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教研活動是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途徑之一,
所謂“同題開課”,就是將相同的課題放到不同的教師手中,采用完全不同的構思進行設計,然后由各教師在同年齡段幼兒班執(zhí)教,再組織課后研討和反思,最后形成一個較為完整優(yōu)秀的教學活動設計?!巴}開課”其目的不在于評出孰優(yōu)孰劣,而是挖掘教師“專業(yè)”內涵,支持教師個人特長的發(fā)揮,尋求促進幼兒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多種有效途徑?!巴}開課”的園本教研活動模式,給我園的園本教研活動帶來了新的生機,具體實施策略如下:
一、構建有效活動機制
在教研活動中,教師的積極性是推動活動發(fā)展的有效動力。為此我們在繼承原有教研活動方式優(yōu)點的同時打破慣例,構建了以“同題開課”為載體的教學活動再設計的教研活動機制,為教師營造一個愉快、民主、積極向上的氛圍,鼓勵教師在愉悅的氛圍中進行活動,在活動過程中進行思想火花的碰撞,產生新的想法和頓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形成一個爭相發(fā)言、相互補充的局面,做到參與面廣,人人都能暢所欲言。在活動中大家不僅能聽到不同人的不同看法,而且自己的思維也會因為不同看法的刺激而變得異?;钴S,大家的參與積極性極大地提高,就會樂意參與到集體建構知識的過程之中。
1.營造“愉快、民主、和諧”的活動氛圍
在開展“同題開課”活動前,首先召集年級組長介紹本次活動的要求,商討活動的方案;再由年級組長召集組內成員進行討論,組長提出討論的主題,并根據組員的特長,有意識地尊重組員的選擇,合理地安排好組員的分工。然后,組織組員展開有針對性的討論,大家可以各抒己見,簡短、直接地提出自己的觀點。討論的氣氛熱烈,討論的內容豐富,活動在“融洽、合作、愉快” 的氛圍中有序地進行,真正做到人人參與、快樂互動。
2.搭建“互動、交流、合作”的活動平臺
在開展“同題開課”活動中,我們組織園內的教師相互聽課,先將想到的一些問題或不同的想法寫在聽課評議上(分活動中的亮點、活動中的困惑或建議),最后匯總到活動的組織者手中。活動后建立“同題開課”資料寶庫,本著“開放、互動、交流”的原則,定期把每個活動的資料上傳到網上(教師的前后兩次教案、活動自我反思、聽課老師的評議等),給教師交流經驗、獲取信息、分享成功提供空間,同時也給教師提供“發(fā)表”的園地,為教師創(chuàng)設智慧碰撞的場所,鼓勵新老教師暢所欲言,在交流與討論的過程中,進行自我設計、自我發(fā)展和自我完善,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3.形成“構思、實踐、反思”的活動模式
在開展“同題開課”活動中,教師要經過構思——實踐——反思三步驟,來增加活動的有效性。如在開展活動前首先跟教師們商討開展活動的內容,后確定本次活動的內容和主題。接著由開課教師自己根據班上幼兒特點構思活動過程,此步驟提供了教師展示自我教學特長的機會。接著是實踐階段,教師根據設計的教案組織教學,空課老師參與聽課。最后是反思階段,上課老師針對活動的情況及時進行自我評析和反思,聽課老師對活動進行評析。在整個活動中,我們不可忽視“反思”這一環(huán)節(jié),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在獲得原有經驗的基礎上及時反思,及時小結,及時調整,形成文本材料,特別是對教案的重新設計,為下次活動提供了新的內容,增加了活動的目的性。同時在此過程中,我們積極引導,使每一個參與活動的教師的頭腦始終處于積極的狀態(tài),促使其不斷地總結經驗,探討新問題,嘗試新策略,使教師們獲得了自我提高、自我發(fā)展的動機和能力,有助于提高活動質量,提升教師教育實踐的合理性,加速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
二、推行“草根化”交流模式
交流是每次活動開展的主要紐帶,教師在相互交流中智慧得以碰撞,困惑得以解決,知識得以豐潤。因此,提供教師交流的空間非常重要,而我們這里提出的是一種“草根化”交流活動,這種交流源自一線教師實踐中的交流,它克服了以往領導高控制下的活動,讓教師在寬松、和諧的活動氛圍中自由交流、探討,為促進教師的不斷反思、成長提供了實踐平臺。
1.搭網絡平臺——資源共享
在幼兒園網站、園刊開設專欄,在相互學習中拓展思路。我們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在幼兒園內部資源網上開設了“同題開課”專欄,要求教師們把設計的教案和活動后的自我評析放到網上,相互交流探討。園長室定期進行收集整理,如:大班組的“同題開課”活動建立一個文件夾,里面按內容分成幾個子目錄文檔,分活動方案、活動前教案、聽課老師活動評析、開課老師自我反思和活動后教案。通過這樣的活動平臺,讓教師們在分享同伴的學習經驗的同時也讓教師們領略不同的文本解讀和各種不同的教學風格、方法。
2.建小組共同體——百花齊放。
發(fā)揮年級組小團隊的作用,由組長召集組內成員定期開展活動前、中、后的活動商討工作,發(fā)揮活動的有效性。在“同題開課”活動中,年級組長起著協調和統領的作用,小組活動靈活方便避免了大組活動難統一的困難?;顒忧跋冉M織教師根據課程選擇上課內容,其中由于教師的不同特長對選擇課程上會有所分歧,組長就會組織大家根據活動重點統一意見,確定上課內容,安排上課的順序。由于上課教師個性特長有所不同,因此上課的結構、風格,采取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構成了不同內容的課。聽課的老師就通過對這三節(jié)課的對比,結合她們所取得的效果,找出她們的優(yōu)點和不足。上課老師也結合自己的實踐進行反思并在大組中交流。交流中不但引發(fā)了參與老師智慧的碰撞,更打開了教師的教學思路,彰顯了教師教學個性,是繼承和批判的統一,真正體現了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
三、形成園本特色課程
每一次“同題開課”后,教師們都能根據自己和他人的評價對教案進行認真的修改,形成一個較為完整優(yōu)秀的教案。通過幾年的嘗試探索,我們開展了多次不同形式、不同課題的“同題開課”活動,形成了許多有特色的教案,對這些教案我們以電子文檔和文本文檔的形式進行保存,它們不僅是教師成長的足跡,更是幼兒園園本課程的寶貴資源。
我們在校園網上設立“同題開課”資料庫,隨時幫助教師解決要查詢的課題。當有其他老師想上同一內容時,她們可隨時從資料庫中查詢到相應的教案作為參考,方便又簡單。
同時把這些教案積極向園內外活動投稿,提高教師的自信心。“同題開課”后教師們形成的教案,其中都有著她們自己的教學理念,有著與其他老師不同的教學特長,是有一定的特色風格的,因此我們把這些教案作為自己幼兒園的園本課程,形成自己園的課程特色。
正如《學記》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通過“同題開課”下教學活動的再設計,使教師在個體實踐中體驗,在同伴觀摩中感悟,在團隊碰撞中發(fā)展,充分展現出教師個人的風采,也蘊涵教師團隊間的合作智慧,同時使每位教師在專業(yè)引領和同伴互助的交流與學習中走得更遠!
(朱靜,吳江市經濟開發(fā)區(qū)天和小學附屬幼兒園,21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