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少虹
摘 要:教育是不能沒有感情的,“熱愛學生”在教師的教育行為中是多么重要!所以,教師對學生所懷有的一種深厚的熱情可稱為“師愛”,它是一種積極的情感,又是一種教育的力量和手段,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感情基礎。
關鍵詞:教育師愛實踐情感
中圖分類號:G6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7(a)-0244-01
教育是不能沒有感情的,“熱愛學生”在教師的教育行為中是多么重要!所以,教師對學生所懷有的一種深厚的熱情可稱為“師愛”,它是一種積極的情感,又是一種教育的力量和手段,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感情基礎。
1熱愛學生是我們中國教育的寶貴傳統(tǒng)
早在公元前五世紀,孔子就從師生關系的角度提出了“誨人不倦”的教育觀點,要求教師應當尊重學生,學生也可以“當仁不讓于師”。著名的現(xiàn)代教育家陶行知在他成功的教育生涯中,也常常這樣告誡別人:“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p>
心理學研究認為,愛,是人類普遍具有的心理需要。每個青少年學生都想得到自己周圍的親人、朋友和同學的關懷、信任、尊重和愛護,并且愿意用同樣的情感去愛周圍的人。而青少年學生更加在意的是學校中教師對自己的熱情與關注。因為這不僅僅是個人之間的一種態(tài)度,對于學生來講,實際上更是一種社會性的評價。
所以,我認為,對學生的教育除了必要時的強制和懲罰以外,更需要的是說服、灌輸和感化。尤其在學生因無知而犯下錯誤時,更不能輕易采取責罰的方法來“教導”他們。
本人任教的班中有位留級學生,在很多老師與同學的心目中,他是一個無可救藥的差生:遲到、曠課、粗暴、無禮、無心向學;更曾經(jīng)對個別老師有過極為不敬的行為……
第一次見到這個“混世魔王”是在一次素描課上,我發(fā)現(xiàn)他在后排的座位上對著另外幾位男生大聲說話,其他人都在進行靜物寫生練習,只有他兩手空空的。別人的投訴加上這次親眼目睹他的不學無術,令我生氣極了。于是走上前去,照例給予一頓嚴厲的批評,當他承認錯誤并應允“今后決不再犯”時,我也就理所當然地走開了。
說實在的,誰都知道,一頓嚴厲的批評對于這類學生來說是起不了絲毫感化或教育作用的。但在當時我不知道除了批評以外,還能有什么于意義上不顯空洞的行為。而奇怪的是,經(jīng)過這第一次接觸之后,這么一個“劣跡斑斑”的學生卻沒有令我產生厭惡的“反感”,相反,我甚至覺得他是靦腆的。也許我能通過努力改變他吧?或多或少?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事情的發(fā)展正如我意料般順理成章,他依然無故缺勤,依然無心向學。再三考慮之后,我不得不把他的母親請到學校里來做一次詳細的談話。
他的母親瘦小而羸弱,談話中還不時地咳嗽著,加上語言不通的障礙,我們艱難地交流著。我了解到,他的父親忙于生計,根本沒有時間管教兒子;母親多病,因而脾氣暴躁,母子倆常常是一開口就火花四濺,更加不用談什么“溝通”了;然而他天生是善良而孝順的。
2了解了這些之后,我下定決心要努力“改造”他
第一次把這個學生叫到辦公室來,他顯得有點緊張。他顯然不知道自己又犯了什么錯,但一貫的不良記錄又使他很心虛地堅信自己一定又做錯了什么。于是我先跟他講了學校管理規(guī)則上一些與他有關的規(guī)定,比如曠課多了該如何處罰、缺交作業(yè)又是怎樣直接影響到考試,等等;接著詢問了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況,還有他認為自己在家里的表現(xiàn)如何之類;還講了父母親的難處,母親對他的愛與期望,尤其談到母親對他的贊許時,他竟然臉紅得低下了頭。最后,未等我開口,他自己說:“老師,我以后會盡量做好的!”我欣然了:“那你就努力吧,我看著你!”
接下來我觀察到,經(jīng)過這次談話之后,他的確改正了許多缺點:不曠課了,遲到也少了;他母親也說,他們母子之間多了許多話講,有時還在假日里一起去公園活動……而最令我頭疼的是,他欠交的作業(yè)太多了,一時補不過來,學習成績當然是一直沒有提高。所以,在后來的交流當中,我便著重引導他關注自己的學業(yè),使他在課堂上也能像其他學生那樣,拿起筆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
雖然,相對于一些優(yōu)秀的學生來講,他的進步實在不值一提,但是,他的確努力了!這也說明我們的教育起了感化作用,這是只有充滿熱情與耐心的教育才具備的魅力啊!
這樣的學生,我們誰都無法斷言他今后的人生成功與否,但我們都能夠看到他目前點滴的進步。他每前進一步,都需要我們付出熱情的努力,給予其師愛。前輩說,做“人”的工作是最艱難的。也許我們將要付出更多更多,因為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
“師愛”正是這樣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夠感化學生的人格,陶冶學生的情操;可以使自卑者自尊,使落后者上進,使悲觀者看到希望,使冷漠者燃起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