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晶磊 史娟茹
“隔帳陳述千古事,燈下?lián)]舞鼓樂聲。三尺生綃做戲臺,全憑十指逞詼諧。一口敘述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一張牛皮演繹喜怒哀樂,半邊人臉收盡奸忠賢惡?!边@段文字是對融文學、戲劇、音樂與美術于一身的民間藝術——皮影戲的真實寫照。本文僅從皮影著色之中國文化內(nèi)涵,皮影紋樣之文化內(nèi)涵兩個方面來闡釋皮影藝術的中國文化特征,旨在說明皮影戲不僅僅是一門民俗藝術,更是一種蘊涵了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和想象力的藝術。
一、皮影色彩之文化內(nèi)涵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五行學說認為金木水火土是構成物質(zhì)世界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質(zhì),同時,這五種基本物質(zhì)各自都有顏色特征,“金”的代表顏色是白色,“木”的代表顏色是綠色,“水”的代表顏色是黑色,“火”的代表顏色是紅色,“土”的代表顏色是黃色。皮影的顏色運用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五行五色觀在民俗藝術中的簡化體現(xiàn)。
紅色為中華民族最喜愛的顏色,古代的中國被稱為“赤縣神州”,為吉祥寶地。如羅山皮影中紅蟒袍的主色是紅色,身子的上身圖案蟒的形象以紅色為主。紅色也在皮影人物中代表忠誠的角色。
黃色,居五方之中為主宰之位,被認為是帝王之色,代表神圣不可侵犯。如皮影戲中的黃色蟒袍,黃色金鑾寶殿等。由于皇家專用的黃色并不能隨意使用,并且黃色的色相和驢皮或牛皮的本色比較接近,所以,皮影中就把皮子的本色當作黃色使用。
青色,象征生長之色,是一種瑞祥之色。在皮影中,綠色多和紅色搭配。中國民間也有俗語稱:“紅紅綠綠,圖個吉利?!币虼?,人物形象鮮明,色彩鮮艷明朗,不但反映了皮影藝術的特點,也反映了民眾追求吉祥的心理。
在五行中,黑色居最高位置,《易經(jīng)》中有“天玄地黃”之語,規(guī)定了天的色彩為黑色。而白色,在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觀念中最具矛盾性,它象征賢明,清正廉潔的品格,同時,白色又被看作喪色,“白”成了不祥的象征。皮影雕刻中的黑色和白色在圖案中屬于無彩色之中的極色,它們可以和任何一種顏色調(diào)和,也就是說和任何顏色搭配在一起均能獲得和諧一致的效果。
儒家認為,色彩之所以美,是因為色彩的象征意義暗示人的美德。如皮影的臉譜色彩與傳統(tǒng)的色彩文化理念密切相關,不同色彩暗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品德。例如紅色表示勇敢耿直和赤膽忠心;黃色表示剛猛;黑色表示剛直不阿、性格魯莽卻又心地善良等??傊?,皮影敷色藝術風格的形成受到了中國色彩文化尤其是五色觀理論的支配。
二、皮影紋樣之文化內(nèi)涵
吉祥物是人類原始文化的產(chǎn)物,是原始人類在同大自然的斗爭中形成的人類原始文化。吉祥文化對于國人來講就象空氣之于人,水之于魚一樣重要。對美好事物和前景的向往與追求,是吉祥文化不變的主題。因此,皮影的造型設計圖案大量地運用了吉祥文化的寓意,使皮影戲一躍成為中國民俗文化的重要組在部分。皮影的很多圖案都表達了先民對于幸福、安康的向往,對于災難、痛苦的回避。
(一)盤長紋
皮影圖案中大量使用盤長紋,盤長又叫“盤腸”,像盤起的腸子,因為這個叫法不吉利,所以改叫“盤長”。《說文解字》對結的解釋為:“以兩繩相勾連也”?!跋喙催B”就是繩子結在一起永不分開。在文字產(chǎn)生以前,先民記錄事情就是“結繩記事”的方式,文字產(chǎn)生以后,先民喜歡使用錦帶編成連環(huán)回文式的繩結,來表達男女相愛的情感,并取名為“同心結”。通過皮影圖案的盤長結,我們足可以看到中華民族豐富的想象力和濃厚的民俗文化內(nèi)涵。
