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偉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選自職業(yè)學校課程改革規(guī)劃新教材,林德華老師主編的《汽車構造與拆裝》(上冊)一書中第二篇單元三的內容。本節(jié)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對發(fā)動機的構造掌握的基礎上,為進一步學習配氣機構的組成及其作用而設計的實用性很強的項目內容,學習本節(jié)內容不僅能讓學生掌握配氣機構的構造,而且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教材以培養(yǎng)技能型人才為出發(fā)點,突出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直觀地掌握所學知識。
2.教學目標
職業(yè)教育要求“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yè)為導向”,鑒于此,我將培養(yǎng)學生的關鍵能力(即社會能力、方法能力和專業(yè)能力)作為重點。根據教學內容的結構特征,依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將教學內容進行優(yōu)化調整,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①了解配氣機構氣門組件的功用和結構;
②掌握配氣機構氣門組件的拆裝步驟。
(2)能力目標
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德育目標
①激發(fā)學生對本門課程的學習興趣;
②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3.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配氣機構氣門組件的功用和結構及拆裝。
(這些內容是配氣機構的基礎知識,學生通過學習能對發(fā)動機的構造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也是學習后面內容的一個銜接,故設為本節(jié)課的重點。)
(2)教學難點
配氣相位。
(學生想象能力欠缺,難以理解這部分內容,所以將它定為難點。)
4.教學理念
(1)提倡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
(2)培養(yǎng)學生做人處事、交流合作、善于動手的能力。
二、說教法
1.教學方法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本門課程要求理論實踐一體化。因此對于本節(jié)課我將教材內容進行優(yōu)化調整,以任務驅動的形式進行多媒體、一體化教學,把死板卻又重要的理論知識分割成小塊以多媒體課件的形式給大家展示出來,在學生注意力能夠集中的有限時間內盡可能多地讓他們接受新知識,然后立刻開始以完成任務為依托進行實踐操作,這樣既能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又能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除理論實踐一體化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還采用了互動討論法及問題引導教學法,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學習,使學生在討論中快樂地學到知識,同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教學手段
(1)現場教學
增加直觀性,幫助理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多媒體教學
通過多媒體教學給學生在視覺上以沖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節(jié)省時間,提高課堂利用率。
三、說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主動認知,掌握技能。中職學生雖然缺乏自我調節(jié)能力,但年輕有朝氣,且聰明好動,我們要讓學生學會學習,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會觀察、善思考”的學習習慣。
教學中應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的邏輯思維過渡,把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并應用到實踐中去。
讓學生在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地參與到知識的形成和掌握的全過程,使學生不僅將本節(jié)課的知識納入自己的知識結構中,而且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協(xié)作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重在過程,學生在探索活動中要主動認知,建構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潛能,提高技能,本節(jié)課我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1.導入新課
通過復習提問導入新課,激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
2.講解新課
通過多媒體課件及視頻講解我對本節(jié)課程優(yōu)化的內容,主要為配氣機構的功用及氣門組件:包括氣門、氣門座、氣門導管、氣門彈簧、氣門油封。除此還有難點內容配氣相位。
3.任務確定
一輛2005款豐田威馳1.6GL型手動擋轎車,搭載直列四缸電控發(fā)動機,使用過程中發(fā)動機故障燈間歇點亮,發(fā)動機動力下降,漏氣比較嚴重。經分析可能為氣門積炭,關閉不嚴導致漏氣。
任務:對配氣機構氣門組件進行拆裝檢修。
4.任務實施
在任務實施前我將學生分為六組(分組時按不同的學習程度進行搭配),每組選出一名組長,來組織整個任務的完成。首先進行作業(yè)準備,然后小組討論制定拆裝計劃,填入工作頁中。指定已經制訂好計劃的一組學生開始進行氣門組件的拆卸操作,同時要進行現場教學,把剛剛講過的知識點融入直觀的實物當中去,加深學生的理解記憶,同時解決突發(fā)問題。讓其他小組進行觀摩并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然后修改完善自己小組討論的拆裝步驟計劃。拆卸完畢的小組回到座位總結拆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拆卸過程要注意的事項。然后讓另一組學生上來進行安裝操作,同樣老師進行現場教學指導操作過程,讓其他學生觀摩。
5.歸納總結
歸納總結出本節(jié)課實踐操作環(huán)節(jié)的具體步驟,讓學生比對自己小組討論的結果,同時指出學生在動手實踐過程中要注意的事項。
6.作業(yè)
(1)敘述配氣機構的功用及工作原理。
(2)什么是配氣相位?
(3)填寫下列反饋表。
7.板書設計(略)
五、說教學收獲
1.教學效果
本節(jié)課通過任務驅動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通過現場教學及多媒體教學解決了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問題,通過學生實踐操作使學生發(fā)現問題、找出解決途徑,鞏固所學知識,從而較好地完成教學內容。
2.教學啟示
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法的實施,使學生充分利用課堂對所學內容有很好的理解,從而掌握知識、提高技能。不僅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而且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