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芳
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新課標要求學生能主動學習,認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與此同時,它也要求教師能認識并重視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地位和主人地位,確保學生個性的良好發(fā)展。
一、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首先,要樹立“一切為學生”的教學理念,以人為本,立足發(fā)展,努力在教學上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精神,不斷提高自身的課堂教學組織和諧調能力,千方百計使學生在學習中感覺到自己的智慧,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不斷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其次,教師應在了解小學生學習心理的基礎上,把握小學教學活動的最大特點—以“趣”為先,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1.設計妙趣橫生又服務于教學目標的導入方式。這一點在整個課堂教學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能否激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例如,前不久,我們剛學完了漢語拼音,為了讓學生們進一步分清聲母、單韻母、復韻母、前鼻韻母、后鼻韻母以及整體認讀音節(jié),我就利用課件編了一則動畫故事。
2.由“學會”到“會學”,也應由“趣”搭橋。例如,我在教授漢語拼音時經常會編一些較形象的順口溜以便于孩子們記憶。那么我是怎樣把順口溜教授給小朋友們的呢?簡而言之,就是把我編兒歌的過程、方法告訴他們。比如:“m”的教學,“m”像麥當勞的標記,同時又像兩扇小門,充分發(fā)揮我的想象力而來的,于是就得出了“m”的順口溜“兩扇小門mmm”或者“麥當勞標記mmm”。那么接下來就要看孩子們的了,小朋友們也學我從字母的字形、字音出發(fā)想象。記得在學習聲母“l(fā)”時,小朋友們編了許多的順口溜,真可謂五花八門,千姿百態(tài),如“像個1字lll”、“一根小棒lll”……
3.興趣盎然是獲得“成功”“自信”的金鑰匙。在因材施教的大方針下,精心設計教學方法為孩子們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從而加速孩子們的成功,培養(yǎng)學習的自信,從而積極主動學習。
(二)課外作業(yè)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將“趣”進行到底
在教學實踐中,我以課堂上學到的語文知識為基礎,設計出形式多樣,新穎有趣的符合小學生心理特點的課堂作業(yè)。如學習兒歌《歡迎臺灣小朋友》,那為什么要歡迎臺灣小朋友呢?我布置作業(yè):了解臺灣的歷史和它與祖國密不可分的關系。學生可以通過看地圖、查閱書籍、向大人詢問來尋找答案,弄清來由,既激發(fā)了小朋友們的愛國熱情,又培養(yǎng)了獲得課外知識的能力。又如:利用學過的漢語拼音,給家里的物件貼上標簽,從而達到靈活運用知識的目的。總之,在作業(yè)中感受樂趣,既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又復習鞏固了課堂中學到的知識,使他們愿學,勤學,會學。
二、建立童趣的評價體制
(一)教師評價
1.我制作了各種動物式的加分卡,分值有:1分、2分、3分、5分。分別獎勵那些作業(yè)認真、清楚的學生、每日的小明星、每周的小明星、每月的小明星以及期中、期末考試中成績突出的學生,累積10分可以換取1顆小紅星。
2.成長記錄袋的運用。哪些能夠成為成長記錄袋的材料主要由小朋友們自己決定,如他可以把自己滿意的畫、滿分的試卷、加份卡、優(yōu)秀的小制作、做好人好事的記錄等放進記錄袋里。它的好處在于可以反映學生的進步情況、展示孩子們優(yōu)秀的作品以及日后作為評分的依據。
3.要使學生處于愉快的學習情境中,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就要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獲得自信。教師要善于運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tài)度,熱情的贊語,讓學生感到老師時刻在關注著他。教師還要善于運用語言的藝術對學生的學習行為作出積極正面的評價,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氛圍。
三、生生評價
生生評價主要是通過生生合作來實現的。首先,只有通過合作才能作出客觀準確的評價。其次,生生之間的評價是多層面的交叉與綜合,能夠更好地掌握所學的語文知識,便于學生能夠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回顧、反思,強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進一步感受理解語文舊知識的發(fā)生、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使學生及時看到自己經過努力取得的學習成果和進步,獲得學習成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激發(fā)學生勤于動腦的鉆研探索精神,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火花!
學生的主動學習需要不同因素的刺激,我們教師應不失時機地創(chuàng)設各種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的因素,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努力完成新課標交于的偉大使命。
(責任編輯 全 玲)