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恩來
閱讀能力是語文的基本能力,是人的素質(zhì)結(jié)構(gòu)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學生學習語言、發(fā)展思維、陶冶情操主要是通過閱讀訓練來進行的,而閱讀教學又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教學提出的要求是:要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要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轉(zhuǎn)變教學觀念、轉(zhuǎn)變師生角色,把閱讀的主動權(quán)交還給學生。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注重訓練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滴水穿石的啟示》是小學語文第九冊中一篇介紹事理的說明文,介紹了安徽廣德太極洞內(nèi)“滴水穿石”這一奇觀的由來,告訴人們只有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才能“滴水穿石”的道理,并以古今中外成就事業(yè)的人的例子證明這一觀點,讓學生從中感悟到學習必須目標專一、鍥而不舍的深刻道理。整篇課文作者依循述事明理的順序來寫,條理清楚、說服力強。在教學中,我始終扎實訓練學生朗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
一、堅持以讀為主線,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小學生的閱讀過程大致可分為感知、理解、積累、遷移幾個階段。順應(yīng)這一閱讀規(guī)律,我在指導學生閱讀《滴水穿石的啟示》時,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⑴指導初讀要求學生讀得正確、流利。⑵指導精讀,要求學生邊讀邊想,從而進入課文所描述的內(nèi)容之中,領(lǐng)悟思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認識到只有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才能把石塊滴穿的道理。⑶指導口述,讓學生在感情朗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抓住課文要點(“奇觀”引出感受,舉例證明感受,得到深刻啟示)來復(fù)述,加深對課文題旨的感悟。⑷在課堂教學中,我始終堅持以讀為主線,強化對學生的訓練,學生通過反復(fù)誦讀,不僅對文章的要義、脈絡(luò)、文采心領(lǐng)神會,而且能從整體上接受課文的潛移默化。(5)在課堂教學中,我還注重面向全體,讓每一位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既然是學習的主人,課堂上教師就要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導作用,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到語文實踐活動中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對于那些不甚舉手的“后進生”,教師應(yīng)以鼓勵的眼光看著他們,當他們舉起手時,對他們給予鼓勵和表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解答問題時,充分考慮他們的發(fā)展狀況,巧妙地滲透學法指導,讓他們在讀懂課文的同時領(lǐng)悟適合自己的學法,循序漸進地發(fā)展。
二、指導在讀中感悟,幫助學生獲得情感體驗
課文篇幅較長,要避免逐句逐段朗讀的刻板程序,突出重點、抓住聯(lián)系,讓學生在讀中領(lǐng)悟思想。就本課來看,對課文的朗讀品味可以從以下三個句子入手。一是“水滴鍥而不舍、日雕月琢,終于滴穿了這塊石頭,成為今天太極洞內(nèi)的一大奇觀” 。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對“鍥而不舍”、“日雕月琢”、“終于”幾個關(guān)鍵詞語的朗讀品味,使學生悟出水滴目標專一、持之以恒。二是“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yè)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都是靠著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塊塊‘頑石最終取得成功的嗎?”首先,讓學生在前后聯(lián)系中體會到,這句話用詞準確,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前面列舉的三個所要表達的意思,并明白“頑石”和“滴穿”指什么,什么是“滴水穿石”的精神。這樣,學生就比較容易把課文中寫這些名人如何“滴穿”“頑石”的有關(guān)語句抑揚頓挫地讀出來,讀出對名人的贊嘆之情。三是“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qū)崿F(xiàn)我們美好的理想。”引導學生聯(lián)系第四自然段的有關(guān)語句理解“目標專一”與“三心二意”、“持之以恒”和“半途而廢” 兩對意思相反的詞語,在此基礎(chǔ)上,指導學生在讀中強調(diào)具有正確意義的“目標專一”和“持之以恒”這兩個詞語。
在讀中“悟”,并不排斥必要的提問與講解。學生悟不出來的,或領(lǐng)會不深的,教師就要啟發(fā),就要講解,這樣,學生就會認識到,知識越多,經(jīng)驗越多,認識能力就越強,也就越聰明,從面受到教育和啟迪。
三、理解與運用并重,促進學生獲得知識遷移
在閱讀教學中,往往只重視理解課文內(nèi)容,卻忽略了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學習語言、運用語言。
我在閱讀教學中十分注重抓熟讀口述課文的訓練,其用意就在于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材料。課文熟了,其中的句式、謀篇等就能在腦中形成各種寫作的“范例”。此外,我還注意訓練學生模仿課文中的例子,再舉例說明“滴水穿石”的道理,予以遷移,使學生充分領(lǐng)悟課文的道理,并獲得知識遷移。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訓練,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并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這樣,學生通過長期的自讀、自悟,一定能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最終使學生愿學語文、會學語文、愛學語文,進而達到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責任編輯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