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慶隆
上證股指自2012年5月8日起,在7個交易日內(nèi)展開一波下跌,在半年線附近得到了支撐,這樣的行情演變,并沒有脫離筆者原先的分析,只要保持分析的客觀,我們就會最大限度地抓住市場。
筆者前期曾提過,上證指數(shù)2478點一線,既是2012年2月至3月的頭部位置,又是2011年11月形成的頭部頸線位置,因此這個點位具有雙重壓力,同時還有2月27日和3月14日兩根天量K線把關,指數(shù)不會輕易突破此位置。如今看,股指在感受到這個位置巨大壓力的情況下,選擇了回撤。同時,股指友好地給投資者在盤面上做出了提示,那就是2012年5月8日的T字K線。這樣的T字K線如果在一波上升行情運行一段時間后出現(xiàn),往往意味著上升中止,下跌即將開始。從K線理論分析,在一波上升行情后,無論是出現(xiàn)長上影線的倒T字K線,還是長下影線的T字K線,影線越長越有效,都是這一波行情要出現(xiàn)變盤的信號。從2009年3478點出現(xiàn)的那個T字K線開始,T字K線和倒T字K線上證指數(shù)的運行中頻頻出現(xiàn),而且都是提示了一波行情的終結(jié),這足以引起我們的警覺。
雖然股指在半年線上受到了支撐,但筆者認為半年線的支撐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我們可以看看上證指數(shù)十年的日K線走勢,沒有一次是在半年線上發(fā)動的行情,反倒是半年線常常成為股指反彈的阻力,這的確是一個有趣且奇怪的現(xiàn)象。同時,筆者對十幾年的股指走勢做了分析,股指每一次行情的啟動和終止,多數(shù)是與股指歷史走勢所形成的形態(tài)密切相關,與均線都關系不大,即便有時均線起到了作用,那也是因為均線與前期形態(tài)的相關位置發(fā)生了重合。而均線的價值都是在股指反彈或洗盤式回撤時體現(xiàn)支撐和阻力作用,這時重要的較長周期的均線具有強大參考意義。這個結(jié)論的出現(xiàn),其實很簡單,因為支撐或阻力的形成原因是成交密集區(qū)買賣力量對比,賣方力量大形成頭部阻力,買方力量大形成底部支撐,而前期的形態(tài)恰恰告訴我們哪里是成交密集區(qū),股指只有進入成交密集區(qū),才能感受到真正的支撐或阻力。
根據(jù)圖一,筆者分析,目前半年線2340點的位置,并不是前期股指形態(tài)的成交密集區(qū),并不能形成對股指真正的支撐,前期股指形態(tài)的成交密集區(qū)應該是在2310點一線,也就是基于附圖一中筆者標圓圈的位置所形成的支撐。一個圓圈提示2011年10月形成的一個較大雙底的底部位置存在支撐,一個圓圈提示是2012年4月初形成的較小雙底的頸線位置存在支撐,這兩個成交密集區(qū)合二為一形成一個較有力的支撐帶,在這里筆者相信才會對股指真正構成支撐。
因此,筆者認為,半年線會引發(fā)股指一定程度的反彈,反彈的高度預計在2410點一線,在到達這個點位后,股指會掉頭,在2310點一線支撐的吸引下,向這個支撐運行,從而真正地企穩(wěn),到那時,我們再看好新的一波有力的行情興起。筆者對今后行情,是這樣進行分析的,看附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