(二)萬字紋
萬字紋(卍字紋),是一種古老的紋樣,一直貫穿服飾紋樣發(fā)展史,在中國文化中具有獨特的藝術象征意義。根據(jù)青海樂都柳灣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圖案來看,萬字紋在當就已經(jīng)存在了。皮影造型中大量運用萬字紋圖案,這不僅因為它在構圖上有獨特的形勢美感,還在于它本身具有各種美好的吉祥寓意。作為吉祥符號,萬字紋還出現(xiàn)于佛祖的腳上,萬字紋也出現(xiàn)在釋迦牟尼的胸前,象征著匯集智慧與思想的心臟。
由于萬字紋本身具備的“福氣”、“幸?!焙汀皺嗤钡脑⒁?。為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了尋求精神慰籍,先民們通過萬字紋的諧音寓意來描繪畫面,創(chuàng)造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藝術精品。例如,皮影人物造型中就大量使用萬字紋,皮影構圖中出現(xiàn)的萬字紋圖樣大多數(shù)是以四方連續(xù)紋樣的形式出現(xiàn),這種四方連續(xù)紋樣利用多個萬字由線連接組合而成,在民間被稱為“萬字不到頭”,寓意吉祥綿延不斷,富貴不到頭,千秋萬代,薪火相傳等。
(三)取諧音、討口彩的復合圖案
皮影造型中運用諧音討吉祥如意的復合圖案有很多,下面列舉兩例。
1、梅花和喜鵲的復合圖案
古人認為,喜鵲一年到頭,不管是鳴還是唱,是喜還是悲,是在地上還是枝頭,是臨死還是新生,發(fā)出的聲音始終都是一個調(diào)、一種音。而儒家眼中的圣賢、君子的德行就像喜鵲的聲音那樣恒常、穩(wěn)定、始終如一。因此,儒家經(jīng)常要求人們向喜鵲學習,于是,喜鵲便成為中國圣賢提模板。中國文學藝術史上,梅詩、梅畫數(shù)量繁多,梅的品格與氣節(jié)對中華民族精神的有著持久的鼓舞作用。同時,由于先民喜用梅花與喜鵲的諧音表達吉祥如意的心愿,所以,梅花和喜鵲常被復合使用,皮影圖案取用梅花與喜鵲就有此教化與吉祥內(nèi)涵。
2、鹿與鶴的復合圖案
中國民間認為鶴為仙禽,鹿則是瑞獸。鶴有百羽之宗的稱呼,鹿不僅壽命長,也是仁愛和慈悲的象征。因此,在古代社會,有人繪畫鶴鹿共棲桐樹下,用來禱求長壽的吉兆。此外,古代圣賢取用鹿與鶴的諧音把其復合圖案取名為“六合同春”,“六合”指天地四方,也指天下?!傲贤骸笔侵柑煜陆源?,萬物欣欣向榮。皮影造型中也大量采用鹿與鶴的復合紋樣,來表達先民對于生命的珍愛和對自己生存環(huán)境之趨吉避邪的吉祥觀念。足可見先民樸素的文化內(nèi)涵和中國傳統(tǒng)的道德傾向。
三、皮影藝術的中國文化魅力
從文化角度來看,皮影藝術的魅力在于它有深厚的中國文化內(nèi)涵,不論是具體的吉祥紋樣還是抽象的敷色技法,皮影藝術的著眼點是通過民俗技藝展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底蘊。皮影藝術的造型和戲曲內(nèi)容都沒有離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母體,有著巨大的藝術魅力。
西方世界從十八世紀的歌德到后來的卓別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對中國皮影戲藝術都曾給予過高度評價。據(jù)記載,1767年,法國傳教士把中國皮影戲帶回法國,并在巴黎、馬賽演出,被稱為“中國燈影”,曾轟動一時??梢姡び皩ωS富世界藝壇做出了自己獨特的貢獻。同時,我們也應該繼續(xù)保護和發(fā)揚皮影藝術,因為皮影藝術中蘊涵了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是維護我們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權的基本依據(jù)。
(作者簡介:韓晶磊,西安美術學院基礎部講師,碩士;史娟茹,西安美術學院基礎部講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