍普遍存在,數學教師在課堂上板著面孔、過于嚴肅甚至冷漠的不在少數,70%的學生認為教師嚴肅有余,活潑不足,多數時候僵硬而平淡,缺乏生氣. 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要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才能優(yōu)化教學效果,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些認識.
一、用教師的愛,誘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
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不熱愛學生的教師永遠不可能成為優(yōu)秀教師. 教師要把愛灑向全體學生,尤其是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在與孩子溝通時,要專注和承認、積極地傾聽,不時地詢問,要善于運用肢體語言,表示對孩子的關愛與耐心;要對孩子的成長敏感,發(fā)現(xiàn)孩子的心事要耐心聆聽孩子的傾訴;要給予孩子更多的真誠的鼓勵,比如在課堂經常引用或采納孩子提出的觀點,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講出自己的見解. 對于差生,教師要更多地與他們交流,消除自卑感,維護自尊心,鼓勵上進心,用真誠的心去撥動他們的心弦,影響他們,感染他們.
二、用教師的導,保持學生的學習情感
“課堂上,學生能說的,讓學生說;學生能做的,讓學生做. ”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教師的教是通過學生的學來實現(xiàn)的,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xiàn)在組織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著力把學生推到主人的位置,給學生思考、發(fā)問、答問、動手操作等機會,教師要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有效的探究話題,激發(fā)學生健康的學習情感,以滿足學生精神世界中探索與創(chuàng)造的需求. 如學習梯形面積的公式推導,由于有了前面三角形面積公式的學習經驗,在研究梯形面積時,教師放手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方法,讓學生自主探索. 教師設計幾個友情提醒:(1)梯形的面積大小可能與什么相關?(2)能不能把梯形也轉換成我們學過的圖形?等學生討論有了一些進展時,再出示(3)轉化成新圖形后,再找一找,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在哪里?高呢?這樣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學生學習就積極主動. 同時還要不斷改進教學方式,讓學生時有新感覺,充分利用學生的手、腦、眼等多種感官,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過程將變得輕松愉快,生動活潑,以增強學習數學的情趣.
三、用成功的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滿足成功的需要,不僅會產生快樂的情緒,而且會增強自信心和勝任感. 在教學中,應盡可能給每名學生以成功體驗. 課堂提問時,量身定做,根據題目難易程度,請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 布置作業(yè)時,設計分層,因人而異,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選做不同題目. 進行學習評價時,舍得表揚,抓住每一個閃光點,從思維的成果、思維的過程、思維的方法等方面多角度加以評價,讓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成就. 階段小結時,不僅注意成績好的學生,更注意成績提高的同學,即使有一點點進步,也要給予鼓勵. 比如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這樣評價:“你很會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的解法. ”對一般的學生這樣評價:“你很努力,做得很好!”而對學有困難的學生可以進行分步評價:“你第一句答得真棒,請再想一想,繼續(xù)往下說. ”“這一步你說對了…….”這樣就使學生感到老師始終是認可自己的回答,充滿了成功的喜悅,也進一步激發(fā)他們學習的情感和欲望.
四、以知識的魅力,增強學習的熱情
數學中的許多知識常給人以“莊嚴”、“神圣”甚至“神秘”的感覺,因此數學教學顯得枯燥,如果能將數學知識與人的血肉情感和文化歷史聯(lián)系起來,無異會賦予這些內容以情感色彩,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親切感. 比如在學習“圓的周長”時,適時穿插數學家祖沖之與圓周率的不解之緣,感受前人的執(zhí)著和偉大. 這樣向學生展示數學知識背后的趣事,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也非常有趣”. 同時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數學中的美,引導學生體現(xiàn)美、欣賞美. 如“軸對稱圖形”,從自然、人文、建筑等不同角度選取翩翩翻飛的蝴蝶,雄偉莊嚴的神廟,清新秀麗的桂林山水等圖片,讓學生感受對稱的美.
數學情感教學應該作為一種理念,一種模式,貫穿于數學教學的全部過程,數學課堂一樣可以溫情脈脈. 只有這樣,才能拉近師生關系,使平淡的數學教學變得生動豐富,從而喚醒學生沉睡的數學潛能,激活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